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飛機燃油惰化系統,涉及一種飛機燃油惰化系統高溫氣體降溫冷卻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飛機燃油惰化系統一般從環控系統引氣總管引氣,引氣溫度較高,不能滿足空氣分離裝置的入口氣體溫度要求,需要對引氣進行降溫。一般選擇燃油作為冷媒,通過一級或多級散熱的方式將高溫引氣的熱量傳遞給燃油。這種散熱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會引起油箱內局部溫度的升高,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危險;其次,由于散熱管路及散熱器需要進入油箱并長時間浸泡在燃油中,因而存在泄漏污染燃油的可能;第三,散熱器需要布置在油量充足的場合,一般布置在直接向發動機供給燃油的油箱中,而油箱中一般空間有限并且需要布置較多的設備部件及管路等,因而增加了燃油系統安裝布局的復雜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飛機燃油惰化系統高溫氣體降溫裝置,以便防止以燃油作為冷卻介質而引起油箱內局部溫度升高,杜絕因散熱器泄漏導致污染燃油的可能,避免因在油箱中布置設備而增加了燃油系統安裝布局的復雜性。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飛機燃油惰化系統高溫氣體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沖壓空氣調節閥1、沖壓空氣出口2、高溫氣體入口3、切斷閥4、單向活門5、沖壓空氣入口6、風扇7、高溫氣體出口8、溫度傳感器9、熱交換器10和控制器11;沖壓空氣調節閥1的出氣口1b與沖壓空氣出口2連通,沖壓空氣調節閥1的進氣口1a與熱交換器10的冷卻介質出口10d連通,熱交換器10的冷卻介質進口10c分別與風扇7的出氣口7b和單向活門5的出口連通,沖壓空氣入口6分別與風扇7的進氣口7b和單向活門5的進口連通;高溫氣體入口3與熱交換器10的高溫氣體進氣口10a連通,熱交換器10的高溫氣體出氣口10b分別與溫度傳感器9的感溫口和高溫氣體出口8連通;沖壓空氣調節閥1的控制信號輸入端1c與控制器11的調節閥控制信號輸出端11a連接,切斷閥4控制信號輸入端4c與控制器11的切斷閥控制信號輸出端11b連接,風扇7的控制信號輸入端7c與控制器11的風扇控制信號輸出端11c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是:提出了一種飛機燃油惰化系統高溫氣體降溫裝置,能防止以燃油作為冷卻介質而引起油箱內局部溫度升高,杜絕了因散熱器泄漏導致污染燃油的可能,避免了因在油箱中布置設備而增加了燃油系統安裝布局的復雜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一種飛機燃油惰化系統高溫氣體降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沖壓空氣調節閥1、沖壓空氣出口2、高溫氣體入口3、切斷閥4、單向活門5、沖壓空氣入口6、風扇7、高溫氣體出口8、溫度傳感器9、熱交換器10和控制器11;沖壓空氣調節閥1的出氣口1b與沖壓空氣出口2連通,沖壓空氣調節閥1的進氣口1a與熱交換器10的冷卻介質出口10d連通,熱交換器10的冷卻介質進口10c分別與風扇7的出氣口7b和單向活門5的出口連通,沖壓空氣入口6分別與風扇7的進氣口7b和單向活門5的進口連通;高溫氣體入口3與熱交換器10的高溫氣體進氣口10a連通,熱交換器10的高溫氣體出氣口10b分別與溫度傳感器9的感溫口和高溫氣體出口8連通;沖壓空氣調節閥1的控制信號輸入端1c與控制器11的調節閥控制信號輸出端11a連接,切斷閥4控制信號輸入端4c與控制器11的切斷閥控制信號輸出端11b連接,風扇7的控制信號輸入端7c與控制器11的風扇控制信號輸出端11c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明以沖壓空氣作為冷媒對高溫引氣進行可控制的冷卻,熱交換器10下游管路上的溫度傳感器9感受冷卻后的高溫氣體的溫度,并實時反饋溫度信號給控制器11,控制器11根據反饋的實時溫度與目標調節溫度的差值來自動調節空氣調節閥1的開度,改變參與熱交換的冷卻空氣的流量,以維持冷卻后的高溫氣體溫度在預定的范圍內。當沖壓空氣不足時,控制器11控制打開風扇7,采用風扇支路提供高溫氣體冷卻所需的冷卻氣量。當系統出現故障,如沖壓空氣入口堵塞、風扇失效、沖壓空氣流量調節失效及控制器故障等情況導致冷卻系統失效時,控制器11通過切斷閥4切斷高溫氣源,防止發生危險。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采用的沖壓空氣調節閥1、切斷閥4、單向活門5、風扇7、溫度傳感器9、熱交換器10和控制器11均為成品件。控制器11根據具體控制需求編輯軟件,設定控制邏輯。本實施例能夠根據具體的冷卻控制需求對相關成品件進行邏輯控制,完成預定的將高溫氣體冷卻到目標溫度的功能,并具有故障狀態下的應急切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