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簡易折疊機構,具體是一種可用于自行車或者滑板車上的簡易折疊機構。
背景技術:
滑板車或者小型的電動自行車開發的力度越來越強,簡易方便的折疊自行車更是人們的最愛,一方面可折疊攜帶節約空間,另一方面可以實現簡易快捷的操作,方便使用者。折疊機構通常出現在現有車輛的車架或車把位置,可以較好的調整車體結構或使用狀態,良好的折疊機構是人們追求高品質車輛的一個重要標準。
目前市場上的自行車折疊機構大多結構繁瑣、操作麻煩、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易折疊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簡易折疊機構,包括鎖定塊、彈簧、圓柱銷、折疊座和折疊桿,所述鎖定塊上一體設置有按塊和扣塊,所述折疊座為中空設置,所述折疊座中空設置的側壁開設有鎖定塊槽和折疊桿槽,所述折疊桿的頭部設置有平行狀態槽和折疊狀態槽;所述圓柱銷包括圓柱銷A和圓柱銷B,所述圓柱銷B將鎖定塊固定在鎖定塊槽內,所述固定銷A將折疊桿的頭部固定在鎖定塊與折疊座側壁之間,所述彈簧設置在折疊座內其另一端抵住鎖定塊的按塊下部并形成壓縮狀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鎖定塊可繞圓柱銷B轉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折疊桿的頭部可圓柱銷A轉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扣塊與平行狀態槽、折疊狀態槽配合設置且可相互卡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方案:所述折疊桿的頭部繞圓柱銷A轉動均以折疊桿槽為活動軌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利用固定銷形成兩個垂直方向的旋轉軸,再利用卡扣的方式進行限位,達到折疊控制的效果;使用方便,只需要按動按塊就可以進行折疊或者恢復;成本低,利用銷、卯結合的傳統結構,大大減小了投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平行狀態下的使用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下的使用示意圖;
圖中:1-鎖定塊、2-彈簧、3-固定銷A、4-固定銷B、5-折疊座、6-折疊桿、11-按塊、12-扣塊、51-折疊桿槽、52-鎖定塊槽、61-折疊狀態槽、62-平行狀態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自行車折疊車把位置,也可用于自行車或滑板車相關折疊位置,用于解決折疊位置的使用問題;一種簡易折疊機構,包括鎖定塊1、彈簧2、圓柱銷、折疊座5和折疊桿6,所述鎖定塊1上一體設置有按塊11和扣塊12,所述折疊座5為中空設置,所述折疊座5中空設置的側壁開設有鎖定塊槽52和折疊桿槽51,所述折疊桿6的頭部設置有平行狀態槽62和折疊狀態槽61;所述圓柱銷包括圓柱銷A3和圓柱銷B4,所述圓柱銷B4將鎖定塊1固定在鎖定塊槽52內,所述固定銷A3將折疊桿6的頭部固定在鎖定塊1與折疊座5側壁之間,所述彈簧2設置在折疊座5內其另一端抵住鎖定塊1的按塊11下部并形成壓縮狀態。
所述鎖定塊1可繞圓柱銷B4轉動,所述折疊桿6的頭部可圓柱銷A3轉動,即圓柱銷充當旋轉軸的作用。
所述扣塊12與平行狀態槽62、折疊狀態槽61配合設置且可相互卡扣。
所述折疊桿6的頭部繞圓柱銷A3轉動均以折疊桿槽51為活動軌道;即當折疊桿6沿著折疊桿槽51活動,達到折疊的效果,同時扣塊12與平行狀態槽62、折疊狀態槽61相互卡扣,形成限位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當按壓按塊11時,扣塊12抬起,將折疊桿6沿著折疊桿槽51向下壓,達到折疊位置后放下按塊11,彈簧2的推力使得扣塊12下壓并與折疊狀態槽61卡扣固定;同理,需要恢復平行狀態時,按壓按塊11后解除扣塊12與折疊狀態槽61的卡扣,將折疊桿6恢復到與折疊座5處于平行的位置,放下按塊11,使得扣塊12與平行狀態槽62卡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結構簡單,利用固定銷形成兩個垂直方向的旋轉軸,再利用卡扣的方式進行限位,達到折疊控制的效果;使用方便,只需要按動按塊就可以進行折疊或者恢復;成本低,利用銷、卯結合的傳統結構,大大減小了投入。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