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警示燈的鞍座。
背景技術:
隨著環(huán)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作為環(huán)保便捷的代步工具受到人們的青睞,選擇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出行不僅有利于環(huán)境,還能有效緩解城市交通系統(tǒng)的壓力。夜間或光線不好時騎行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需要尾燈對其它人員和車輛進行提示,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現有的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的尾燈是由互成直角的一些小平面鏡組成,本身并不發(fā)光,而是通過光學原理,在夜里燈光照到的時候,反射光線作為提醒警示,從而避免交通事故,存在燈光較弱、警示效果不明顯等問題;而且現有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的尾燈通常設置在車輛的后擋泥板上,很容易被損壞,給騎車者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有警示燈的鞍座,包括鞍座本體、嵌裝于鞍座本體后側面的至少一個警示燈以及設于鞍座本體內部的燈光控制芯片和燈光控制開關,所述燈光控制芯片分別與警示燈和燈光控制開關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警示燈為兩個,其表面設置有透明保護層。
進一步的,所述鞍座本體內部還設有供電電池,所述供電電池分別與警示燈和燈光控制芯片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鞍座本體上表面設有一個或數個氣墊。
進一步的,所述警示燈包括后尾燈和位于后尾燈左右兩側的轉向燈。
進一步的,所述燈光控制開關為壓力感應開關。
進一步的,所述鞍座本體表面還設有與燈光控制芯片連接的光線感應器。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警示燈的警示效果,延長了警示燈的使用壽命,保障了騎車者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帶有警示燈的鞍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帶有警示燈的鞍座的工作原理結構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帶有警示燈的鞍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帶有警示燈的鞍座的工作原理結構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帶有警示燈的鞍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帶有警示燈的鞍座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鞍座本體;2警示燈;3燈光控制芯片;4燈光控制開關;5供電電池;6氣墊;21后尾燈;22轉向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帶有警示燈的鞍座,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鞍座本體1、嵌裝于鞍座本體1后側面的至少一個警示燈2以及設于鞍座本體1內部的燈光控制芯片3和燈光控制開關4,所述燈光控制芯片3分別與警示燈2和燈光控制開關4連接。
燈光控制開關4通過控制燈光控制芯片3來打開或關閉警示燈2。燈光控制芯片3和燈光控制開關4安裝在鞍座本體1內部可以防止雨水等因素的影響。警示燈2可以選用各種常見的燈源,其中LED燈具有節(jié)能、長壽、熱量低的優(yōu)點,適宜用作警示燈2。
實施例2
一種帶有警示燈的鞍座,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警示燈2為兩個,其表面設置有透明保護層。
警示燈2設置為兩個,可以擴大警示燈2的可視范圍,有益于保護騎行者的安全。
在警示燈2表面設置透明保護層可以在不影響警示燈2發(fā)光效果的前提下起到保護警示燈的效果,避免因雨水等外界因素影響警示燈2的使用壽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外力對警示燈2的損害。透明保護層可以為常見的透明高分子材料,最好選用老化性能良好且抗沖擊性能佳的塑料或彈性體材料。
實施例3
一種帶有警示燈的鞍座,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鞍座本體1內部還設有供電電池5,所述供電電池5分別與警示燈2和燈光控制芯片3連接。
所述供電電池5可以為干電池、鋰電池或鈕扣電池,其中鋰電池重量輕、能量高、使用壽命長,自放電率低、對使用環(huán)境的要求也相對寬松,適合用于給自行車鞍座上的警示燈供電。供電電池5對警示燈2供電,警示燈2即可發(fā)出光線,不需要對外界光線進行反射,而且發(fā)出的光線比現有自行車后尾燈反射的光線更為醒目,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保障騎行者的安全。
實施例4
一種帶有警示燈的鞍座,如圖5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鞍座本體1上表面設有一個或數個氣墊6。
在鞍座本體1上表面的受力位置處設置氣墊6,可以緩解騎行者臀部肌肉緊張,提高騎行者騎行過程中的舒適度。
實施例5
一種帶有警示燈的鞍座,如圖6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警示燈2包括后尾燈21和位于后尾燈21左右兩側的轉向燈22,所述燈光控制開關4為壓力感應開關,所述鞍座本體1表面還設有與燈光控制芯片3連接的光線感應器。
自行車保持直行時,后尾燈21發(fā)光;自行車左轉或右轉時,相應方向的轉向燈22發(fā)光做出警示。可以在自行車把手處安裝左轉和右轉開關,騎行者在轉彎前打開相應轉彎開關,將轉彎信號通過相應的轉向燈22表示出來;或者在自行車上安裝方向感應裝置,在自行車的行進路線發(fā)生偏移時,發(fā)出轉彎信號并通過相應的轉向燈22表示出來,提示他人注意,防止出現交通事故,保護騎行者安全。
燈光控制開關4設置為壓力感應開關,當騎行者坐上鞍座時,因騎行者體重給燈光控制開關4帶來的壓力使燈光控制開關4打開而使警示燈2發(fā)光;當騎行者離開鞍座時,燈光控制開關4因所受壓力消失而關閉,使警示燈2停止發(fā)光。
在鞍座本體1表面設置與燈光控制芯片3連接的光線感應器,當白天或光線良好的狀態(tài)下,光線感應器控制燈光控制芯片3使警示燈2關閉;當夜晚或光線狀態(tài)不好的情況下,警示燈2發(fā)光。光線感應器通過燈光控制芯片3控制警示燈2只在部分時間段發(fā)光,可以節(jié)約電能,延長供電電池5的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