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配套轉運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轉運車。
背景技術:
目前,在物流或機加工領域內,經常會需要將薄板等特殊結構件由一個工位轉運到另一工位處,現有作業過程中通常是由工作人員使用普通手推車完成這類特殊工件的運輸。然而,雖然該種轉運方式能夠滿足基本的作業需求,但其實際轉運操作過程中極易發生薄板等工件表面損傷或產生褶皺等,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甚至會導致產品的報廢,給相關生產作業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如何避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在轉運過程中產生結構損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轉運車,該轉運車能夠避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在轉運過程中產生結構損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運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底部設置有行走裝置,所述車架的頂部沿水平方向設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設置有固定夾;
所述承托板的一側通過水平設置的鉸軸鉸接于所述車架上,且所述車架上設置有可驅動所述承托板繞所述鉸軸的軸線定軸翻轉的驅動裝置。
優選地,所述固定夾包括固定于所述承托板邊沿處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可定軸轉動地設置有沿垂直于所述承托板的上表面的方向延伸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內端部設置有夾緊塊。
優選地,所述夾緊塊的底部具有若干防滑凸起。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電機和電源,所述電機輸出端與所述鉸軸間連接有傳動鏈。
優選地,所述電機為直流電機,所述電源為電池組。
優選地,所述車架的側部設置有把手。
優選地,所述行走裝置為萬向輪。
相對上述背景技術,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轉運車,其操作使用過程中,將薄板等待轉運工件放置于承托板上,并通過固定夾將工件夾緊固定于承托板上,之后移動所述轉運車至相應位置處,然后通過驅動裝置驅動承托板繞鉸軸的軸線定軸翻轉一定角度,翻轉到位后將固定夾松開,以將承托板上的工件卸下,從而完成單次轉運作業,之后驅動裝置驅動承托板反向翻轉復位,以便實施下一轉運作業。所述轉運車的整個操作過程簡便高效,且轉運過程中不易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產生結構損傷,保證了產品的成品率和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另一優選方案中,所述承托板的邊沿處具有限位卡槽。操作過程中,該限位卡槽能夠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進行適當定位,以便固定夾的定位夾緊精度以及轉運作業過程中的結構穩定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轉運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固定夾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轉運車,該轉運車能夠避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在轉運過程中產生結構損傷。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提供的轉運車的結構示意圖。
在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轉運車,包括車架11,車架11的底部設置有行走裝置111,車架11的頂部沿水平方向設置有承托板12,承托板12上設置有固定夾13;承托板12的一側通過水平設置的鉸軸121鉸接于車架11上,且車架11上設置有可驅動承托板12繞鉸軸121的軸線定軸翻轉的驅動裝置。
操作使用過程中,將薄板等待轉運工件放置于承托板12上,并通過固定夾13將工件夾緊固定于承托板12上,之后移動所述轉運車至相應位置處,然后通過驅動裝置驅動承托板12繞鉸軸121的軸線定軸翻轉一定角度,翻轉到位后將固定夾13松開,以將承托板12上的工件卸下,從而完成單次轉運作業,之后驅動裝置驅動承托板12反向翻轉復位,以便實施下一轉運作業。所述轉運車的整個操作過程簡便高效,且轉運過程中不易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產生結構損傷,保證了產品的成品率和生產效率。
進一步地,承托板12的邊沿處具有限位卡槽122。操作過程中,該限位卡槽122能夠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進行適當定位,以便固定夾13的定位夾緊精度以及轉運作業過程中的結構穩定性。
請參考圖2,圖2為圖1中固定夾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地,固定夾13包括固定于承托板12邊沿處的支架131,支架131上可定軸轉動地設置有沿垂直于承托板12的上表面的方向延伸的螺栓132,螺栓132的內端部設置有夾緊塊133。對放置于承托板12上的工件實施夾緊作業時,旋擰螺栓132以使其帶動夾緊塊133與承托板12的上表面間形成可供工件放入的間隙,之后將工件放入該間隙中,然后反向旋擰螺栓132即可使其帶動夾緊塊133與工件表面緊密貼合并夾緊固定,以便實施后續轉運等相關作業,待轉運到位需要將工件卸下時,重復上述正向旋擰螺栓132操作以使夾緊孔133與工件脫離接觸即可。
更具體地,夾緊塊133的底部具有若干防滑凸起134。該防滑凸起134能夠適當提高夾緊孔133與工件表面的摩擦力,保證夾緊固定可靠性以及轉運過程中的穩定性。
另一方面,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電機141和電源142,電機141輸出端與鉸軸121間連接有傳動鏈143。該種由電機141和傳動鏈143構成的驅動裝置的傳動效率較高,能夠保證承托板12的翻轉作業效率和翻轉精度。
另外,電機141為直流電機,電源142為電池組。該種由電池組與直流電機配合的直流動力輸出方式的結構較為簡單,能夠保證轉運車的整體使用靈活性。當然,實際作業中也可以采用交流電機與交流電源配合的動力輸出方式,原則上,只要是能夠滿足所述轉運車的實際使用需要均可。
此外,車架11的側部設置有把手112。轉運時,工作人員可以手扶該把手112以便對轉運車實施推動或拉動操作,提高轉運作業便利性和操作效率。
進一步地,行走裝置111為萬向輪。該種萬向輪的操作靈活性和便利性較高,使用較為簡便高效,能夠進一步提高所述轉運車的整體操作精度和轉運效率。
綜上可知,本實用新型中提供的轉運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底部設置有行走裝置,所述車架的頂部沿水平方向設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設置有固定夾;所述承托板的一側通過水平設置的鉸軸鉸接于所述車架上,且所述車架上設置有可驅動所述承托板繞所述鉸軸的軸線定軸翻轉的驅動裝置。操作使用過程中,將薄板等待轉運工件放置于承托板上,并通過固定夾將工件夾緊固定于承托板上,之后移動所述轉運車至相應位置處,然后通過驅動裝置驅動承托板繞鉸軸的軸線定軸翻轉一定角度,翻轉到位后將固定夾松開,以將承托板上的工件卸下,從而完成單次轉運作業,之后驅動裝置驅動承托板反向翻轉復位,以便實施下一轉運作業。所述轉運車的整個操作過程簡便高效,且轉運過程中不易對薄板等特殊結構件產生結構損傷,保證了產品的成品率和生產效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轉運車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