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梯子,尤其涉及一種斜梯。
背景技術:
船用斜梯是造船廠在造船過程中要大量使用的一種設備,在船體上也需要安裝大量的斜梯。
目前,船體上的斜梯大多只能供船員上下用,其功能較為單一,對于船上貨物的運輸,都是需要船員背著貨物來實現上下搬運,不僅勞動強度大,且效率較低,由此,急需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斜梯,以解決現有斜體功能單一,無法實現貨物運輸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斜梯,包括斜梯本體,所述斜梯本體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及設置于第一側板、第二側板之間的多塊踏板,所述第一側板上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二側板上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斜體本體還包括有運貨裝置,所述運貨裝置包括至少兩塊承重板,相鄰承重板之間折疊連接,位于左端端頭的承重板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滑動連接的第一滑套,位于右端端頭的承重板上設置有與第二滑軌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為L形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位于左端端頭的承重板上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開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側板上設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開有銷孔,所述固定板通過固定銷可拆卸的與固定座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承重板上設置有拉環(huán)。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所述一種斜梯能夠輕松實現貨物的運輸,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加工方便,便于運輸貨物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斜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運貨裝置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第一側板;2、踏板;3、運貨裝置;31、第一承重板;32、第二承重板;33、鉸鏈;34、第一滑套;35、第二滑套;36、拉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斜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運貨裝置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于本實施例中,一種斜梯,包括斜梯本體,所述斜梯本體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側板1、第二側板及設置于第一側板1、第二側板之間的九塊踏板2,所述第一側板1上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二側板上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斜體本體還包括有運貨裝置3,所述運貨裝置3包括第一承重板31、第二承重板32,所述第一承重板31通過鉸鏈33與第二承重板32相連,第一承重板31上設置有與第一滑軌滑動連接的第一滑套34,第二承重板32上設置有與第二滑軌滑動配合的第二滑套35,所述第二滑套35為L形結構,所述第一承重板31上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開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側板1上設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開有銷孔,所述固定板通過固定銷可拆卸的與固定座相連,所述第一承重板31、第二承重板32上均設置有拉環(huán)36。
平時折疊后,第一承重板31、第二承重板32豎直,并通過固定銷將運貨裝置3銷住并機械定位;當有重物需要運送時,將固定銷拔開后,將運貨裝置3完全打開,形成一個承載平面,第二承重板32上的第二滑套35為L形結構,將其卡在第二滑軌上,即可實現運貨裝置3的滑移,重物放在運貨裝置3上可用綁扎裝置如繩索固定,第一承重板31、第二承重板32上均設置有拉環(huán)36,可在斜梯本體上方用牽引繩索拉動運貨裝置3,實現省力拉動重物,并且可在斜梯本體頂部額外設置滑輪機構改變拉動牽引繩索的方向,進一步減小其拉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述實施例中,運貨裝置3只設置了第一承重板31、第二承重板32兩塊,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承重板的數量可根據斜梯本體的規(guī)格增加。
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