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合金一體壓鑄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車架壓合件(100)、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和第二后梁壓合件(600),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為對稱結構,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均包括前軸壓合部(210)、前梁壓合部(220)、車座壓合部(230)、下梁壓合部(240)和后梁壓合部(250),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中的前軸壓合部(210)、前梁壓合部(220)、車座壓合部(230)、下梁壓合部(240)分別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中的前軸壓合部(210)、前梁壓合部(220)、車座壓合部(230)、下梁壓合部(240)對應壓合成型,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中的后梁壓合部(250)和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壓合成型,所述第二車架壓合件(200)中的后梁壓合部(250)和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壓合成型;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的前梁壓合部(220)內側均設置有加強筋(101),所述加強筋(101)下方設置有補強連接板(102);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的下梁壓合部(240)和后梁壓合部(250)內側均設置有多個間隔分布的補強連接管(10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一體壓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的車座壓合部(230)之間設置有用于支撐車座的車座支撐管(4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一體壓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的前軸壓合部(210)之間設置有用于支撐車頭的前軸支撐管(30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一體壓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內側設置有補強連接管(103),所述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內側設置的補強連接管(103)和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后梁壓合部(250)內側的補強連接管(103)相對應;所述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內側設置有補強連接管(103),所述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內側設置的補強連接管(103)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后梁壓合部(250)內側的補強連接管(103)相對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合金一體壓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的下梁壓合部(240)底端均設置有中軸安裝孔(24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合金一體壓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和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的后梁壓合部(250)末端均設置有后軸安裝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合金一體壓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架壓合件(100)、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和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均采用鎂鋁合金材料。
8.一種合金一體壓鑄車架的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3D設計:根據車架的要求,分別將第一車架壓合件(100)、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和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各部件的形狀及尺寸繪出,并設計好加強筋(101)、補強連接板(102)和補強連接管(103)在各部件中的具體位置;
S2、開模:根據步驟S1中繪制的圖紙,為第一車架壓合件(100)、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和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分別開設獨立的成形模具;同時依照步驟S1中的車架整體圖為車架整體開設合模模具;
S3、熔煉:將合金的質量百分數組成為Mg12.5-20.5、Mn 0.4-0.8、Cr 0.01-0.03、La 0.2-0.6、Ce 0.2-0.6、Pr 0.06-0.2、Y 0.2-0.4,Zn 0.2-0.3、Sr 0.2-1.5、Cu 0.06-0.08,余量為Al配料,分別輸送至步驟S2中分別開設的獨立成形模具中熔煉成合金,制造出為第一車架壓合件(100)、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第一后梁壓合件(500)和第二后梁壓合件(600)的獨立壓合件;
S4、合模:將步驟S3中熔煉的第一車架壓合件(100)、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第一后梁壓合件(500)、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前軸支撐管(300)和車座支撐管(400)分別放置于步驟S2中的車架整體合模模具中;
S5、涂膠:在第一車架壓合件(100)、第二車架壓合件(200)、第一后梁壓合件(500)、第二后梁壓合件(600)、前軸支撐管(300)和車座支撐管(400)壓合的端面涂抹防止合金件微孔滲漏的浸滲膠;
S6、壓合:將涂抹好浸滲膠的各壓合件在溫度500-550℃、壓力為90-100MPa的條件下,于車架整體合模模具中進行壓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合金一體壓鑄車架的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先將上述各原料預熱到至少150℃,然后將純鋁置于熔煉爐中加熱升溫至800850℃,隨后加入鋁鎂合金和電解銅并持續攪拌直至鋁鎂合金和電解銅全部熔化,之后降溫至750770℃并加入鋁硅合金并持續攪拌直至鋁鎂合金全部熔化,隨后降溫至680700℃并將工業純鎂按壓至熔體底部維持至少5min,之后攪拌熔體并再次升溫至800850℃,同時加入精煉劑進行精煉,靜置8-9min后,檢驗熔體成分合格后完成熔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