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重型汽車駕駛室懸置裝置,特別涉及到一種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
背景技術:
重型汽車駕駛室懸置裝置是指利用彈簧阻尼元件構成懸置系統,其目的是將駕駛室懸置在車架上,以減少行車過程中路面顛簸對駕駛室造成的影響。現有技術重型汽車駕駛室懸置裝置通常分為前懸置裝置和后懸置裝置,而駕駛室后懸置裝置根據所采用的彈性元件又分為彈簧后懸置裝置和氣囊后懸置裝置兩種。比較而言氣囊后懸置裝置有更高的舒適性,而彈簧后懸置裝置有更高的可靠性。而針對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由于其主要用于運輸轎車,其一般使用工況和路況均較好,采用常用的后懸置裝置當然可以保證舒適使用,但同時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后懸置裝置制造成本較高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
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包括,安裝板、銷鎖機構、立柱、彈簧阻尼機構和導向機構;所述安裝板分別與駕駛室的左、右縱梁相連接,在安裝板的底部兩側設置有支撐板且通過支撐板與銷鎖機構鉸接;所述銷鎖機構的前側鉸接有導向機構,所述導向機構通過緩沖襯套與立柱上端導向連接螺栓連接;所述立柱通過旁側的螺栓固定在車架左、右縱梁外側面;在導向機構的內側設置有彈簧阻尼機構Ⅰ;所述彈簧阻尼機構Ⅰ的上端與銷鎖機構底部連接,所述彈簧阻尼機構Ⅰ的末端通過彈簧阻尼機構Ⅱ和螺栓與立柱底端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采用兩個彈簧阻尼機構來削弱強烈沖擊,由獨立的導向機構防止駕駛室左右晃動,使得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在復雜路面行駛的舒適性和可靠性均得到大幅提高。同時,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是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的連接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左安裝板,2為右安裝板,3為左縱梁,4為右縱梁,5為銷鎖機構,6為立柱,7為彈簧阻尼機構Ⅰ,8為導向機構,9為導向連接螺栓,10為彈簧阻尼機構Ⅱ。由圖可知,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包括,安裝板(1,2)、銷鎖機構5、立柱6、彈簧阻尼機構(7,10)和導向機構8;所述安裝板(1,2)分別與駕駛室的左、右縱梁相連接,在安裝板(1,2)的底部兩側設置有支撐板且通過支撐板與銷鎖機構5鉸接;所述銷鎖機構5的前側鉸接有導向機構8,所述導向機構8通過緩沖襯套與立柱上端導向連接螺栓9連接;所述立柱6通過旁側的螺栓固定在車架左、右縱梁(3,4)外側面;在導向機構8的內側設置有彈簧阻尼機構Ⅰ7;所述彈簧阻尼機構Ⅰ7的上端與銷鎖機構5底部連接,所述彈簧阻尼機構Ⅰ7的末端通過彈簧阻尼機構Ⅱ10和螺栓與立柱6底端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采用鎖銷機構與立柱和彈簧阻尼機構Ⅰ連接,導向機構設置在鎖銷機構外側且通過立柱固定安裝在車架上,使得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立柱與駕駛室在豎直方向運動,而不能做左右方向運動;彈簧阻尼機構Ⅰ上端連接于鎖銷機構、下端連接于立柱,有效緩沖、衰減駕駛室和車架相對上下運動的沖擊,使得車輛行駛過程中駕駛室后端與車架間主要為上下跳動和輕微的左右擺動。并且,在彈簧阻尼機構Ⅰ與立柱下端連接部位設置有彈簧阻尼機構Ⅱ,有效消除了駕駛室相對于車架縱向的振動或晃動。而獨立設置的導向機構,可有效防止駕駛室左右晃動。另外,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的結構緊湊、簡化,有利于整車布置,方便模塊化裝配,使得裝配效率有所提高,成本較低。
顯然,本實用新型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駕駛室后懸置裝置的有益技術效果是采用兩個彈簧阻尼機構來削弱強烈沖擊,由獨立的導向機構防止駕駛室左右晃動,使得轎車運輸用重型汽車在復雜路面行駛的舒適性和可靠性均得到大幅提高。同時,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