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下塢墩,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可以水下自動傾倒的塢墩。
背景技術:
在船舶出塢過程中,因船型及船塢自身結構的特點,某些船型需要在船體漂浮后將建造塢墩放倒以滿足船舶出塢的吃水要求,并且此塢墩要安裝簡便、可以自動傾倒、成本低、安全性高、并可以重復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簡便,可以自動傾倒且成本低安全性高并可重復使用的水下塢墩。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水下自動傾倒塢墩從下到上包括水泥底墩、下底板、承載立柱、上頂板、木墊板等結構。整個水下自動傾倒塢墩有一個對稱面,使用時塢墩上部可分為兩部分朝遠離對稱面的方向傾倒。具體說,本發明一種水下自動傾倒塢墩,包括一個長方體結構的水泥底墩,所述水泥底墩的上表面以縱向中心線為中心兩側分別設置延伸至外部的下底板;每一所述下底板位于所述水泥底墩的上方固定有1~2根承載立柱,而延伸至所述水泥底墩外部的板面上設置了用于容納壓載鐵的載重盒;所述下底板的底面與所述水泥底墩邊緣交界的位置設置有傾倒合頁,使得所述下底板繞合頁的鉸接軸轉動;位于同一個所述下底板上的所述承載立柱,頂端設置了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上位于所述承載立柱的上方設置了木墊板。
優選方式下,所述上底板上位于所述木墊板兩側固定有木墊板限位塊。所述上底板的外側邊緣設置有橡膠緩沖墊。
此外,所述水泥底墩上開設有用于叉車裝卸的叉車搬運孔。水泥底墩上有兩個叉車搬運孔,使塢墩在塢內移動時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水泥底墩費用低廉,因而減少了整體制造成本。
本發明水下自動傾倒塢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tep 1、承載立柱直立設置,載重盒內為空;
Step 2、船舶結構落于木墊板上;
Step 3、在船舶結構出塢前,在所述載重盒內放置壓載鐵;
Step 4:當船舶結構在塢內漂浮,船體結構脫離所述木墊板時,所述承載立柱以所述傾倒合頁為關節點傾倒,船舶結構出塢完成。
使用過程中,下底板沿設備的對稱面分為兩個互相對稱的部分,這兩部分分別與水泥底墩由傾倒合頁連接。傾倒合頁設于水泥底墩的外側邊處,兩個下底板可分別沿傾倒合頁向水泥底墩外側傾倒90度。下底板上表面除焊接承載立柱外還焊接有載重盒,載重盒中放置有壓載鐵。載重盒焊接在下底板上遠離對稱面的一端,整個重心落在傾倒葉片以外。承接立柱上端焊接著上底板,承接立柱共四個。上底板也分為沿對稱面對稱的兩部分,每部分下端連接著兩個承接立柱。上底板的上方焊接著木墊板限位塊,以避免木墊板在傾倒過程中發生滑動。上頂板兩側邊緣處還設置有橡膠緩沖墊,避免在傾倒過程中上頂板對船塢的破壞。
本發明的水下自動傾倒塢墩用于在船體漂浮后將建造塢墩放倒以滿足船舶出塢的吃水要求的情況,提供了一種安裝搬運簡便,使用安全的塢墩設備,且本發明可重復使用,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水下自動傾倒塢墩未傾倒時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水下自動傾倒塢墩傾倒后的示意圖。
圖中:1,水泥底墩;2,傾倒合頁;3,下底板;4,載重盒;5,承載立柱;6,木墊板限位塊;7,上底板;8,橡膠緩沖墊;9,叉車搬運孔;10,壓載鐵;11,木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水下自動傾倒塢墩從下到上包括水泥底墩1、下底板3、承載立柱5、上頂板7、木墊板11等結構。整個水下自動傾倒塢墩有一個對稱面,使用時塢墩上部可分為兩部分朝遠離對稱面的方向傾倒。在水泥底墩1上有兩個叉車搬運孔9,因而塢墩在塢內移動時非常方便快捷。
下底板3沿設備的對稱面分為兩個互相對稱的部分,這兩部分分別與水泥底墩1由傾倒合頁2連接。傾倒合頁2設于水泥第墩1的外側邊處,下底板3的兩部分可分別沿傾倒合頁向水泥底墩1外側傾倒90度。
下底板3上除焊接承載立柱5外還焊接有載重盒4,載重盒4焊接在下底板上遠離對稱面的一端,整個重心落在傾倒合頁2以外。該載重盒中可放置壓載鐵10以產生遠離水下塢墩對稱面的力矩,以使得在船體下水后塢墩能自行傾倒。
承接立柱5上端焊接著上底板7,承接立柱5共四個。上底板7也分為沿對稱面對稱的兩部分,每部分下端連接著兩個承接立柱5。上底板7的上表面放置有木墊板,為避免木墊板11在傾倒過程中發生滑動,所述木墊板11兩側焊接著木墊板限位塊6。
上頂板7兩側邊緣處還設置有橡膠緩沖墊8,避免在傾倒過程中上頂板對船塢的破壞。
在船舶實際出水過程中,本發明的水下自動傾倒塢墩共分為四個階段來實現傾倒:
階段1:此時載重盒4內不放置壓載鐵10,這樣下底板3上部的所有構件的整體重心在傾倒合頁2內側,傾倒合頁2內側結構的重力距大于外側的重力距,此時水下自動傾倒塢墩不會發生自動傾倒。
階段2:當船舶結構重量坐落在水下自動傾倒塢墩時,壓力沿木墊板11傳遞到承載立柱5上,承載立柱5在傾倒合頁2內側,傾倒合頁2內側結構的重力距和壓力距大于外側的重力距,水下自動傾倒塢墩仍不會發生自動傾倒。
階段3:在船舶出塢前,在載重盒4內放置壓載鐵10,此時傾倒合頁2內側結構的重力距和壓力距大于外側的重力距,水下自動傾倒塢墩不會發生自動傾倒。
階段4:當船舶結構在塢內漂浮,船體結構脫離水下自動傾倒塢墩木墊板11時,傾倒合頁2內側結構的重力距變得小于外側的重力距(外側放置了壓載鐵10),水下自動傾倒塢墩將發生自動傾倒,滿足船舶出塢的要求,此時水下自動傾倒塢墩的狀態如圖2所示。
通過這四個階段,本發明的水下自動傾倒塢墩就實現了船墩的自動傾倒,整個傾倒過程不需大量人力操作,方便快捷,效率較高,同時本發明安裝方便靈活,可重復利用,工人施工強度較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