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包括三個碳纖維內管和一個碳纖維外管,所述三個碳纖維內管成品字形排布組成一個外圍呈圓形的組合管,三個碳纖維內管之間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外壁與碳纖維外管內壁固定連接,所述三個碳纖維內管壁形成一Y形碳纖維加強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碳纖維管的剪切強度,降低碳纖維管的重量。
【專利說明】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碳纖維自行車領域,涉及一種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
【背景技術】
[0002]碳纖維具有比重低、強度高的特性在自行車制造中被廣泛應用,碳纖維的拉伸強度高,但剪切強度卻遠不及金屬,在承受剪切力時易發生斷裂,此缺點在碳纖維自行車上尤其明顯,降低了碳纖維車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為了獲得較強的剪切強度,碳纖維車架的管體厚度大多在5mm左右。存在增加車架重量、浪費材料等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具有較高剪切強度且重量較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包括三個碳纖維內管和一個碳纖維外管,所述三個碳纖維內管成品字形排布組成一個外圍呈圓形的組合管,三個碳纖維內管之間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外壁與碳纖維外管內壁固定連接,所述三個碳纖維內管壁形成一 Y形碳纖維加強筋。
[0005]進一步的,所述碳纖維內管包括二個平面管壁和一個曲面管壁,二個平面管壁的夾角為120°,三個內管 曲面管壁組合成一個180°圓周,三個碳纖維內管曲面管壁與碳纖維外管壁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的平面管壁組成一個Y形碳纖維加強筋。
[0006]進一步的,所述碳纖維內管管壁厚度為0.1mm~1.5mm,碳纖維外管管壁厚度為
0.1mm ~1.5mmο
[0007]進一步的,所述Y形碳纖維加強筋的厚度為0.2mm~3_。
[0008]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碳纖維管具有較強的剪切強度,進一步減低碳纖維管的重量;具有生產成本低,產品強度高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截面圖。
[0010]圖中:
[0011]1、碳纖維外管2、碳纖維內管3、空腔
[0012]21、平面管壁22、曲面管壁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包括三個碳纖維內管2和一個碳纖維外管1,三個碳纖維內管2成品字形排布組成一個外圍呈圓形的組合管,三個碳纖維內管2之間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2外壁與碳纖維外管I內壁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2壁形成一 Y形碳纖維加強筋;碳纖維內管2包括二個平面管壁21和一個曲面管壁22,二個平面管壁21的夾角為120°,三個內管2曲面管壁22組合成一個180°圓周,三個碳纖維內管2曲面管壁22與碳纖維外管I壁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2的平面管壁21組成一個Y形碳纖維加強筋;碳纖維內管2管壁厚度為0.1mm?1.5mm,碳纖維外管I管壁厚度為0.1mm?1.5mm ;Y形碳纖維加強筋的厚度為0.2mm?3mm。
[0014]制作上述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切割芯模:將包覆碳纖維布用的圓柱形芯模沿其軸向切割成三等分;包覆碳纖維內管2碳纖維布:將碳纖維布包覆在每1/3芯模的表面,形成碳纖維內管2 ;包覆碳纖維外管I碳纖維布:將包覆好碳纖維布的三個1/3芯模組合在一起,形成組合管,并在其表面包覆碳纖維布,形成碳纖維外管I ;取出芯模:將三個1/3芯模取出,并在每個碳纖維內管2的空腔3內放入氣袋;固化成型:將空腔3內放入塑料袋管的管體放入模具內,合模后向塑料袋管內充氣并加熱固化成型;在包覆碳纖維內管2的碳纖維布時相鄰兩層碳纖維布的包覆方向根據需要成-90°?90°的夾角,以保證成型后的碳纖維內管2可承受較大應力;在包覆碳纖維外管I管的碳纖維布時相鄰兩層碳纖維布的包覆方向根據需要成-90°?90°的夾角,以保證成型后的碳纖維外管I可承受較大應力;包覆碳纖維內管2碳纖維布的厚度為0.1mm?1.5mm ;包覆碳纖維外管I碳纖維布的厚度為0.1mm?1.5mm。
[0015]內管2管壁形成的加強筋提高了碳纖維管的剪切強度,在受到剪切力時加強筋分擔大部分剪切力,管壁承受的剪切力大大減少,因而管壁的厚度也可相應降低,達到節省材料的目的。
[0016]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用于自行車車架的碳纖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個碳纖維內管和一個碳纖維外管,所述三個碳纖維內管成品字形排布組成一個外圍呈圓形的組合管,三個碳纖維內管之間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外壁與碳纖維外管內壁固定連接,所述三個碳纖維內管壁形成一 Y形碳纖維加強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內管包括二個平面管壁和一個曲面管壁,二個平面管壁的夾角為120°,三個內管曲面管壁組合成一個180°圓周,三個碳纖維內管曲面管壁與碳纖維外管壁固定連接,三個碳纖維內管的平面管壁組成一個Y形碳纖維加強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內管管壁厚度為.0.1mm?1.5mm,碳纖維外管管壁厚度為0.1mm?1.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碳纖維加強筋的厚度為.0.2mm ?3mm
【文檔編號】B62K19/02GK203740067SQ201320717003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3日
【發明者】林俊忠 申請人:天津嘉豪自行車有限公司, 林俊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