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安全電動車。
背景技術:
電動車,即電力驅動車輛,又名電驅車,電動車分為交流電動車和直流電動車。通常說的電動車是以電池作為能量來源,通過控制器、電機等部件,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運動,以控制電流大小改變速度的車輛,然而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電動車在安全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也就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安全性的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安全。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多功能安全電動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安全電動車,通過后坐墊上方設有的車篷可以遮擋陽光的照射,有效的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并且在前后坐墊內部設有的減震裝置可以減輕路面顛簸而產生的不適感,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其中在車廂后面設有的安全杠能夠確保使用者騎行過程中的安全性,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功能安全電動車,包括車頭、車架、車廂和踏板,所述車頭兩端設有車把,所述車把上方設有后視鏡,所述車架底端設有擋泥板,所述擋泥板下方設有前輪,所述車廂下方設有后輪,所述車廂上表面設有后坐墊,所述后坐墊上方設有2支撐桿,所述踏板上表面設有支柱,所述支柱頂端設有前坐墊。
進一步地,所述車廂一側設有安全杠,所述車廂和安全杠之間連接有連接桿。
進一步地,所述后坐墊上方設有靠墊,所述2根支撐桿之間設有車篷。
進一步地,所述后坐墊和前坐墊內部均設有減震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車架設置在車頭和擋泥板之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后坐墊上方設有的車篷可以遮擋陽光的照射,有效的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并且在前后坐墊內部設有的減震裝置可以減輕路面顛簸而產生的不適感,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靠墊能夠起到放松的作用,其中在車廂后面設有的安全杠能夠確保使用者騎行過程中的安全性,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安全電動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安全電動車的安全杠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把;2、車頭;3、車架;4、擋泥板;5、前輪;6、后輪;7、車廂;8、后坐墊;9、靠墊;10、支撐桿;11、車 篷;12、前坐墊;13、支柱;14、踏板;15、后視鏡;16、連接桿;17、安全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多功能安全電動車,包括車頭2、車架3、車廂7和踏板14,所述車頭2兩端設有車把1,所述車把1上方設有后視鏡15,所述車架3底端設有擋泥板4,所述擋泥板4下方設有前輪5,所述車廂7下方設有后輪6,所述車廂7上表面設有后坐墊8,所述后坐墊上方設有2支撐桿,所述踏板14上表面設有支柱13,所述支柱13頂端設有前坐墊12,所述車廂7一側設有安全杠17,所述車廂7和安全杠17之間連接有連接桿16,所述后坐墊8上方設有靠墊9,所述2根支撐桿10之間設有車篷11,所述后坐墊8和前坐墊12內部均設有減震裝置,所述車架3設置在車頭2和擋泥板4之間。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安全電動車,通過后坐墊8上方設有的車篷11可以遮擋陽光的照射,有效的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并且在前后坐墊內部設有的減震裝置可以減輕路面顛簸而產生的不適感,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靠墊9能夠起到放松的作用,其中在車廂7后面設有的安全杠17能夠確保使用者騎行過程中的安全性,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其中,所述車廂7一側設有安全杠17,所述車廂7和安全杠17之間連接有連接桿16,確保使用者騎行過程中的安全性,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其中,所述后坐墊8上方設有靠墊9,所述2根支撐桿10之間設有車篷11,可以遮擋陽光的照射,有效的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其中,所述后坐墊8和前坐墊12內部均設有減震裝置,可以減輕路面顛簸而產生的不適感,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
其中,所述車架3設置在車頭2和擋泥板4之間,確保了整個裝置的穩定性,以便電動車的正常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