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兒童安全座椅及其支撐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21068閱讀:731來源:國知局
兒童安全座椅及其支撐底座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兒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交通安全法規(guī)要求幼童搭乘汽車時必須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兒童安全座椅一般包含有底座以及兒童座椅,而兒童座椅設置于底座上,且兒童安全座椅可借助汽車安全帶或者鎖固于兒童安全座椅的帶體固定于汽車座椅上。不幸的是,研究顯示許多兒童安全座椅因沒有正確地安裝,影響了兒童安全座椅的保護作用。正確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的部分困難度是由于兒童安全座椅的安裝結(jié)構(gòu)或機構(gòu)所造成。

因此,需要一種改良的兒童安全座椅,安裝上更為方便,且至少能解決上述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兒童安全座椅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殼體,用于支撐兒童座椅,所述殼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一個朝向上方的上表面、以及一個大致垂直地延伸于所述第一端的末端表面;一底部,設于所述殼體的下側(cè)且鄰近所述第一端,所述底部可相對于所述殼體移動來調(diào)整所述支撐底座的傾斜角度;以及一致動器,連接于所述殼體,所述致動器可與所述底部相卡合以鎖定所述底部,所述致動器具有外露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可被操作以驅(qū)使所述致動器釋鎖位移,使所述致動器脫離與所述底部的卡合。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器還具有外露于所述末端表面的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與所述第二操作部可被分別操作以驅(qū)使所述致動器釋鎖位移,使所述致動器脫離與所述底部的卡合。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外露于所述上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端之處。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器還包含一閂鎖部,所述閂鎖部可與所述底部相卡合以將所述底部鎖定于所述殼體。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設有多個鎖定槽,而所述閂鎖部可選擇性與任一鎖定槽相卡合,以維持所述支撐底座于所需要的傾斜角度。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第一操作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致動器為一體成型的單一元件。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器與所述殼體相樞接。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包含兩個向上突起且橫向地相互間隔設置的座椅承接部,所述第一操作部設于所述兩個座椅承接部之間。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帶夾件,所述帶夾件與所述殼體相樞接,所述帶夾件可介于釋放位置與夾持位置之間相對于所述殼體轉(zhuǎn)動,所述帶夾件在釋放位置時自所述殼體的所述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帶夾件在夾持位置時則鄰近所述上表面,從而能夠夾住固定帶。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帶夾件包含一橫向部、兩個側(cè)部以及一個設于所述兩個側(cè)部之間的中間部,所述兩個側(cè)部及所述中間部分別與所述橫向部相固接,且所述兩個側(cè)部與所述中間部的各自的末端分別與所述殼體相樞接,所述中間部設有一開口,當所述帶夾件位于夾持位置時,所述第一操作部至少部分地容置于所述開口中。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帶夾件組接有彼此相連接的閂鎖件以及釋鎖件,所述閂鎖件可與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的對應結(jié)構(gòu)相卡合以將所述帶夾件鎖定于夾持位置,而所述釋鎖件被操作時即可帶動所述閂鎖件脫離與所述對應結(jié)構(gòu)的卡合,以便釋鎖所述帶夾件。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釋鎖件設置于鄰近所述中間部與所述橫向部相連接的區(qū)域。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設置至少一緩沖件, 當汽車發(fā)生碰撞時,所述至少一緩沖件會變形或被破壞,所述至少一緩沖件至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端的距離比所述至少一緩沖件至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端的距離近。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緩沖件為塑膠件。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具有一個介于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之間延伸的側(cè)邊,所述至少一緩沖件位于鄰近所述側(cè)邊的位置。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緩沖件外露于所述側(cè)邊。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具有相對的兩個側(cè)邊,所述兩個側(cè)邊介于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之間延伸,所述至少一緩沖件包含有兩個緩沖件,所述兩個緩沖件分別鄰近所述兩個側(cè)邊。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具有一第一區(qū)域以及一第二區(qū)域,所述第一區(qū)域與所述第二區(qū)域分別鄰近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區(qū)域向上突起而高過于所述第二區(qū)域,而所述至少一緩沖件設于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區(qū)域內(nèi)。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緩沖件包含一個或多個孔洞。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支撐底座安裝于汽車座椅時,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端抵靠汽車座椅的椅背。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與所述殼體相樞接。

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兒童安全座椅的支撐底座,包括:一殼體,用于支撐兒童座椅,所述殼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以及兩個相對的側(cè)邊,所述兩個側(cè)邊從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當所述支撐底座安裝于汽車座椅時,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端抵靠所述汽車座椅的椅背;以及一緩沖件,固接于所述殼體,所述緩沖件在汽車發(fā)生碰撞時會變形或被破壞,且所述緩沖件至所述第二端的距離比所述緩沖件至所述第一端的距離近。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件鄰近所述殼體的至少其中一側(cè)邊。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件包含有一個或多個孔洞。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件外露于所述殼體的至少其中一側(cè)邊。

所述的支撐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件為塑膠件。

附圖說明

圖1為繪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側(cè)視圖。

圖2為繪示兒童安全座椅的支撐底座的立體圖。

圖3為繪示支撐底座的一端的示意圖。

圖4至6為繪示底座的帶夾件位于釋放位置的不同視角示意圖。

圖7為繪示圖4至6的帶夾件的閂鎖機構(gòu)中所使用的閂鎖件與釋鎖件的示意圖。

圖8為繪示支撐底座中設有儲藏功能的示意圖。

圖9為繪示設置于支撐底座的傾斜調(diào)整機構(gòu)的示意圖。

圖10為繪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在支撐底座中設有緩沖件的側(cè)視圖。

圖11為繪示使用汽車安全帶將兒童安全座椅的支撐底座固定于汽車座椅的示意圖。

圖12為繪示使用連接帶將兒童安全座椅的底座固定于汽車座椅的示意圖。

圖13為繪示放置于汽車座椅上的兒童安全座椅在汽車發(fā)生碰撞時所產(chǎn)生的位移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繪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兒童安全座椅100的側(cè)視圖。兒童安全座椅100包含一支撐底座102、以及一可拆卸地安裝于支撐底座102上的兒童座椅104。支撐底座102能夠穩(wěn)定地支撐兒童座椅104,且使兒童安全座椅100更容易安裝于汽車座椅上。例如,支撐底座102的底部可穩(wěn)定地放置于車座椅上,而兒童座椅104可裝設于支撐底座102上。兒童座椅104可供兒童乘坐,且可組接有提把105, 以方便照顧者搬移兒童座椅104。

共同參閱圖1,圖2至6為繪示支撐底座102的示意圖。支撐底座102可包含一個硬質(zhì)的殼體110以及一帶夾件112,殼體110用于支撐兒童座椅104,而帶夾件112則與殼體110相樞接。殼體110可由塑膠成型制成。殼體110中在其兩個相對端110A、110B以及兩個相對的側(cè)邊110C、110D之間所界定的區(qū)域可適于安裝兒童座椅104,所述兩側(cè)邊110C、110D延伸于兩端110A、110B之間(側(cè)邊110C例如對應殼體110的左側(cè),而側(cè)邊110D對應殼體110的右側(cè))。殼體110中用以安裝兒童座椅104的區(qū)域包含兩個不同高度的區(qū)域110E、110F,其中所述兩個區(qū)域110E、110F分別靠近殼體110的兩端110A、110B,且區(qū)域110E向上突起而高于區(qū)域110F(換言之,區(qū)域110E的最大高度大于區(qū)域110F的最大高度)。殼體110的區(qū)域110E內(nèi)可設有兩個座椅承接部114,而所述兩座椅承接部114橫向地相間隔且向上突起。每個座椅承接部114的上端部可設有一凹槽114A,以提供兒童座椅104下側(cè)所設置的對應結(jié)構(gòu)卡合。因此,安裝在支撐底座102上的兒童座椅104可與殼體110的座椅承接部114相卡合。支撐底座102放置于汽車座椅上時,殼體110的端部110A可抵靠汽車座椅的椅背,而兒童座椅104可采用后向姿態(tài)安裝于支撐底座102上。

參閱圖2、3,支撐底座102可由固定帶B(以虛線表示)固定于汽車座椅上,其中,固定帶B可為汽車安全帶或耦接于殼體110的連接帶。帶夾件112可夾緊固定帶B于殼體110上,使固定帶B能固定支撐底座102于汽車座椅上。帶夾件112包含一橫向部118、兩個側(cè)部120、以及設于所述兩個側(cè)部120之間的一中間部122。兩個側(cè)部120與中間部122都與橫向部118相固定,以形成大致為梳形的單一體。兩個側(cè)部120的末端120A與中間部122的末端122A分別樞接于殼體110的不同位置,兩個側(cè)部120的末端120A分別連接于殼體110的兩個側(cè)邊110C、110D,而中間部122的末端122A與殼體110中介于兩個側(cè)邊110C、110D之間的中央?yún)^(qū)域相連接。藉此,帶夾件112可繞一樞軸Y介于夾持位置(如圖2、3所示)與釋放位置(如圖4至6所示)之間轉(zhuǎn)動,其中樞軸Y相對于殼體110為橫向地延伸。中 間部122與殼體110之間還可連接彈簧(圖未示),以促使帶夾件112移動至夾持位置。

參見圖4至6,當帶夾件112位于釋放位置時,兩個側(cè)部120與中間部122自殼體110的上表面124向上延伸,其中上表面124顯露于外并且朝上。帶夾件112處于釋放位置時,照護者可以方便地將固定帶B繞經(jīng)上表面124以固定支撐底座102于汽車座椅上,或自上表面124移除固定帶B。另外,帶夾件112處于釋放位置時為突起于上表面124的上方,可防止照顧者在帶夾件112尚未妥當夾住固定帶B的情況下,錯誤安裝兒童座椅104于支撐底座102上。

當帶夾件112位于圖2及3所示的夾持位置時,中間部122大致鄰近上表面124,以便壓住為橫向地繞經(jīng)殼體110的固定帶B,從而限制固定帶B于兩個側(cè)部120與中間部122的下方。固定帶B藉此固定于殼體110,且可將支撐底座102緊束于汽車座椅上。依據(jù)一實施例,殼體110的上表面124的中央位置還可包含一開口128,而固定帶B可繞經(jīng)開口128。如此一來,當帶夾件112處于夾持位置時,中間部122的下表面122B(參見圖6)可伸入上表面124的開口128內(nèi),并且將部分的固定帶B壓入于開口128內(nèi),從而使得開口128內(nèi)的部分固定帶B呈卷旋狀,以利于夾住固定帶B。中間部122的下表面122B可設有摩擦材料(例如熱塑性彈性體),以防止固定帶B滑動。

當帶夾件112位于夾持位置時,中間部122可延伸至殼體110中介于兩個座椅承接部114之間的區(qū)域R,而兩個座椅承接部114分別突出于中間部122與兩個側(cè)部120之間的間隙。況且,橫向部118與兩個側(cè)部120可繞經(jīng)兩個座椅承接部114沿著殼體110的外圍延伸。因此,帶夾件112處于夾持位置時即允許兒童座椅104安裝于上表面124且與兩個座椅承接部114相卡合。

本發(fā)明還可設有一閂鎖機構(gòu),用以鎖定帶夾件112在殼體110上的夾持位置。所述閂鎖機構(gòu)可包含帶夾件112上所設置的一第一元件以及殼體110上所設置的一第二元件,所述的第一、第二元件在帶夾件112與殼體110相鎖定于夾持位置時為相卡合,所述的第一元件在帶夾件112位于釋放位置時則脫離與第二元件的卡合。參閱圖2與圖 4至7,閂鎖機構(gòu)130可將帶夾件112鎖定與釋鎖于殼體110,閂鎖機構(gòu)130可包含一閂鎖件132及一釋鎖件134。閂鎖件132與釋鎖件134均與帶夾件112組接,且彼此相連接。更具體而言,閂鎖件132與釋鎖件134可與帶夾件112的橫向部118相組接。閂鎖件132與橫向部118相樞接,且設有兩個凸部132A。兩個凸部132A相互間隔,且突出于橫向部118上的兩個開口。釋鎖件134可具有按鈕形狀,且可與閂鎖件132相固接,例如兩者可由緊固件相固定、或為一體成型。釋鎖件134可設于鄰近中間部122與橫向部118相連接的區(qū)域,且外露以便照顧者操作。當閂鎖件132與釋鎖件134組接于帶夾件112時,釋鎖件134位于橫向部118的中央位置,且閂鎖件132的兩個凸部132A分別位于中間部122與釋鎖件134的相對兩側(cè)。

閂鎖件132可與殼體110上所設置的對應結(jié)構(gòu)相卡合,以鎖定帶夾件112于夾持位置,而釋鎖件134被操作時可驅(qū)使閂鎖件132脫離與殼體110的對應結(jié)構(gòu)的卡合,以便釋鎖帶夾件112。參閱圖6,殼體110上可與閂鎖件132相卡合的對應結(jié)構(gòu)可包含兩個開口136,所述兩個開口136分別設于兩個座椅承接部114上與殼體110的端部110A面向同一側(cè)的表面上。當帶夾件112位于夾持位置時,閂鎖件132的兩個凸部132A可分別在中間部122的相對兩側(cè)與兩個開口136相卡合,藉此防止帶夾件112的轉(zhuǎn)動并將帶夾件112鎖定于殼體110上。釋鎖件134及/或閂鎖件132還可與一彈簧135(圖7中以虛線表示)相連接,借助彈簧135的彈力作用即可促使閂鎖件132位移至鎖定狀態(tài)。要釋鎖帶夾件112時,可透過按壓釋鎖件134驅(qū)使閂鎖件132移動,使得兩個凸部132A分別脫離與兩個開口136的卡合。藉此釋鎖的帶夾件112即可轉(zhuǎn)動至釋放位置。

共同參閱圖2與圖6,圖8為繪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在支撐底座102中所設有的儲藏功能的示意圖。為了清楚地顯示出具有儲藏功能的特征,圖8中的帶夾件112位于釋放位置。參閱圖6與圖8,支撐底座102還可包含設于殼體110中的儲藏槽140。儲藏槽140可在殼體110的上表面124由開口128外露,且儲藏槽140的尺寸能夠容納為耦接至殼體110的連接帶142以及兩個鎖定件144。連接帶142具有兩個 相對的自由端,而兩個鎖定件144分別與連接帶142的兩個自由端相固接。連接帶142可由一帶件148耦接至殼體110。依據(jù)一實施例,帶件148可與連接帶142相連接,且于儲藏槽140內(nèi)錨定于殼體110。連接帶142與兩個鎖定件144可展開于儲藏槽140之外作為固定帶B,以固定支撐底座102于汽車座椅上,其中,兩個鎖定件144可與汽車的錨定結(jié)構(gòu)相卡合。當不使用連接帶142與鎖定件144時,連接帶142與鎖定件144可收納至儲藏槽140內(nèi)。

參見圖2、6及8,儲藏槽140設置于殼體110中可由帶夾件112的中間部122所涵蓋的區(qū)域內(nèi)。帶夾件112位于鄰近殼體110的上表面124的夾持位置時,中間部122可完全遮蔽儲藏槽140的上方開口,且中間部122的下側(cè)可伸入儲藏槽140內(nèi)并且靠近儲藏槽140的底面。由于用來固定支撐底座102于汽車座椅上的固定帶B(例如汽車安全帶或連接帶142)為橫向地繞經(jīng)儲藏槽140(參見圖2),故中間部122可將部分的固定帶B壓入儲藏槽140內(nèi),使固定帶B被夾在儲藏槽140的底面與中間部122之間。依據(jù)一實施例,儲藏槽140的底面還包含有一凸肋150(參見圖8),當帶夾件112處于夾持位置時,中間部122與凸肋150可夾住固定帶B,如此將使得固定帶B的固定更牢固。

當帶夾件112處于釋放位置并自殼體110的上表面124向上升起時,中間部122可開啟儲藏藏140的上方開口。在儲藏槽140被打開后,照顧者可將連接帶142與兩個鎖定件144收納于儲藏槽140內(nèi)、或自儲藏槽140取出連接帶142與鎖定件144。

共同參閱圖2至4,圖9為繪示設置于支撐底座102中的傾斜調(diào)整機構(gòu)156的剖視圖。參見圖2至4以及圖9,傾斜調(diào)整機構(gòu)156可包含一底部158以及一致動器160。底部158與殼體110相樞接,且設于殼體110的下側(cè)鄰近端110A之處。底部158可相對于殼體110介于縮進位置以及伸展位置之間轉(zhuǎn)動,以降低或增高殼體110的端部110A,從而改變支撐底座102相對于支撐面(例如汽車座椅表面)的傾斜角度。底部158可設有多個對應支撐底座102不同角度位置的鎖定槽159,且致動器160可選擇性與任一鎖定槽159相卡合,以鎖定底部158的位置并維持支撐底座102于所需要的傾斜角度。另外,致 動器160與殼體110內(nèi)側(cè)壁之間還可連接彈簧162,彈簧162的彈力作用可促使致動器160位移與底部158相卡合。

致動器160樞接于殼體110的位置161,且可包含一閂鎖部164以及兩個操作部166A、166B。依據(jù)一些實施例,包含閂鎖部164以及兩個操作部166A、166B的致動器160可為一體成型的單一元件。閂鎖部164可與任一鎖定槽159相卡合來鎖定底部158的位置。殼體110的上表面124在靠近端110A之處設有一開口168,而操作部166A通過開口168外露。另外,殼體110在其端110A處大致垂直地延伸的末端表面172可設有另一開口170,而另一個操作部166B通過開口170外露。

照護者可手動操作各操作部166A、166B,以驅(qū)使致動器160釋鎖轉(zhuǎn)動,使閂鎖部164脫離與底部158的卡合,藉此允許支撐底座102進行傾斜角度的調(diào)整。舉例來說,殼體110的上表面124所設置的操作部166A可作為按鈕,其被下壓時即可驅(qū)使致動器160釋鎖轉(zhuǎn)動。另外,殼體110的末端表面172所設置的操作部166B被向上推動時,同樣也可驅(qū)使致動器160釋鎖轉(zhuǎn)動。

依據(jù)一實施例,殼體110的上表面124所設置的操作部166A可位于兩個座椅承接部114之間的區(qū)域。依據(jù)此配置,帶夾件112的中間部122還可設有一開口174,當帶夾件112位于圖2所示的夾持位置時,操作部166A可至少部分地容置于開口174中。如此一來,當帶夾件112位于夾持位置時,照顧者仍可方便地操作操作部166A來釋鎖底部158。當帶夾件112轉(zhuǎn)動至釋放位置時,操作部166A完全位于中間部122的開口174之外,照顧者也可容易地操作操作部166A。

傾斜調(diào)整機構(gòu)156可于各種使用狀態(tài)下提供方便的操作。例如,當兒童座椅104放置于支撐底座102上(上表面124的操作部166A因而被兒童座椅104擋住),照顧者可使用殼體110的末端表面172所設置的操作部166B來調(diào)整支撐底座102的傾斜位置。另外,當支撐底座102安裝于汽車座椅上且末端表面172抵靠汽車座椅的椅背時(操作部166B因而被汽車座椅的椅背擋住),照顧者可使用殼體110的上表面124所設置的操作部166A來調(diào)整支撐底座102的傾斜位置。

依據(jù)一實施例,支撐底座102還可設有緩沖結(jié)構(gòu),當汽車發(fā)生碰撞時,所述的緩沖結(jié)構(gòu)可分散某些部位中所產(chǎn)生的集中應力。參閱圖1及2,殼體110可固接有兩個緩沖件180。當汽車發(fā)生碰撞時,兩個緩沖件180因遭受撞擊負荷而會變形或被破壞,從而分散撞擊力。適用于緩沖件180的材質(zhì)可包含,但不限于,塑膠與金屬。依據(jù)一實施例,緩沖件180例如為聚丙烯(PP)、熱塑性彈性體(TPE)、聚氨酯(PU)、泡沫塑料等。再者,各緩沖件180中可設有一個或多個孔洞182。緩沖件180及/或孔洞182的形狀使緩沖件180可產(chǎn)生適于分散撞擊能量的變形特性。圖1、2所示的緩沖件180例如為長形狀且其中設有一個長形的孔洞182。圖10所繪示的另一實施例中,緩沖件180為長形狀且其中設有多個相鄰的孔洞182,其中,孔洞182由波浪狀的側(cè)壁相間隔。應理解的是,本發(fā)明的緩沖件180及孔洞182不限于此,也可為其它的形狀。

參見圖1、2、10,兩個緩沖件180可分別設置于殼體110的區(qū)域110F中鄰近兩個側(cè)邊110C、110D的位置,且兩個緩沖件180的位置至殼體110的端部110B的距離比兩個緩沖件180的位置至殼體110的端部110A的距離近。為了更佳的能見度,兩個緩沖件180還可分別外露于兩個側(cè)邊110C、110D以及殼體110的上側(cè)。

共同參閱圖1及2,圖11與圖12為繪示兒童安全座椅100的兩個使用狀態(tài)的示意圖。依圖11所示的使用狀態(tài),兒童安全座椅100為利用汽車安全帶S作為固定帶,以固定支撐底座102于汽車座椅186上,其中汽車安全帶S的腰帶部分由處于夾持位置的帶夾件112加以固定。依圖12所示的另一使用狀態(tài),兒童安全座椅100為利用連接帶142作為固定帶,以固定支撐底座102于汽車座椅186上,其中連接帶152的鎖定件154分別與汽車的錨定結(jié)構(gòu)相卡合。汽車座椅186可由汽車中所固定的硬質(zhì)支撐架188支撐,而兒童安全座椅100依圖11或圖12的方式安裝于汽車座椅186上時,緩沖件180可位于汽車座椅186上至少局部覆蓋硬質(zhì)支撐架188的區(qū)域。

圖13為繪示汽車座椅186上的兒童安全座椅100在汽車遭受碰撞時產(chǎn)生位移的示意圖。當汽車發(fā)生碰撞(例如汽車發(fā)生前端碰撞)時, 兒童安全座椅100會產(chǎn)生轉(zhuǎn)動位移D,使殼體110的端部110A移離汽車座椅186的椅背且推動殼體110的端部110B向下抵靠汽車座椅186。由于汽車座椅186(尤其位于下方的硬質(zhì)支撐架188)會產(chǎn)生反作用力,使殼體110的區(qū)域110F(參見圖2)中產(chǎn)生集中應力。而緩沖件180因被擠壓,從而有效地分散殼體110在區(qū)域110F的集中應力。藉此,兒童安全座椅100的其它部位會承受較小的撞擊能量,尤其乘坐于兒童安全座椅100的兒童會承受較小的撞擊能量。

以上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具有方便操作且可防止兒童安全座椅被錯誤地安裝的支撐底座。另外,支撐底座可包含有緩沖結(jié)構(gòu),當汽車遭受碰撞時,緩沖結(jié)構(gòu)可有效地分散集中應力,使兒童安全座椅更為安全。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范圍,因此依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fā)明所涵蓋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油尖旺区| 泾源县| 玛纳斯县| 黔西| 甘孜县| 太保市| 榆林市| 莱芜市| 浮梁县| 交城县| 图木舒克市| 广平县| 白河县| 临桂县| 葫芦岛市| 庄浪县| 大田县| 大渡口区| 南通市| 连平县| 浑源县| 广汉市| 丽江市| 涞水县| 汝南县| 平凉市| 栾川县| 甘谷县| 汤原县| 博爱县| 育儿| 太谷县| 鹿邑县| 隆德县| 皮山县| 尚志市| 莱西市| 峨眉山市| 镇沅|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