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汽車裝飾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防變形凹槽結構的自加強車門a立柱內飾板。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汽車的需求量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對車內裝飾的質量要求也在提高,現有汽車技術中汽車內飾塑膠件內飾板,由于其自身結構及模具注塑等一系列原因,在生產的過程中,產品容易發生翹曲變形,而矯形方式極不穩定,導致成本浪費,合格率偏低,最終內飾件產品裝配在車門鈑金上時與頂棚產生影響外觀的間隙問題,引發消費者的抱怨和對新車型的感觀印象。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提高內飾板加工合格率以及裝配效果的具有自加強防變形作用的車門a立柱內飾板。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自加強防變形車門a立柱內飾板,包括a立柱內飾板主體,所述a立柱內飾板主體內側設有若干鎖扣,位于所述內飾板主體的尾端鎖扣兩側設有自加強結構。
進一步地,為使內飾板的受力平衡,提高自增強效果,所述自加強結構對稱設置于所述尾端鎖扣兩側。
進一步地,作為較優方案,所述自加強結構為一組均勻排布的防變形條形凹槽。
進一步地,作為較優方案,所述條形凹槽的深度為2~5mm,高度為0.2~0.4mm,凹槽具有1~4°的拔模斜度。
進一步地,作為較優方案,所述條形凹槽的深度為4mm,高度為0.3mm,凹槽具有沿脫模方向3°的拔模斜度。
進一步地,作為較優方案,所述自加強結構的寬度為內飾板尾端總寬度的0.2~0.5倍,長度為內飾板尾端總寬度的0.3~0.4倍。
進一步地,為提高內飾板整體結構的穩定性,所述a立柱內飾板主體與防變形條形凹槽為一體化成型結構。
進一步地,為輔助加強內飾板的防變形效果,所述a立柱內飾板主體由中心線向兩側為厚度漸增式結構。
有益效果:(1)本發明在a立柱內飾板內側即直接與車身頂棚接觸的一面設計有防變形條形凹槽結構,不僅有效的減少了內飾板左右兩側的翹曲變形,另外制作方便,通過模具一次性加工制作而成,提高了產品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延長了內飾板的使用壽命;(2)本發明通過設計防變形條形凹槽的尺寸,配合內飾板的結構特征最大化的防止內飾板兩側翹曲,提高自加強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自加強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自加強結構沿a-a的截面示意圖;
其中:1、a立柱內飾板主體,2、第一鎖扣,3、第二鎖扣,4、自加強結構,41、條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實施例:一種自加強防變形車門a立柱內飾板,包括a立柱內飾板主體1,所述a立柱內飾板主體1內側即直接與車門鈑金接觸的一面設有第一鎖扣2和第二鎖扣3,其中第二鎖扣3位于所述內飾板主體的尾端,第二鎖扣3兩側對稱設有與a立柱內飾板主體一體化成型的自加強結構4,該自加強結構為一組均勻排布的防變形條形凹槽41,條形凹槽的深度為4mm,高度為0.3mm,凹槽具有沿脫模方向3°的拔模斜度,本裝置中自加強結構的寬度為內飾板尾端總寬度的0.4倍,長度為內飾板尾端總寬度的0.25倍;a立柱內飾板主體由中心線向兩側為厚度漸增式結構,中心線處的厚度為2mm,兩側邊緣的厚度為2.5mm。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根據內飾板的結構尺寸設定自加強結構的尺寸,自加強結構中的防變形條形凹槽具有力緩沖的作用,當內飾板兩側受翹曲力時防變形條形凹槽吸收該能量,防止內飾板翹曲,提高了產品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并延長了內飾板的使用壽命,此外還提高了與車門a立柱的裝配效果,提高整體視覺美感。
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發明,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發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