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
技術領域:
,特別是涉及一種擾流罩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車輛的擾流罩設置在車輛頂蓋鈑金尾部和后擋風玻璃的上部之間。尤其是對于短尾車,短尾車的尾部線條陡峭,且在擾流罩的作用下,后擋風玻璃處的空氣流速低,容易使后擋風玻璃處積塵而影響車輛外觀的美觀以及后視眼的清晰度。且擾流罩的功能單一,無法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因此,希望有一種技術方案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個。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擾流罩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擾流罩。所述擾流罩包括:擾流罩本體,其限定有空腔;以及清洗單元,其設置在所述擾流罩本體的所述空腔內,用于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優(yōu)選地,所述清洗單元包括:儲水箱,用于存儲液體;噴射裝置,用于將所述儲水箱內的液體向所述車輛后擋風玻璃噴射,以清潔所述車輛后擋風玻璃;以及控制裝置,其用于控制所述噴射裝置噴射液體。優(yōu)選地,所述噴射裝置包括:噴頭,其安裝在所述儲水箱上;以及增壓泵,其設置在所述儲水箱上,用于對所述儲水箱內的液體加壓后輸送至所述噴頭。優(yōu)選地,所述噴頭以角度可調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儲水箱上。優(yōu)選地,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傳感器,其用于檢測所述儲水箱內的水量,并發(fā)出檢測信號;控制器,其與所述傳感器和所述增壓泵相連,用于根據(jù)所述檢測信號和清潔控制信號來控制所述增壓泵工作。優(yōu)選地,所述噴頭的數(shù)量為至少兩個,且所述噴頭沿所述儲水箱的縱向成直線排列。優(yōu)選地,所述清洗單元進一步包括進水水箱,所述進水水箱的頂部設置有進水口,用于收集雨水,所述進水水箱位于所述儲水箱的上方,且在所述進水水箱與所述儲水箱之間設置有單向閥,以允許液體從所述進水水箱向所述儲水箱單向流動。優(yōu)選地,所述擾流罩本體的頂部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底部通過所述進水口與所述進水水箱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進水水箱或所述儲水箱上設置有供水口,用于通過水管向車輛的雨刷器洗滌壺供水。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擾流罩所述擾流罩設置在車輛的頂蓋鈑金的尾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車輛是短尾車。在本實用新型的擾流罩中,擾流罩本體限定的空腔內設置有用于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的清洗單元。從而增加擾流罩的功能,使擾流罩能夠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同時使擾流罩本體內的空腔得到充分利用,從而避免空間的浪費。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擾流罩的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擾流罩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擾流罩中的控制裝置控制增壓泵工作的電路圖。附圖標記:1擾流罩本體6控制裝置2進水水箱61傳感器21進水口63控制器22供水口7單向閥23出水口8凹陷部4儲水箱9水管51噴頭10進水管52增壓泵具體實施方式在附圖中,使用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擾流罩包括擾流罩本體以及清洗單元。所述擾流罩本體限定有空腔;所述清洗單元設置在所述擾流罩本體的所述空腔內,用于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在上述擾流罩中,擾流罩本體限定的空腔內設置有用于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的清洗單元。從而增加擾流罩的功能,使擾流罩能夠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同時使擾流罩本體內的空腔得到充分利用,從而避免空間的浪費。擾流罩包括擾流罩本體1和清洗單元。其中,清洗單元包括儲水箱4、噴射裝置、控制裝置6以及進水水箱2。其中,噴射裝置包括噴頭51和增壓泵52,控制裝置6包括傳感器61和控制器63。需要指出的是,擾流罩本體1限定有空腔,清洗單元設置在擾流罩本體1的空腔內。清洗單元用于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從而增加擾流罩的功能,使擾流罩能夠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同時,能夠充分利用擾流罩本體1內的空腔,使擾流罩本體1內的空腔得到充分利用,從而避免空間的浪費。參見圖2,清洗單元中的儲水箱4用于存儲液體。清洗單元中的噴射裝置用于將儲水箱4內的液體向車輛后擋風玻璃噴射,以清潔車輛后擋風玻璃。有利的是,噴射裝置中的噴頭51安裝在儲水箱4上,用于向車輛后擋風玻璃噴射液體,以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噴頭51以角度可調的方式安裝在儲水箱4上,且噴頭51貫穿擾流罩本體1。也就是說,噴頭51在儲水箱4上的噴射方向可以根據(jù)實際噴射和清洗需要調節(jié),以改變噴頭51與車輛后擋風玻璃之間的夾角。使噴頭51以更好的噴射角度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噴射,以提高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有利的是,噴頭51的數(shù)量為至少兩個。例如,噴頭51的數(shù)量為兩個、三個、四個或其它更多。噴頭51的數(shù)量設置越多,對車輛后擋風玻璃清洗效果越好。但是,過多數(shù)量的噴頭51增加成本且浪費水資源。在圖1和圖2所示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噴頭51的數(shù)量為六個,對車輛后擋風玻璃清洗效果越好且成本相對較低。且噴頭51沿儲水箱4的縱向(即圖1和圖2中的水平方向)成直線排列且均勻分布,以使各個噴頭51對車輛后擋風玻璃噴射范圍廣且噴射均勻。噴射裝置中的增壓泵52設置在儲水箱4上,用于對儲水箱4內的液體加壓后輸送至噴頭51。使以噴頭51噴射液體,從而使噴頭51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噴射,以實現(xiàn)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清洗單元中的控制裝置6用于控制噴射裝置噴射液體。即控制裝置6控制噴射裝置噴射液體或不噴射液體。具體參見圖3,控制裝置6的傳感器61用于檢測儲水箱4內的水量(具體檢測儲水箱4內是否有液體),并發(fā)出檢測信號(包括有液體的信號和無液體的信號)。參見圖3,控制裝置6中的控制器63與傳感器61和增壓泵52相連,用于根據(jù)檢測信號和清潔控制信號來控制增壓泵52工作。具體地,當控制器63接收到清潔控制信號以及傳感器61發(fā)出的儲水箱4內有液體的信號時,控制器63控制增壓泵52工作,從而抽取儲水箱4內的液體并加壓。加壓后的液體輸送至噴頭51,噴頭51向后擋風玻璃噴射液體。需要指出的是,清潔控制信號是指“對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潔的信號或指令”。該指令通常由駕駛員操作駕駛室內的相應控制開關或遙控器來發(fā)出。在一個可選實施例中,清潔控制信號由后擋風玻璃清潔度檢測裝置發(fā)出。也就是說,后擋風玻璃清潔度檢測裝置在檢測到后擋風玻璃清潔度不符合要求時,發(fā)出所述清潔控制信號。參見圖1和圖2,進水水箱2用于收集液體。進水水箱2的頂部設置有進水口21,進水口21的開口朝向車輛頂部且能夠貫穿擾流罩本體1,用于供液體順利且方便地從進水口21進入進水水箱2內,以實現(xiàn)進水水箱2收集液體。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液體為雨水,以對雨水進行合理利用且環(huán)保。有利的是,進水口21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置。如果進水口21的面積設置較小,可將進水口21的數(shù)量設置越多,以增大液體流入進水水箱2內的幾率。如果進水口21的面積設置較大,即可減少進水口21的設置數(shù)量。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進水口21的數(shù)量優(yōu)選為四個。有利的是,進水口21處設置有過濾網(wǎng)(未圖示),以對流入進水水箱2內的液體進行過濾,以保證進水水箱2內液體的清潔度。參見圖2,進水水箱2位于儲水箱4的上方,且儲水箱4相連通,以使進水水箱2內的液體(即雨水)流進儲水箱4內。且在進水水箱2與儲水箱4之間設置有單向閥7,以允許液體(即雨水)從進水水箱2向儲水箱4單向流動,防止儲水箱4內液體過多而溢回進水水箱2。參見圖1,擾流罩本體1的頂部具有凹陷部8,凹陷部8的形狀大體為碗狀,用于更好地收集液體(即雨水)。凹陷部8的底部通過進水口21與進水水箱2連通,以使液體(即雨水)更快速地流入進水水箱2內。參見圖2,進水水箱2上設置有供水口22,用于通過水管9與車輛的雨刷器洗滌壺通過水管9相連通,以向車輛的雨刷器洗滌壺供水,從而實現(xiàn)對進水水箱2內的液體的充分利用??梢岳斫獾氖?,供水口22也可以設置在儲水箱4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擾流罩,所述擾流罩設置在車輛的頂蓋鈑金的尾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車輛是短尾車。在本實用新型的擾流罩中,擾流罩本體限定的空腔內設置有用于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的清洗單元。從而增加擾流罩的功能,使擾流罩能夠對車輛后擋風玻璃進行清洗。同時使擾流罩本體內的空腔得到充分利用,從而避免空間的浪費。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