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家用電器,確切地說是一種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十層以上的住宅樓都裝有電梯,還有相當多的六層住宅樓沒有電梯,六樓的這部分人群上下樓就很吃力,很不方便,尤其是老、弱、病、殘者上下樓就更困難。市場上有一種電動輪椅,它只能依靠別人掌控輪椅扶手,幫助坐輪椅的人上下樓,使用不方便。一種專利號是“201210484502.7”,名稱是“站立扶手式電動載人上下樓梯車”的發明專利,其缺點是結構復雜、體積大,攜帶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人們上下樓問題,本發明公開一種攜帶及使用都方便的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
所述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的技術方案是由梯式車架、左、右驅動輪、左、右張緊輪、左、右載荷輪、左、右驅動皮帶、左、右減速電機、腳控平臺、左、右腳控調速按鈕、電器平臺、鋰電盒、左、右電機控制器、手提把手組成,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梯式車架設置左、右車梁,所述左、右車梁上端各設置一個三角板,左右三角板上端設置腳控平臺,所述左、右車梁上各設置六個左、右對稱的軸孔,左、右車梁前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一輪軸,第一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二輪軸,第二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三輪軸,第三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四輪軸,第四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五輪軸,第五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六輪軸,所述第一輪軸左、右端設置左、右驅動輪,所述第二輪軸、第三輪軸、第四輪軸、第五輪軸的左、右端均設置一個左、右載荷輪,所述第六輪軸左、右端設置左、右張緊輪,所述左、右六輪均位于梯式車架外端,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張緊輪的外圓均設置梯形槽,所述左驅動輪與所述左張緊輪之間安裝左驅動皮帶;所述右驅動輪與所述右張緊輪之間安裝右驅動皮帶,所述左、右驅動皮帶均處于張緊狀態,所述左、右驅動皮帶內圈的橫斷面是梯形,左、右驅動皮帶外圈設置若干方型齒牙,所述四個左、右載荷輪的直徑均等于所述左、右驅動皮帶內圈的上、下端距離;所述六個輪軸左、右端均設置軸承,所述左、右六輪的中心均設置軸承架,各個軸承架與各個軸承緊配合安裝;所述左、右減速電機設置在所述左、右車梁前方內端,左、右車梁前方各設置三個連接孔,三個連接孔位于左、右車梁前方等邊三角形的三角上,左、右等邊三角形的中心設置左、右驅動軸孔,所述左、右減速電機前端設置左、右蝸輪減速器,左、右蝸輪減速器內設置左、右蝸輪,左、右蝸輪中心均設置驅動軸,左、右蝸輪減速器的圓周均設置三角連接架,左蝸輪減速器左端三角連接架和驅動軸安裝在左車梁右側,所述左三角連接架和左驅動軸與所述左車梁三個連接孔和驅動軸孔對齊,用三個螺絲釘緊固;右蝸輪減速器右端三角連接架和驅動軸安裝在右車梁左側,所述右三角連接架和右驅動軸與所述右車梁三個連接孔和驅動軸孔對齊,用三個螺絲釘緊固,所述左、右驅動軸上設置左、右驅動小齒輪,所述左、右驅動輪的內端設置左、右驅動大齒輪,所述左、右驅動小齒輪分別與所述左、右驅動大齒輪嚙合,所述左、右三角板中部設置電器平臺,電器平臺左端設置鋰電盒,鋰電盒內裝配24V鋰電池組,鋰電盒后端設置充電插口和電源開關,電器平臺右端設置左、右電機控制器;所述腳控平臺左、右端設置左、右腳印,左、右腳印中間內端設置左、右按鈕孔,左、右按鈕孔下端設置左、右腳控調速按鈕;所述第二輪軸和第五輪軸的右端連接手提把手。
所述左、右減速電機選用直流24V、功率100W的與蝸輪減速器一體的有刷電機,所述的左、右電機控制器是電動車專用的24V有刷電機控制器,所述24V鋰電池組電源線經過電源開關連接到左、右電機控制器的電源線,左、右電機控制器的輸出線分別連接左、右減速電機,左電機控制器輸入線連接左腳控調速按鈕;右電機控制器輸入線連接右腳控調速按鈕。
所述左、右腳控調速按鈕同樣設置按鈕盒,按鈕盒上端設置圓孔,圓孔內設置按鈕帽,按鈕帽內中心設置圓臺及螺母孔,圓臺下端設置方柱,方柱上端的螺絲擰進按鈕帽圓臺中心螺母孔,按鈕盒內上端四角均設置上套管,上套管下端設置隔離板,隔離板中心設置方柱孔,所述方柱松配合裝進方柱孔,按鈕盒內下端設置蓋板,蓋板上端四角均設置下套管,上、下套管將隔離板夾在按鈕盒內中間;所述腳控平臺左、右端設置按鈕孔,左、右按鈕孔外圍均設置左、右螺母孔,左、右螺絲釘擰進左、右螺母孔,將整個按鈕盒分別固定在腳控平臺下面左、右端,所述按鈕帽上端高出腳控平臺上面1厘米,所述方柱外圍設置復位彈簧,方柱右下端設置小平臺,小平臺上端設置柱型永磁體,隔離板下端設置霍爾傳感器,霍爾傳感器輸出線從按鈕盒右端引出,復位彈簧的彈力使霍爾傳感器與柱型永磁體緊密對齊,此時霍爾傳感器輸出低電位,電機控制器輸出到減速電機的電壓為零,電機不轉,腳踩按鈕后,按鈕帽上端與腳踏平臺上面一平,霍爾傳感器與柱型永磁體離開最大距離,此時霍爾傳感器輸出高電位,電機控制器輸出到減速電機的電壓最高,電機轉速最高,腳踩按鈕上、下移動時,電機轉速從慢到快變化。
所述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載人上樓時,將樓梯車放置在樓梯第三個臺階以下,此時腳控平臺是水平狀態,人體站立在樓梯車腳控平臺中間的左、右腳印上,站立重心落實在左、右腳掌的外端,當左、右腳掌的內端同時按壓左、右腳控調速按鈕,所述左、右驅動皮帶產生左、右平衡的爬樓驅動力,左、右腳控調速按鈕不同的按壓深度,促使樓梯車有不同的爬樓速度,當左腳按壓左腳控調速按鈕,右腳松開右腳控調速按鈕或者左腳松開左腳控調速按鈕,右腳按壓右腳控調速按鈕時,所述左、右驅動皮帶產生左、右不平衡的爬樓驅動力,促使樓梯車左、右偏轉,雙腳既能控制樓梯車速度,又能方便地調整爬樓梯過程的左、右位置,當上完一層樓梯后,手提把手將樓梯車移到第二層樓梯繼續爬樓,在上樓過程中,所述左、右蝸輪減速器具有自鎖功能,停車能鎖定車位,左、右驅動皮帶的方型齒牙抓在樓梯臺階的棱角,不會打滑后退,樓梯車保持在樓梯棱角的斜線上,承載人體穩速爬坡上樓,鋰電用完后,選用匹配的充電器充電。
所述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設計合理、結構筒單、安全可靠、使用和攜帶都方便,有效幫助人們上樓梯,樓梯車能局部利用現有的電動車配件制造,成本低,容易生產和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左、右腳控調速按鈕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載人爬坡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在圖1和圖2中,所述梯式車架設置左、右車梁1,所述左、右車梁上端各設置一個三角板2,左、右三角板上端設置腳控平臺3,所述左、右車梁上各設置六個左、右對稱的軸孔,左、右車梁前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一輪軸4,第一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二輪軸5,第二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三輪軸6,第三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四輪軸7,第四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五輪軸8,第五輪軸后端的左、右軸孔內緊配合安裝第六輪軸9,所述第一輪軸左、右端設置左、右驅動輪10,所述第二輪軸、第三輪軸、第四輪軸、第五輪軸的左、右端均設置一個左、右載荷輪11,所述第六輪軸左、右端設置左、右張緊輪12,所述左、右六輪均位于梯式車架外端,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張緊輪的外圓均設置梯形槽13,所述左驅動輪與所述左張緊輪之間安裝左驅動皮帶14;所述右驅動輪與所述右張緊輪之間安裝右驅動皮帶15,所述左、右驅動皮帶均處于張緊狀態,所述左、右驅動皮帶內圈的橫斷面是梯形,左、右驅動皮帶外圈設置若干方型齒牙,所述四個左、右載荷輪的直徑均等于所述左、右驅動皮帶內圈的上、下端距離;所述六個輪軸左、右端均設置軸承,所述左、右六輪的中心均設置軸承架,各個軸承架與各個軸承緊配合安裝;所述左、右減速電機16設置在所述左、右車梁前方內端,左、右車梁前方各設置三個連接孔,三個連接孔位于左、右車梁前方等邊三角形的三角上,左、右等邊三角形的中心設置左、右驅動軸孔,所述左、右減速電機前端設置左、右蝸輪減速器17,左、右蝸輪減速器內設置左、右蝸輪,左、右蝸輪中心均設置驅動軸,左、右蝸輪減速器的圓周均設置三角連接架,左蝸輪減速器左端三角連接架和驅動軸安裝在左車梁右側,所述左三角連接架和左驅動軸與所述左車梁三個連接孔和驅動軸孔對齊,用三個螺絲釘緊固;右蝸輪減速器右端三角連接架和驅動軸安裝在右車梁左側,所述右三角連接架和右驅動軸與所述右車梁三個連接孔和驅動軸孔對齊,用三個螺絲釘18、19、20緊固,所述左、右驅動軸上設置左、右驅動小齒輪21,所述左、右驅動輪的內端設置左、右驅動大齒輪22,所述左、右驅動小齒輪分別與所述左、右驅動大齒輪嚙合,所述左、右三角板中部設置電器平臺23,電器平臺左端設置鋰電盒24,鋰電盒內裝配24V鋰電池組,鋰電盒后端設置充電插口25和電源開關26,電器平臺右端設置左、右電機控制器27;所述腳控平臺左、右端設置左、右腳印28、29,左、右腳印中間內端設置左、右按鈕孔,左、右按鈕孔下端設置左、右腳控調速按鈕30、31;所述第二輪軸和第五輪軸的右端連接手提把手32。
所述左、右減速電機選用直流24V、功率100W的與蝸輪減速器一體的有刷電機,所述的左、右電機控制器是電動車專用的24V有刷電機控制器,所述24V鋰電池組電源線經過電源開關連接到左、右電機控制器的電源線,左、右電機控制器的輸出線分別連接左、右減速電機,左電機控制器輸入線連接左腳控調速按鈕;右電機控制器輸入線連接右腳控調速按鈕。
在圖3所示的左、右腳控調速按鈕右視結構示意圖中,所述左、右腳控調速按鈕同樣設置按鈕盒33,按鈕盒上端設置圓孔,圓孔內設置按鈕帽34,按鈕帽內中心設置圓臺及螺母孔,圓臺下端設置方柱35,方柱上端的螺絲擰進按鈕帽圓臺中心螺母孔,按鈕盒內上端四角均設置上套管36、37,上套管下端設置隔離板38,隔離板中心設置方柱孔,所述方柱松配合裝進方柱孔,按鈕盒內下端設置蓋板39,蓋板上端四角均設置下套管40、41,上、下套管將隔離板夾在按鈕盒內中間;所述腳控平臺左、右端設置按鈕孔42,左、右按鈕孔外圍均設置左、右螺母孔,左、右螺絲釘43、44擰進左、右螺母孔,將整個按鈕盒分別固定在腳踏平臺下面左、右端,所述按鈕帽上端高出腳控平臺上面1厘米,所述方柱外圍設置復位彈簧45,方柱右下端設置小平臺46,小平臺上端設置柱型永磁體47,隔離板下端設置霍爾傳感器48,霍爾傳感器輸出線49從按鈕盒右端引出,復位彈簧的彈力使霍爾傳感器與柱型永磁體緊密對齊,此時霍爾傳感器輸出低電位,電機控制器輸出到減速電機的電壓為零,電機不轉,腳踩按鈕后,按鈕帽上端與腳踏平臺上面一平,霍爾傳感器與柱型永磁體離開最大距離,此時霍爾傳感器輸出高電位,電機控制器輸出到減速電機的電壓最高,電機轉速最高,腳踩按鈕上、下移動時,電機轉速從慢到快變化。
在圖4所示的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載人爬坡示意圖中,所述手提腳控電動載人樓梯車載人上樓時,將樓梯車放置在樓梯第三個臺階以下,此時腳控平臺是水平狀態,人體站立在樓梯車腳控平臺中間的左、右腳印上,站立重心落實在左、右腳掌的外端,當左、右腳掌的內端同時按壓左、右腳控調速按鈕,所述左、右驅動皮帶產生左、右平衡的爬樓驅動力,左、右腳控調速按鈕不同的按壓深度,促使樓梯車有不同的爬樓速度,當左腳按壓左腳控調速按鈕,右腳松開右腳控調速按鈕或者左腳松開左腳控調速按鈕,右腳按壓右腳控調速按鈕時,所述左、右驅動皮帶產生左、右不平衡的爬樓驅動力,促使樓梯車左、右偏轉,雙腳既能控制樓梯車速度,又能方便地調整爬樓梯過程的左、右位置,當上完一層樓梯后,手提把手將樓梯車移到第二層樓梯繼續爬樓,在上樓過程中,所述左、右蝸輪減速器具有自鎖功能,停車能鎖定車位,左、右驅動皮帶的方型齒牙抓在樓梯臺階的棱角,不會打滑后退,樓梯車保持在樓梯棱角的斜線上,承載人體穩速爬坡上樓,鋰電用完后,選用匹配的充電器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