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流罩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在行駛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空氣的阻力,空氣的阻力與汽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而汽車需要燃油產生動力來克服空氣阻力,而導流罩的設置可以減小空氣的阻力,減小空氣阻力,由于實際需要的不同,汽車的高度發生變化,故而導流罩的高度也不同,現在的汽車導流罩一般為固定高度,故而只適應高度同等的汽車,故而在汽車安裝不適合的導流罩時,減阻效果并未體現,有可能還會增加空氣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導流罩總成。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導流罩總成,包括上罩蓋和兩個側板,所述上罩蓋呈弧形狀,所述上罩蓋兩側與側板固定連接,所述罩蓋下方設有駕駛室頂蓋,所述側板下端伸入駕駛室頂蓋下側,所述駕駛室頂蓋上表面一側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一支座,兩個所述第一支座上設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與上罩蓋一端轉動連接,所述駕駛室頂蓋上表面遠離第一支座的一側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一軸承座,兩個所述第一軸承座通過軸承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兩端均設有第一鏈輪,所述上罩蓋遠離第一支座的一端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三支座,兩個所述第三支座上鉸接有第二連桿,兩個所述第二連桿分別與其同一側的第一鏈輪的側面鉸接,所述駕駛室頂蓋下表面遠離第一支座的一端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二軸承座,兩個所述第二軸承座通過軸承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兩端均設有第二鏈輪,兩個所述第二鏈輪通過鏈條連接與其同一側的第一鏈輪,兩個所述第二鏈輪相背的側面均設有多個圓柱突起,所述圓柱突起上安裝有Z字形曲柄套,所述曲柄套一端為套筒,另一端為圓形柱,所述曲柄套一端的套筒套在圓柱突起上,所述駕駛室頂蓋下表面遠離第一支座一端設有兩個對稱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開設有與曲柄套一端的圓形柱相配合的圓孔。
優選的,兩個所述側板相對面均設有條形板,所述條形板上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與之滑動連接的滑塊,所述滑塊上鉸接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與設置在駕駛室頂蓋上表面的第二支座鉸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桿一端是與兩個第一鏈輪的相背側鉸接。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導流罩總成,有益效果在于:弧形狀的上罩蓋可以將空氣向上流動,避免后面車箱受到空氣阻力,第一鏈輪和第二連桿的設置使得上罩蓋高度產生變化來適應空氣的流動,可以使得導流罩受到的風力較小,限位板的設置是在導流罩的高度確定后避免第二鏈輪因風力而轉動,從而改動導流罩的高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導流罩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上罩蓋1、駕駛室頂蓋2、第一支座3、轉動軸4、限位板5、側板6、條形板7、滑槽8、滑塊9、第二支座10、第一連桿11、第一軸承座12、第一轉軸13、第一鏈輪14、第二連桿15、第三支座16、第二軸承座17、第二鏈輪18、第二轉軸19、鏈條20、圓柱突起21、曲柄套2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導流罩總成,包括上罩蓋1和兩個側板6,上罩蓋1呈弧形狀,抬高氣流向上,上罩蓋1兩側與側板6固定連接,罩蓋1下方設有駕駛室頂蓋2,側板6下端伸入駕駛室頂蓋2下側,駕駛室頂蓋2上表面一側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一支座3,兩個第一支座3上設有轉動軸4,轉動軸4與上罩蓋1一端轉動連接,上罩蓋1可以圍繞轉動軸4轉動來抬高尾部。
駕駛室頂蓋2上表面遠離第一支座3的一側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一軸承座12,兩個第一軸承座12通過軸承連接有第一轉軸13,第一轉軸13的兩端均設有第一鏈輪14,上罩蓋1遠離第一支座3的一端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三支座16,兩個第三支座16上鉸接有第二連桿15,兩個第二連桿15分別與其同一側的第一鏈輪14的側面鉸接,第二連桿15一端是與兩個第一鏈輪14的相背側鉸接,來避免連桿15與第一轉軸13在轉動時干涉,第一鏈輪14的轉動帶動第二連桿15來抬高或放低上罩蓋1的尾部。
駕駛室頂蓋2下表面遠離第一支座3的一端設有兩個對稱的第二軸承座17,兩個第二軸承座17通過軸承連接有第二轉軸19,第二轉軸19兩端均設有第二鏈輪18,兩個第二鏈輪18通過鏈條20連接與其同一側的第一鏈輪14,兩個第二鏈輪18相背的側面均設有多個圓柱突起21,圓柱突起21上安裝有Z字形曲柄套22,曲柄套22一端為套筒,另一端為圓形柱,曲柄套22一端的套筒套在圓柱突起21上,駕駛室頂蓋2下表面遠離第一支座3一端設有兩個對稱的限位板5,限位板5下端開設有與曲柄套22一端的圓形柱相配合的圓孔,兩個側板6相對面均設有條形板7,為了加強導流罩受到氣流的強度,條形板7上開設有滑槽8,滑槽8內設有與之滑動連接的滑塊9,滑塊9上鉸接有第一連桿11,第一連桿11與設置在駕駛室頂蓋2上表面的第二支座10鉸接。
工作原理:使用中,先將曲柄套22一端的圓形柱與限位板5的圓孔脫離,利用曲柄套22轉動第二鏈輪18,從而通過鏈條20帶動第一鏈輪14轉動,第一鏈輪14的轉動驅動第二連桿15向上推動或向下拉動上罩蓋1的尾部,從而改變上罩蓋1的高度,當確定好上罩蓋1的高度時,將曲柄套22的套筒套在靠近限位板5的圓柱突起21上,將其圓形柱的一端置于限位板5的圓孔中,通過限位板5來限定第二鏈輪18,從而達到支撐和限定上罩蓋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