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發電躉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力發電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水流發電的躉船。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能源的日益緊缺,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對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極為重要,其中,利用水力發電是電力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水力發電方式主要是通過攔河建筑大壩,抬高水位、提高水頭,將河流水被大壩攔蓄在蓄水區內成為靜態水,在蓄水區高水位的靜態水壓下鄉引水室流去才成為動態水流水,并在大壩內安裝了壓力管道造成水流落差進行發電。而且這種利用蓄水形成水落差的發電方式僅能修建在落差極大山區的或者水流充足的江河中,工程浩大、建設周期長,且蓄水會失去大量耕地,大量移民,且安置移民也十分困難,不適宜我國人口多、耕地少、江河枯水期較長的國情。高水頭的水力發電會一定程度的對江、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以及地球表層地殼產生破壞作用。
[0003]江河湖海的水流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何利用這些自然水流的能量發電,成為我們所要研究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流發電躉船,其目的在于利用自然水流進行發電,即不污染環境,又能節約成本。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流發電躉船,其包括船體,所述船體的底部固定設置有若干潛水機組,所述潛水機組包括函道管以及同軸固定設置在所述函道管中的水輪機,所述函道管呈圓筒狀,所述函道管的進水口端還設置有呈喇叭口狀的聚流罩,所述聚流罩的前端口部設置有呈圓錐狀的柵格網,所述水輪機包括呈梭子形的潛水機體,所述潛水機體的軸向兩端分別設置有可由水流驅動旋轉的渦輪槳葉,所述潛水機體中設置有兩個發電機,兩個所述渦輪槳葉的槳軸均同軸相對應的插設于所述潛水機體中,兩個所述渦輪槳葉的槳軸插設于所述潛水機體中的一端均分別與一個所述發電機聯動。
[0006]優選于:所述函道管的內管壁上凸設有弧拱,所述函道管的管壁的軸向截面呈翼型,所述管壁的軸向截面上對應所述函道管的進水口一端的前邊緣圓鈍、對應所述函道管的出水口一端的后邊緣尖銳,所述潛水機體通過三個連接板同軸固定在所述函道管內,所述三個連接板的橫截面均為長徑對應于所述函道管的軸向上的橢圓形。
[0007]優選于:所述潛水機體中具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中設置有兩個所述發電機,兩個所述渦輪槳葉的槳軸插設于所述潛水機體中的一端均分別與一個發電機的輸入軸聯動。
[0008]優選于:每個所述發電機的輸入軸與所述槳軸之間設置有一行星增速箱,所述行星增速箱包括筒狀箱體以及設置在所述筒狀箱體內側壁上的內齒圈、太陽輪、若干行星輪以及行星架,所述若干行星輪可分別自轉的設置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太陽輪與所述發電機的輸入軸聯軸,所述太陽輪對應位于所述內齒圈的中心部位并與所述內齒圈同軸,所述行星架設置在所述筒狀箱體中位于所述太陽輪與所述發電機對應的軸向另一端,且所述若干行星輪環形陣列的位于所述太陽輪的周圍,并且每個所述行星輪均同時與所述太陽輪及內齒圈相嚙合,所述行星架上與所述太陽輪對應的軸向另一端設置有一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所述太陽輪同軸設置,所述傳動軸通過連軸器與所述槳軸連軸。
[0009]優選于:所述發電機為勵磁發電機或永磁發電機,所述船體中設置有蓄電池,每個所述潛水機體中的所述發電機均與所述蓄電池電連接。
[0010]優選于:每個所述函道管的外管壁上呈軸向分布的設置有至少兩組固定架,所述至少兩組固定架均固定架設在所述船體的底部,每組所述固定架均包括兩個支桿,兩個所述支桿成八字形連接在所述船體底部與所述函道管上,兩個所述支桿與所述船體底部之間構成三角形結構。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將船體置于流水中,流水經過所述聚流罩流入所述函道管,并在所述函道管中驅動所述潛水機體兩端的渦輪槳葉帶動兩個發電機進行發電,并將發出的電輸送至所述蓄電池中進行儲存并對外輸出,進而將自然水流的動力進行開發利用,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而且躉船本身能夠方便設置電力中轉設備,可以作為水上的漂浮水電站使用。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潛水機體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增速箱剖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將結合附圖1-4以及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水流發電躉船作更為詳細說明。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流發電躉船,其包括船體1,所述船體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若干潛水機組2,所述潛水機組2包括函道管3以及同軸固定設置在所述函道管3中的水輪機4,所述函道管3呈圓筒狀,所述函道管3的進水口端還設置有呈喇叭口狀的聚流罩31,所述聚流罩31的前端口部設置有呈圓錐狀的柵格網32,所述柵格網的錐形頂角對應方向與所述函道管3的進水口端對應方向相同,圓錐狀的柵格網32在使用中可以起到過濾水中雜物的作用,還能夠將雜物通過圓錐形的斜面向一邊引導開,以避免大體積的雜物進入所述函道管3中卡塞所述水輪機4,利用所述聚流罩31匯聚水流,進而增加進入所述函道管3中的水流量,實現對水流增壓、增速,所述水輪機4包括呈梭子形的潛水機體41,所述潛水機體41的軸向兩端分別設置有可由水流驅動旋轉的渦輪槳葉42,所述潛水機體41中設置有兩個發電機43,兩個所述渦輪槳葉42的槳軸44均同軸相對應的插設于所述潛水機體41中,兩個所述渦輪槳葉42的槳軸44插設于所述潛水機體41中的一端均分別與一個所述發電機43聯動。
[0018]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能夠通過設置在所述船體1底部的若干潛水機組2將水流動力轉換成電力,其中,通過所述函道管3匯聚水流使其中的水輪機4運轉,進而通過所述渦輪槳葉42將水流的動力轉換成轉矩輸送給發電機43進行發電。
[0019]所述函道管3的內管壁上凸設有弧拱,所述函道管3的管壁的軸向截面呈翼型,所述管壁的軸向截面上對應所述函道管3的進水口一端的前邊緣圓鈍、對應所述函道管的出水口一端的后邊緣尖銳,利用橫截面呈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