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屬于車用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兒童安全座椅,是一種專為不同體重或年齡段的兒童設計,把孩子束縛在安全座椅內,能有效提高兒童乘車安全的座椅。在汽車碰撞或突然減速的情況下,可以減少對兒童的沖壓力和限制兒童的身體移動從而減輕對他們的傷害。
現有公開技術申請號為:CN201520126455.8的一種多功能兒童安全椅,包括座椅主體,可拆卸的安裝于可升降式手推車座上,所述可升降式手推車座包括安裝有車輪的底座,底座上安裝有升降椅架,升降椅架由交叉轉動的一對支撐桿以及連接并調節兩支撐桿升降的絲桿組件組成。座椅主體是可以拆卸的,作為汽車座椅使用時只需將座椅主體拆卸出來并安裝于汽車上即可作為兒童汽車座椅使用,當需要使用手推車或兒童用餐椅時,將座椅主體安裝到升降式手推車座上即可,使用十分方便,而且能夠同時滿足兩種使用需求,也能夠節約空間;但該兒童安全椅結構比較復雜,體積較大,用作推車使用時安裝不夠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以解決兒童安全椅結構比較復雜,體積較大,用作推車使用時安裝不夠方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其結構包括伸縮桿裝置、頭枕、靠墊、保險帶孔、背靠墊、護肩、保險帶、扶手、保險扣、腿墊、坐墊、鎖扣、馬蹄鎖、座椅底板、凹紋槽、凸螺紋、連接桿、松緊螺釘、活動支腿、轉輪、把手桿、防滑墊圈、伸縮桿、凸起、配位孔以及固定桿;所述伸縮桿裝置由伸縮桿、凸起、配位孔、固定桿組成,所述伸縮桿裝置設于靠墊內部,所述頭枕設于所述靠墊表面,所述靠墊與背靠墊固定連接,所述保險帶孔設于背靠墊和坐墊表面,所述保險帶與保險帶孔活動連接,所述護肩設于保險帶上,所述保險帶與保險扣活動連接,所述鎖扣與保險帶底端固定連接,所述馬蹄鎖與保險帶固定連接,所述扶手與背靠墊固定連接,所述背靠墊與坐墊固定連接,所述凹紋槽設于座椅底板上,所述凸螺紋設于活動支腿頂端,所述連接桿與活動支腿活動連接,所述防滑墊圈固定設于把手桿端口,所述配位孔固定設于固定桿頂端。
進一步地,所述松緊螺釘活動設于連接桿與活動支腿連接處。
進一步地,所述把手桿與伸縮桿通過焊接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桿與固定桿通過凸起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凸起并排固定設于伸縮桿外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支腿通過凸螺紋與凹紋槽旋緊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將兩根保險帶用保險扣交叉固定,在座椅下方設置兩根連有馬蹄鎖的保險帶與鎖扣連接,增加了該安全座椅的鎖緊安全性,避免兒童大幅度活動時從座椅上脫出;將活動支腿通過凸螺紋與凹紋槽旋緊固定連接,安裝方便且體積小,易于收置;伸縮桿通過凸起與固定桿固定連接且并排設有多個凸起,可根據人體高度進行調節。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四腿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的伸縮桿結構示意圖;
圖中:伸縮桿裝置-1、頭枕-2、靠墊-3、保險帶孔-4、背靠墊-5、護肩-6、保險帶-7、扶手-8、保險扣-9、腿墊-10、坐墊-11、鎖扣-12、馬蹄鎖-13、座椅底板-14、凹紋槽-15、凸螺紋-16、連接桿-17、松緊螺釘-18、活動支腿-19、轉輪-20、把手桿-21、防滑墊圈-22、伸縮桿-23、凸起-24、配位孔-25、固定桿-2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2、圖3與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可推可車用的兒童安全座椅技術方案:其結構包括伸縮桿裝置1、頭枕2、靠墊3、保險帶孔4、背靠墊5、護肩6、保險帶7、扶手8、保險扣9、腿墊10、坐墊11、鎖扣12、馬蹄鎖13、座椅底板14、凹紋槽15、凸螺紋16、連接桿17、松緊螺釘18、活動支腿19、轉輪20、把手桿21、防滑墊圈22、伸縮桿23、凸起24、配位孔25以及固定桿26;所述伸縮桿裝置1由伸縮桿23、凸起24、配位孔25、固定桿26組成,所述伸縮桿裝置1設于靠墊3內部,所述頭枕2設于所述靠墊3表面,所述靠墊3與背靠墊5固定連接,所述保險帶孔4設于背靠墊5和坐墊11表面,所述保險帶7與保險帶孔4活動連接,所述護肩6設于保險帶7上,所述保險帶7與保險扣9活動連接,所述鎖扣12與保險帶7底端固定連接,所述馬蹄鎖13與保險帶7固定連接,所述扶手8與背靠墊5固定連接,所述背靠墊5與坐墊11固定連接,所述凹紋槽15設于座椅底板14上,所述凸螺紋16設于活動支腿19頂端,所述連接桿17與活動支腿19活動連接,所述防滑墊圈22固定設于把手桿21端口,所述配位孔25固定設于固定桿26頂端。所述松緊螺釘18活動設于連接桿17與活動支腿19連接處。所述把手桿21與伸縮桿23通過焊接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23與固定桿26通過凸起24活動連接。所述凸起24并排固定設于伸縮桿23外表面。所述活動支腿19通過凸螺紋16與凹紋槽15旋緊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將兩根保險帶用保險扣交叉固定,在座椅下方設置兩根連有馬蹄鎖的保險帶與鎖扣連接,增加了該安全座椅的鎖緊安全性,避免兒童大幅度活動時從座椅上脫出;將活動支腿通過凸螺紋與凹紋槽旋緊固定連接,安裝方便且體積小,易于收置;伸縮桿通過凸起與固定桿固定連接且并排設有多個凸起,可根據人體高度進行調節。
在進行使用時,先將座椅用車上的安全帶進行固定,然后兒童坐于座椅中,將保險帶7從兒童胸前穿過,將坐墊11上的兩根連接有馬蹄鎖13的保險帶7與鎖扣12連接即可。若需要當推車使用時,將四腿活動支架19通過凸螺紋16與凹紋槽15旋緊,根據人體高度將伸縮桿23拔出用凸起24固定與配位孔25中,其余使用方法與車用一致。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