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型托鏈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軸承型托鏈輪,包括輪軸、輪體和浮動油封;輪軸的一端為工作端,另一端為安裝端,且安裝端的外徑大于工作端的外徑,輪體通過軸套安裝于輪軸的工作端,輪體的兩端分別設有蓋板和外側蓋,蓋板上設有注油孔,浮動油封套設在所述安裝端,位置與所述外側蓋對應,蓋板與所述輪體過盈配合;輪體與輪軸之間還設有軸承,軸承設于輪體兩端。本實用新型的蓋板與輪體之間過盈配合,不需要使用額外的緊固件進行固定,使蓋板的安裝和拆卸更加方便,提高了蓋板與輪體之間的密封性能;在靠近蓋板一側的輪軸外周圍增設軸承,不僅使每個軸承上的受力減小,降低對軸承的磨損,而且更好地傳遞縱向負載,延長了軸承和輪軸的壽命。
【專利說明】軸承型托鏈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托鏈輪,尤其涉及一種挖掘式裝載機輸送槽鏈條刮板機構用的軸承型托鏈輪。
【背景技術】
[0002]托鏈輪是挖掘機行走機構中的重要零部件,其承受載荷較小,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現有的托鏈輪一般為履帶式托鏈輪,其基本結構包括:輪軸和輪體,輪軸一側的外周一圈設有圓錐滾子軸承,輪體通過軸套裝在圓錐滾子軸承上,輪軸上固定有與輪體一端配合的擋圈,擋圈與輪體間設有浮封環總成,圓錐滾子軸承設于輪體靠近浮封環總成的一側,輪體的另一端連接有蓋板。該種結構的托鏈輪主要存在兩方面缺陷:一是蓋板的安裝到輪體上時需要借助緊固件,使得其安裝和拆卸過程復雜,使用便捷度低,且密封性能差;二是軸承的承載力弱,容易磨損,壽命短,需要經常更換,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既方便蓋板安裝和拆卸,又能提高軸承壽命的軸承型托鏈輪。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軸承型托鏈輪,包括輪軸、輪體和浮動油封;輪軸的一端為工作端,另一端為安裝端,且安裝端的外徑大于工作端的外徑,所述輪體通過軸套安裝于輪軸的工作端,所述輪體的兩端分別設有蓋板和外側蓋,蓋板上設有注油孔,所述浮動油封套設在所述安裝端,位置與所述外側蓋對應,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與所述輪體過盈配合;所述輪體與輪軸之間還設有軸承,所述軸承設于輪體兩端。
[0005]進一步的,所述浮動油封、軸承、安裝端與工作端圍成的空腔內還設有隔套。
[0006]進一步的,所述隔套呈環狀。
[0007]進一步的,所述隔套由彈性塑膠材料或者金屬材料制成。
[0008]進一步的,所述蓋板與輪軸之間設有墊片。
[0009]進一步的,所述墊片為金屬材料制成。
[0010]進一步的,所述墊片和輪軸之間通過螺絲相連。
[0011]進一步的,所述注油孔的位置與所述螺絲的位置相對應。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軸承型托鏈輪中,蓋板與輪體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進行裝配,不需要使用額外的緊固件進行固定,使蓋板的安裝和拆卸更加方便,提高了蓋板與輪體之間的密封性能,同時減少了裝配和拆卸過程兩者之間的磨損;通過在靠近蓋板一側的輪軸外周圍增設軸承,不僅可以使每個軸承上的受力減小,降低對軸承的磨損,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傳遞縱向負載,使輪軸上的受力更加均勻,從而延長軸承和輪軸的壽命;此外,在浮動油封、軸承、安裝端與工作端圍成的空腔內內設置環形隔套,提高了軸承的承載力和壽命;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使用方便,效果可靠,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軸承型托鏈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隔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所示:1、輪軸;101、工作端;102、安裝端;2、輪體;3、軸承;4、蓋板;401、注油孔;5、浮動油封;6、外側蓋;7、軸套;8、墊片;9、螺絲;10、隔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0018]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軸承型托鏈輪,包括輪軸1、輪體2和浮動油封5。其中,輪軸I的一端為工作端101,另一端為安裝端102,且所述安裝端102的外徑大于工作端101的外徑;所述輪體2通過軸套7安裝于輪軸I的工作端101,輪體2的兩端分別設有蓋板4和外側蓋6,使輪體2與輪軸I的工作端101呈密封狀態,浮動油封5設于輪軸I的安裝端102上,安裝端102穿過浮動油封5后伸出輪體2外。
[0019]其中,所述蓋板4與輪體2之間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不需要使用額外的緊固件進行固定,降低了蓋板4裝配和拆卸的復雜度,同時也減少了裝配時蓋板4與輪體2之間的磨損;蓋板4與輪軸I相對應的一端設有墊片8,墊片8由金屬材料制成,墊片8和輪軸I之間通過螺絲9相連,且壓緊在蓋板4相應一側的軸承3外端上,墊片8不僅能很好的控制輪體2與輪軸I之間的游隙,使輪體2更好的定位,同時能很好地傳遞沿輪軸I軸向的負載,使軸輪I的受力更加均勻,提高了軸輪I的預警力。
[0020]繼續參照圖1,所述輪體I與輪軸2之間設有軸承3,所述軸承3設于輪體2兩端:分別為靠近蓋板4的一側和浮動油封5 —側,通過在靠近蓋板4 一側的輪軸I外周圍增設軸承3,不僅可以使每個軸承3上的受力減小,降低對軸承3的磨損,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傳遞縱向負載,使輪軸I上的受力更加均勻,從而延長軸承3和輪軸I的壽命,有效降低了機械成本和人工成本。
[0021]優選的,所述浮動油封5、軸承3、安裝端101與工作端102圍成的空腔內還設有隔套10,隔套10呈環狀,如圖3所述,隔套10由彈性塑膠材料或者金屬材料制成,通過設置環形隔套10可以使軸承3的承載力提高,從而延長了其壽命。
[0022]優選的,蓋板4上設有注油孔401,注油孔401與螺絲9之間的位置對應,換句話說,所述螺絲9設置在注油孔401隨蓋板4旋轉時形成的圓環上。由于蓋板4與輪體2過盈配合,蓋板4可以與輪體2 —起旋轉,加上注油孔401與螺絲9之間的位置對應,因此通過旋轉蓋板4使注油孔401對準螺絲9即可調整螺絲9的松緊度,而不需要在拆卸蓋板4后再進行調整,使螺絲9的調節更加方便。
[0023]雖然說明書中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這些實施方式只是作為提示,不應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省略、置換和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軸承型托鏈輪,包括輪軸、輪體和浮動油封;輪軸的一端為工作端,另一端為安裝端,且安裝端的外徑大于工作端的外徑,所述輪體通過軸套安裝于輪軸的工作端,所述輪體的兩端分別設有蓋板和外側蓋,蓋板上設有注油孔,所述浮動油封套設在所述安裝端,位置與所述外側蓋對應,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與所述輪體過盈配合;所述輪體與輪軸之間還設有軸承,所述軸承設于輪體兩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型托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油封、軸承、安裝端與工作端圍成的空腔內還設有隔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型托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呈環狀。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型托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由彈性塑膠材料或者金屬材料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型托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與輪軸之間設有墊片。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軸承型托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墊片為金屬材料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軸承型托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墊片和輪軸之間通過螺絲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軸承型托鏈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的位置與所述螺絲的位置相對應。
【文檔編號】B62D55/12GK204110196SQ201420293517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4日
【發明者】楊洪根 申請人:昆山拓可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