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涉及機動車地板或地板分總成。該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增大三排乘客腳部踩踏位置空間,提高的乘客舒適性;其結構可靠,不影響整車模態剛度、利于電泳液排出、既增加了汽車賣點,又不會增加整車成本、提高地板局部模態。
【專利說明】
一種増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動車地板或地板分總成,特別涉及一種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由于旅行及商務需要,市場上SUV車型銷量也越來越多。尤其七座SUV更是方興未艾。七座SUV是三排座結構,但是車身由于本身車高及座椅高度限制,乘客在三排座位豎直方向腳部空間比較小,個子高大乘客只能抱腿坐在座椅上,不能滿足乘客的舒適性要求。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和維護。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包括地板及焊接在地板下面的下橫梁,其技術要點是:在位于地板第二排座椅與第三排座椅之間、正對第二排座椅下方的地板處設置有容納后排乘客腳部的凹坑,下橫梁設置在地板底部并與地板上的凹坑外型相配合。
[0005]所述的凹坑應滿足:長為81 Omm?850mm,寬為41 Omm?450mm。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增大三排乘客腳部踩踏位置空間,提高的乘客舒適性;其結構可靠,不影響整車模態剛度、利于電泳液排出、
[0007]既增加了汽車賣點,又不會增加整車成本、提高地板局部模態。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為本實施例中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總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序號說明如下:I地板、2凹坑、3下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圖1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本實施例中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包括地板I及焊接在地板下面的下橫梁,在位于地板I第二排座椅與第三排座椅之間、正對第二排座椅下方的地板I處設置有容納后排乘客腳部的凹坑2,用來增大三排乘客腳部踩踏位置豎直方向的空間,本實施例中的凹坑長為830mm,寬為430mm。下橫梁3設置在地板底部并與地板上的凹坑外型相配合,即下橫梁3在凹坑2位置處隨凹坑外形相應向下移動30mm,保證地板下橫梁3橫截面積不變,雖然車內空間加大,但對于整車模態剛度也沒有影響。由于地板局部有凹坑2,在車身電泳時此位置有存電泳液風險。所以在凹坑2處靠近車身后側還可設置漏液孔,利于電泳液排出。本實施例在地板處增設凹坑2,增加了地板I的局部特征,有利于提高局部模態。
[0013]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內的熟練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而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主權項】
1.一種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包括地板及焊接在地板下面的下橫梁,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地板第二排座椅與第三排座椅之間、正對第二排座椅下方的地板處設置有容納后排乘客腳部的凹坑,下橫梁設置在地板底部并與地板上的凹坑外型相配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大后排座椅腳部空間的車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應滿足:長為810mm?850mm,寬為410mm?450mmo
【文檔編號】B62D25/20GK205706908SQ20162052871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日
【發明人】田微, 顧云飛
【申請人】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