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彈射架,特別涉及一種無人機氣動彈射架。
背景技術:
無人機作為信息化裝備,無論是在軍事還是在民用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有著很廣泛的應用,而無人機在很多情況下無法自主起飛,這時就要使用彈射裝置將無人機彈射起飛。而無人機的彈射過程會給無人機的成功發射造成重大影響。
目前在民用領域,發射無人機的彈射架絕大部分是橡皮筋彈射架。但是橡皮筋彈射架質量大,占空間大,在野外作業時攜帶困難。另外,橡皮筋彈射架動力小,動力可調節范圍小,不能滿足較大無人機彈射要求,并且很多無人機彈射架適用的無人機比較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人機氣動彈射架,其動力大、結構簡單、重量輕、拆裝簡單、便于攜帶、動力可調范圍大。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無人機氣動彈射架,包括發射管,發射管后端通過電磁閥連接有儲氣罐,所述的發射管前部上方設置尼龍托板,下方設置三腳架,所述的發射管內設置有活塞桿,所述的活塞桿前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無人機的連接部。
儲氣罐通過其后座上的固定地釘與地面固定。
發射管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的三腳架。
活塞桿前端設置有卡扣,所述的發射管前端設置有U型槽,所述的卡扣卡嵌在U型槽內,使得活塞桿沿發射管向下運動限位。
發射管由至少四個分段管串接構成,相鄰的分段管之間通過卡扣固定。
尼龍托板通過緊固件固定在發射管前端口上方。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將無人機放置在尼龍托板上,通過連接部與彈射組件連接且進行彈射,彈射無人機時,活塞桿隨無人機一起發射,發射出去后,無人機加速并上升高度,活塞桿則落地面上,取回活塞桿置入發射管內便可進行下一次的發射操作。
本發明動力大、結構簡單、重量輕、拆裝簡單、便于攜帶、動力可調范圍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無人機氣動彈射架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無人機氣動彈射架的結構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如附圖1、2所示,一種無人機氣動彈射架,包括發射管1,發射管1后端通過電磁閥2連接有儲氣罐3,所述的發射管1前部上方設置尼龍托板4,下方設置三腳架5,所述的發射管1內設置有活塞桿6,所述的活塞桿6前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無人機的連接部7。
儲氣罐3通過其后座8上的固定地釘9與地面固定。
發射管1通過緊固件10連接所述的三腳架5。
活塞桿6前端設置有卡扣,所述的發射管1前端設置有U型槽,所述的卡扣卡嵌在U型槽內,使得活塞桿6沿發射管1向下運動限位。
尼龍托板4通過緊固件固定在發射管1前端口上方。
本實施例中的發射管1由四個分段管串接構成,相鄰的分段管之間通過卡扣11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