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輪船上采用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直。
背景技術:
在之前GPA254AHTS船上,SCR系統為自然進風,機械排風,排風口在01甲板,進風口在艏樓甲板。機艙送風為機械進風,與SCR進風共用同一風道,其三個進風口都在艏樓甲板,并安裝了氣動百葉窗(帶有汽水分離裝置),但有兩個暴露在艏樓甲板露天。船舶在外噴淋,外消防還有雨天等惡劣條件下執行拖帶作業時,由于其中兩個百葉窗進口暴露在露天,加上機艙機械進風壓力大,SCR系統又與機艙進風同一進風道,所進的空氣濕度大,含有大量鹽分,在進入SCR系統后,潮濕并含鹽量高的空氣在SCR系統的電纜接頭等帶來電解質,導致SCR電纜接頭腐蝕加劇,設備壽命減短,維修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可以顯著降低進通風的含鹽量,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改善SCR系統進風的質量,同時不影響機艙進風效果。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包括安裝有風雨密蓋百葉窗的獨立進風風道和安裝有空氣過濾器的第二道進風口,其特征在于,還具有一平臺,將SCR系統進風通道與機艙進風通道完全隔離。優選該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其獨立進風口在主甲板橫艙壁。優選該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其平臺最低處開有直徑010mm的孔,泄放由機艙送風而帶進來的積水。優選該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其獨立進風口大小為600mmX800mm,中心高度距主甲板2300mm,左距舯1870mm。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可以顯著降低進通風的含鹽量,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改善SCR系統進風的質量,同時不影響機艙進風效果。
圖1為現有技術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直不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示意圖;其中,I為錨機,2為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2所示,在A處開孔,安裝風雨密蓋百葉窗,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新的獨立的進風口。根據SCR整流器排風機流量和進風速度,我們換算出進風口的面積,還根據載重線公約要求,主甲板以上風雨密蓋百葉窗下沿必須距主甲板900mm以上,最后得出A處開孔大小為600mmX800mm,位置為FR35橫艙壁,中心高度距主甲板2300mm,左距舯1870mm(距舯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定的)。我們在B處做平臺,把機艙進風風道和SCR系統進風風道隔離開來,使其成為獨立一進風風道。平臺高度大于A處,B處平臺要求做成可拆卸的,所以我們選擇強度高,經船級社認可的耐火耐高溫玻璃鋼材料。平臺上必須開工藝人孔,安裝下扣式人孔蓋(跟平臺材料相同),方便人員進入機艙送風道,維修機艙送風機和氣動百葉窗。在平臺最低處開個010mm孔,泄放由機艙送風而帶進來的積水。C處是SCR系統設備上端,為保證排風效果,需要密封材料可選擇鍍鋅白鐵皮。D是SCR第二道進風口,此處安裝空氣過濾器,做為屏障,以過濾進入SCR系統的空氣。改進后,SCR系統進風通道與機艙進風通道完全隔離,新的進風口在主甲板FR35橫艙壁。因為艏樓甲板延伸至FR43,下層的主甲板上FR35橫艙壁就不是在露天了。船舶在外噴淋外消防雨天等惡劣條件下執行作業時,與之前暴露在露天的艏樓甲板的進風口相t匕,改進后的SCR系統進通風的含鹽量明顯比之前要少的多。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這樣就大大改善了 SCR進風的質量。也不影響機艙進風效果.[0016]我們按上述原理及步驟,對后續GPA254AHTS船SCR系統通風風道進行了改進,改進后交付的SCR系統電纜接頭等腐蝕現場明顯降低,達到了預定的效果。當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而已,應當指出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包括安裝有風雨密蓋百葉窗的獨立進風風道和安裝有空氣過濾器的第二道進風口,其特征在于,還具有一平臺,將SCR系統進風通道與機艙進風通道完全隔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其特征是,該獨立進風風道在主甲板橫艙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其特征是,平臺最低處開有直徑Φ IOmm的孔,泄放由機艙送風而帶進來的積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海工船SCR系統通風裝置,包括安裝有風雨密蓋百葉窗的獨立進風風道和安裝有空氣過濾器的第二道進風口,其特征在于,還具有一平臺,將SCR系統進風通道與機艙進風通道完全隔離。該裝置可以顯著降低進通風的含鹽量,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改善SCR系統進風的質量,同時不影響機艙進風效果。
文檔編號B63J2/06GK202973421SQ20122022321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鄭建杰, 蔡通, 馬良 申請人:浙江造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