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保無人機機架。
背景技術:
植保無人機,用于農林植物保護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通過地面遙控或GPS飛控,來實現噴灑作業,可以噴灑藥劑、種子、粉劑等。植保無人機具有作業高度低,飄移少,可空中懸停,無需專用起降機場,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遠距離遙控操作,噴灑作業人員避免了暴露于農藥的危險,提高噴灑作業安全性等諸多優點。
機架作為固定各部件的基礎其結構的穩定性關系到部件的連接牢固性和飛行的穩定性,現有無人機機架包括四根支撐腳和中心板,水泵直接固定在中心板上,水泵工作時產生的振動便會直接影響中心板的穩定,造成飛行不穩,而且四個支撐腳是分別固定在中心板上的,這種方式不僅安裝繁瑣,而且各體差異性大,每個支撐腳連接的牢固性不一致,飛行時會產生不同頻率的振動,影響飛行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保無人機機架,結構緊湊合理,固定方式牢固,確保飛行平穩。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植保無人機機架,包括兩個平行間隔設置的“冂”字形單桿,“冂”字形單桿的兩個側桿向外側傾斜呈八字形,兩個單桿左側以及右側的兩側桿之間均水平設置有一根用于固定噴桿的固定桿,所述的兩根固定桿等高,每根固定桿的下方設有一根與其平行的連接桿,兩根連接桿等高且之間固連有一根橫桿,所述橫桿上固連有水泵連接板,所述水泵連接板上開設有多個與水泵支座相連的連接孔,中心板固連在兩單桿的頂部,所述中心板的四周設有多個用于固定機臂的固定孔。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中心板由尺寸相同的兩塊正六邊形上、下板組成,所述上、下板間隔設置、之間通過緊固螺栓連接固定,用于固定機臂的固定孔分布在上、下板的六個拐角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冂”字形單桿頂部的橫擔兩側設有通孔,螺絲穿過所述通孔與下板對應位置設有的螺紋孔緊固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每根連接桿的下方設有一根與其平行的落地桿,單桿的底端固連在落地桿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落地桿的前后端包裹有緩沖海綿墊。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單桿與中心板整體式連接,結構更為緊湊、連接牢固,穩定性強;水泵與中心板分離固定,避免因水泵振動導致的中心板共振,從而大大減輕了機架的振動,確保飛行的平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植保無人機機架,包括兩個平行間隔設置的“冂”字形單桿1,“冂”字形單桿1的兩個側桿向外側傾斜呈八字形,八字形側桿平穩性和支撐性更佳。兩個單桿1左側以及右側的兩側桿之間均水平設置有一根用于固定噴桿2的固定桿3,兩根固定桿3等高,確保噴桿固定結構對稱。每根固定桿3的下方設有一根與其平行的連接桿4,兩根連接桿4等高且之間固連有一根橫桿5,橫桿5上固連有水泵連接板6,水泵連接板6上開設有多個與水泵支座相連的連接孔,水泵單獨固定在橫桿上與中心板分離,減輕對中心板的共振。中心板7固連在兩單桿1的頂部,中心板7的四周設有多個用于固定機臂的固定孔,便于機臂的連接。
本實施例中,中心板7由尺寸相同的兩塊正六邊形上、下板8、9組成,上、下板8、9間隔設置、之間通過緊固螺栓10連接固定,上下板連為整體。用于固定機臂的固定孔分布在上、下板8、9的六個拐角處,確保結構對稱、飛行平穩。 “冂”字形單桿1頂部的橫擔兩側設有通孔,螺絲11穿過所述通孔與下板9對應位置設有的螺紋孔緊固連接,中心板與單桿固定,整體是連接結構更為緊湊。每根連接桿4的下方設有一根與其平行的落地桿12,單桿1的底端固連在落地桿12上,起到起落時支撐的作用。落地桿12的前后端包裹有緩沖海綿墊13,減弱起落時的撞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