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童車及其靠背和靠背連接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童車如圖1所示:包括車架,車架包括座位及分別設置于座位前后側的腳踏和靠背30,座位包括具有棘齒32的支撐架33,靠背包括靠背本體,靠背本體包括長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橫臂35和橫臂兩端分別固連的縱臂34,縱臂34的下端固設有靠背連接件40,靠背連接件為一單板結構,靠背連接件與支撐架鉸接相連,從而使得靠背可以上下起落翻轉,支撐架33中的相鄰棘齒間均具有凹部36,靠背連接件上與支撐架33鉸接處的外圍設有長度沿靠背3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長孔37。在支撐架33上對應的凹部36中和長孔37中穿設有與所述靠背30的長孔壁擋止配合以使靠背30被限位固定的限位軸38。靠背30的前方設有與限位軸38固連并用于帶動限位軸38沿所述長孔37導向移動以使限位軸38由其中一凹部36脫出并在隨靠背30翻轉時移動至另一個凹部36中的拉桿31,所述限位軸38于拉桿31所在側的另一側與車架間設有向限位軸38施加拉力以使所述限位軸38被固定于相應凹部36中的拉簧39。
通過限位軸38與靠背30的長孔壁和支撐架33的凹部36相配合,使得靠背30在使用時具有三個工作狀態,即靠背30與座位所成角度逐漸變大的用于兒童坐立的坐立位、用于兒童躺靠的躺靠位和用于兒童睡覺的睡覺位。當兒童坐立時,拉簧39拉緊限位軸38固定于相應左、右支撐架的凹部36中,限位軸38與靠背30的長孔37的長孔壁擋止配合,靠背30被固定于坐立位;當兒童需要由坐立位變至躺靠位時;人工拉動拉桿31,拉桿31帶動限位軸38由相應的凹部36中脫出并沿長孔37導向移動,然后人工翻動靠背30下翻,當靠背30下翻至躺靠位時,松開拉桿31,限位軸38在拉簧39的作用下被固定于左、右支撐架中的另一凹部36,此時兒童便可舒適的躺靠;同理,當兒童需要睡覺時,把靠背30下翻至睡覺位。現有的這種童車存在的問題在于:靠背連接件為單板結構,其強度不高,使用壽命有限,可能會出現單板斷裂而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靠背連接件一解決現有技術中靠背連接件采用單板結構而使得靠背連接件強度不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該靠背連接件的靠背和童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中靠背連接件的技術方案為:
靠背連接件,包括連接件本體,連接件本體上開設有供相應限位軸沿左右方向穿過的長孔,連接件本體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及連接于左、右連接板之間的中間連接板,左、右連接板與中間連接板構成U形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設置有用于與相應靠背本體的縱臂固定連接的縱臂連接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下端設置有用于與相應座位鉸接相連的座位連接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之間形成供所述靠背本體的縱臂下端適配裝入的裝入間隙。
所述縱臂連接結構包括至少兩個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沿左右方向貫穿左、右連接板的連接孔。
座位連接結構為沿左右方向貫穿左、右連接板的鉸接孔。
左、右連接板的長度長于中間連接板,中間連接板處于左、右連接板的下端底部。
本實用新型中靠背的技術方案為:
靠背,包括具有縱臂的靠背本體及設置于縱臂下端的靠背連接件,靠背連接件包括連接件本體,連接件本體上開設有供相應限位軸沿左右方向穿過的長孔,連接件本體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及連接于左、右連接板之間的中間連接板,左、右連接板與中間連接板構成U形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縱臂固定連接的縱臂連接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下端設置有用于與相應座位鉸接相連的座位連接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之間形成供所述縱臂下端適配裝入的裝入間隙。
所述縱臂連接結構包括至少兩個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沿左右方向貫穿左、右連接板的連接孔。
左、右連接板的長度長于中間連接板,中間連接板處于左、右連接板的下端底部。
本實用新型中童車的技術方案為:
童車,包括車架,車架包括座位及鉸接于座位后端的靠背,靠背包括具有縱臂的靠背本體及設置于縱臂下端的靠背連接件,靠背連接件包括連接件本體,連接件本體上開設有延伸方向與靠背延伸方向一致的長孔,所述的長孔中穿設有用于與所述長孔的孔壁擋止配合以使所述靠背被限位固定的限位軸,連接件本體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及連接于左、右連接板之間的中間連接板,左、右連接板與中間連接板構成U形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縱臂固定連接的縱臂連接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下端設置有實現靠背與座位鉸接相連的座位連接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之間形成供所述縱臂下端適配裝入的裝入間隙。
所述縱臂連接結構包括至少兩個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沿左右方向貫穿左、右連接板的連接孔,連接孔中鉚裝有鉚釘。
左、右連接板的長度長于中間連接板,中間連接板處于左、右連接板的下端底部。
童車還包括座位,座位包括由管形骨架構成的坐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靠背連接件包括左、右連接板及連接于左、右連接板之間的中間連接板,使用時將靠背本體的縱臂的下端處于左、右連接板的上端之間,使縱臂連接結構與縱臂固定連接,使座位連接結構與座位鉸接相連,左、右連接板和中間連接板的使用保證了靠背連接件的強度,增加了靠背連接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背景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童車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靠背與支撐架的配合示意圖;
圖4是圖2中靠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童車的實施例如圖2~5所示:包括行走輪4及設置于行走輪4上的車架3,車架3包括座位2及設置于座位2前側的腳踏1和鉸接于座位2后端的靠背9,座位包括具有棘齒7的支撐架5和由管形骨架構成的座架50,座架用于支撐兒童的屁股位置,本實施例中座架的管形骨架由橫向方管和縱向方管焊接而成。靠背9包括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且長度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橫臂21、下橫臂20和上、下橫臂的左右兩端分別焊接固連的長度與對應橫臂相垂直縱臂,位置靠左的縱臂稱為左縱臂17,位置靠右的縱臂稱為右縱臂18,左、右縱臂的上端通過一連接臂一體固連,上、下橫臂間設有兩根加強臂19,加強臂19的上端與上橫臂21焊接固連,加強臂19的下端與下橫臂20焊接固連,各臂均由方管制成。靠背還包括分別設置于左、右縱臂下端的靠背連接件,本實施例中,設置于左縱臂下端的靠背連接件為左靠背連接件8-2,設置于右縱臂下端的靠背連接件為右靠背連接件8-1。兩個靠背連接件的結構相同,現僅對右靠背連接件8-1的結構進行詳細敘述,右靠背連接件8-1包括連接件本體,連接件本體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連接板41、右連接板42及連接于左、右連接板之間的中間連接板40,左、右連接板的長度長于中間連接板,中間連接板處于左、右連接板的下端底部,左、右連接板和中間連接板構成U形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設置有與右縱臂固定連接的縱臂連接結構,左、右連接板的上端之間形成供所述縱臂下端適配裝入的裝入間隙,左、右連接板的下端設置有與座位的支撐架鉸接相連的座位連接結構,通過座位連接結構與支撐架的鉸接實現靠背與座位的鉸接相連,本實施例中,縱臂連接結構包括兩個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沿左右方向貫穿左、右連接板的連接孔45,連接孔中鉚裝有鉚釘,座位連接結構為沿左右方向貫穿左、右連接板的鉸接孔43,鉸接孔中鉚裝有鉚釘,鉚釘上于左、右連接板之間套設有墊套。
左、右連接板上還開設有長度延伸方向與靠背延伸方向一致的長孔。左靠背連接件上的長孔稱為左長孔14,右靠背連接件上的長孔稱為右長孔13,支撐架5包括沿左右方向間隔設置的左支撐架5-2和右支撐架5-1,左、右連接板通過支撐軸10與左、右支撐架鉸接相連,左、右支撐架中相鄰的棘齒7間均設有支撐限位軸12用的凹部6。左、右靠背連接件的下端分別鉸接于對應的左、右支撐架上,左、右長孔分別位于靠背連接件與對應支撐架鉸接處的上方。左、右支撐架中的相應凹部6中和左、右長孔中穿設有與對應長孔的長孔壁擋止配合以使靠背9被限位固定的限位軸12,支撐軸的兩端與限位軸的兩端之間分別設置有拉簧39,上、下橫臂上設有導向方向沿朝向和遠離所述限位軸方向延伸的導向孔23,車架3還包括與限位軸12傳動連接并在靠背翻轉時帶動限位軸12沿對應長孔導向移動以使限位軸12由對應支撐架中的一個凹部6中脫出并移動至另一個凹部6中的拉桿機構,拉桿機構包括縱向拉桿,縱向拉桿包括分別設置于限位軸12的左、右兩端的左拉桿15和右拉桿16,左、右拉桿的下端與限位軸12焊接固連,左、右拉桿的上端由對應的上、下橫臂中的導向孔23中穿過并通過一用于人施加拉力或推力的橫向拉桿22一體固連,左、右拉桿上端之間的間距小于左、右拉桿下端之間的間距。左、右支撐架的下端之間設有支撐軸10,限位軸12與支撐軸10之間設有向限位軸12施加拉力拉動限位軸12固定于對應支撐架的相應凹部6中的拉簧11。限位軸12的中部下凸形成一個靠背凸架52,座架50的后端設置有朝后凸出的座位凸架51,這樣當靠背翻轉至睡覺位時(即水平姿態時),靠背凸架52與座位凸架51配合而對兒童的腰部支撐,避免出現支撐漏點。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例中,靠背9的下端還可以鉸接于座位的其它位置;導向孔23還可以被對應橫臂上設置的導向槽等其它具有導向通道的結構代替,當然導向孔也可以不設,此時拉桿機構可以位于靠背的前側;當然,左、右拉桿還可以沿左右方向并列設置;拉桿機構也可以由一個或三個或更多縱向拉桿組成;左、右長孔也可以開于靠背連接件與對應支撐架鉸接處的下方;當支撐軸10和相應左、右長孔位于限位軸12的同一側時,拉簧11也可以被頂簧代替,當然拉簧11也可以被其它彈性件如橡膠、彈性塑料等代替;當然拉簧11也可以設置于限位軸12與其它車架3結構之間或設置于拉桿機構與車架3之間,拉簧11也可以被其它彈性件代替如橡膠、皮筋等;當然左、右支撐架還可以為一個支撐架;棘齒7還可以不設,也可以采用普通的凸起代替;連接孔中還可以穿裝連接螺栓,鉸接孔中也可以穿裝鉸接銷軸;連接孔的個數還可以是三個、四個或更多,當然縱臂連接結構也可以不是連接孔結構,比如說左、右連接板與縱臂焊接連接時,縱臂連接結構可以僅是一個連接面;座位連接結構也可以不是鉸接孔結構,比如說為一個鉸接軸結構;各靠背連接件中連接板的個數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比如說三個、四個或更多;左、右連接板的長度與中間連接板的長度也可以一致;靠背的各臂還可以由圓管、扁管或橢圓管制成;座架也可以由圓管、扁管或橢圓管制成。
圖3中靠背9所示狀態為兒童坐立的坐立位,圖中虛線a表示在靠背9向下翻轉后成用于兒童躺靠的躺靠位,圖中虛線b表示在靠背9機械向下翻轉后成用于兒童睡覺的睡覺位。擋童車需要多個翻位時,相應凹部的個數還可以是四個、五個或更多。
通過導向孔23的孔壁對左、右拉桿移動時的導向配合,限制了左、右拉桿向前翻轉,保證了兒童在使用童車的安全性;同時由于左、右拉桿的上端之間間距較小,左、右拉桿在遠離限位軸12運動時會受到對應導向孔23的孔壁的限位作用,從而保證了在拉簧11沒有或失效時,限位軸12不會由相應的凹部6中脫出,進一步的保證了靠背9的安全性;加強臂19的設置也增加了靠臂支撐9的結構強度;U形結構的靠背連接件,保證了靠背的使用壽命,不會有靠背連接件突然斷裂的問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