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公共自行車智能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中,隨著城市交通建設不斷向“低碳環保,綠色出行”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公共自行車這種低碳環保的方式出行;而現有的公共自行車能滿足人們日常騎行的需求。但是,目前自行車的功能還過于單一,其智能型和娛樂性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從而有必要提供一種智能自行車,以提高自行車的智能性,娛樂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公共自行車智能穿戴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公共自行車智能穿戴設備,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前后兩端安裝有前輪和后輪,所述前輪和后輪均通過螺絲螺孔固定安裝在車架前后兩端的花鼓上,車架的中部設有鞍座管,所述鞍座管的一端通過點焊焊接在車架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鞍座,所述鞍座通過固定螺栓與鞍座管固定連接,且鞍座與鞍座管之間還設有快拆件,所述快拆件為弧形緊固件,且弧形緊固件通過緊固卡扣與鞍座管固定連接,鞍座管的下方還設有腳蹬和防銹鏈條,所述腳蹬固定安裝在車架的兩側,并通過齒輪與防銹鏈條固定連接,所述防銹鏈條的一端與腳蹬的旋轉齒輪嚙合,另一端與后輪的旋轉齒輪嚙合,防銹鏈條的一側還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為L型立柱體,其頂端通過螺絲螺母固定安裝在車架上,車架的前端還固定安裝有車把手和車籃,所述車把手由把套和全鋁閘把組成,所述把套套裝在全鋁閘把的兩端,所述全鋁閘把的中部通過轉軸與車架固定連接,全鋁閘把上還固定安裝有碼表、踏頻器和手機安裝架,所述碼表和踏頻器固定安裝在全鋁閘把的外壁上,并通過數據線與手機通信連接,所述手機安裝架固定安裝在全鋁閘把一側的外壁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車架、花鼓、腳蹬、車把手和車籃均采用鋁合金制成,且車把手和車籃采用一體成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機安裝架最大能固定6英寸屏幕的手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車架的后端還固定安裝有塑料擋泥板,塑料擋泥板半包裹后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公共自行車智能穿戴設備,通過設置的碼表、踏頻器和手機安裝架,由于碼表根據自行車輪子的角速度計算自行車行駛速度,每一秒獲取一次速度并傳到手機APP上,這種計算速度的方法精度更高。并且碼表可升級為第二代碼表,,使其功耗降低一半,能續航半年。升級后的碼表能測量更高速度,可測最大速度達到100公里每小時。踏頻器用于計算騎行時的踩踏頻率,即每分鐘腳蹬所轉的圈數。騎行者可以根據其提供的數據調整踩踏頻率,以起到不同的鍛煉效果。手機安裝架用于固定安裝在車把上的手機,并由數據線通過耳機接口與手機相連。響應速度更快,并且免去為藍牙按鍵換電池的麻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車把手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架;1001-花鼓;2-前輪;3-后輪;4-鞍座管;5-鞍座;6-快拆件;61-緊固卡扣;7-腳蹬;8-防銹鏈條;9-支撐架;10-車把手;101-把套;102-全鋁閘把;11-車籃;12-碼表;13-踏頻器;14-手機安裝架;15-塑料擋泥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公共自行車智能穿戴設備,包括車架1,車架1的前后兩端固定安裝有前輪2和后輪3,前輪2和后輪3均通過螺絲螺孔固定安裝在車架1前后兩端的花鼓1001上,車架1的中部設有鞍座管4,鞍座管4的一端通過點焊焊接在車架1上,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鞍座5,鞍座5通過固定螺栓與鞍座5固定連接,且鞍座5與鞍座管4之間還設有快拆件6,快拆件6為弧形緊固件,且弧形緊固件通過緊固卡扣61與鞍座管4固定連接,鞍座管4的下方還設有腳蹬7和防銹鏈條8,腳蹬7固定安裝在車架1的兩側,并通過齒輪與防銹鏈條8固定連接,防銹鏈條8的一端與腳蹬7的旋轉齒輪嚙合連接,另一端與后輪3的旋轉齒輪嚙合連接,防銹鏈條8的一側還設有支撐架9,支撐架9為L型立柱體,其頂端通過螺絲螺母固定安裝在車架1上,車架1的前端還固定安裝有車把手10和車籃11,車把手10由把套101和全鋁閘把102組成,把套101套裝在全鋁閘把102的兩端,全鋁閘把102的中部通過轉軸與車架1固定連接,全鋁閘把102上還固定安裝有碼表12、踏頻器13和手機安裝架14,碼表12和踏頻器13固定安裝在全鋁閘把102的外壁上,并通過數據線與手機通信連接,手機安裝架14固定安裝在全鋁閘把102一側的外壁上,手機安裝架14最大能固定6英寸屏幕的手機,車架1的前后端還固定安裝有塑料擋泥板15,塑料擋泥板15半包裹前輪2和后輪3,車架1、花鼓1001、腳蹬7、車把手10和車籃11均采用鋁合金制成,且車把手10和車籃11采用一體化技術成型,該材料以及連接方式更加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公共自行車智能穿戴設備,通過設置的碼表12、踏頻器13和手機安裝架14,由于碼表12根據自行車輪子的角速度計算自行車行駛速度,每一秒獲取一次速度并傳到手機APP上,這種計算速度的方法精度更高。并且碼表12可升級為第二代碼表12,使其功耗降低一半,能續航半年。升級后的碼表12能測量更高速度,可測最大速度達到100公里每小時。踏頻器13用于計算騎行時的踩踏頻率,即每分鐘腳蹬所轉的圈數。騎行者可以根據其提供的數據調整踩踏頻率,以起到不同的鍛煉效果。手機安裝架14用于固定安裝在車把上的手機,并由數據線通過耳機接口與手機相連。響應速度更快,并且免去為藍牙按鍵換電池的麻煩。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公共自行車智能穿戴設備,解決了目前自行車的功能過于單一的問題,不僅滿足人們日常騎行的需求,還能提供人們對智能型和娛樂性的需求。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