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快遞行業無人機投遞快遞的接收裝置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人機陽臺快遞接收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化無人機快遞系統利用無人機替代人工投送快遞,旨在實現快遞投送的自動化、無人化、信息化,提升快遞的投遞效率和服務質量,以便緩解快遞需求與快遞服務能力之間的矛盾。無人機日益成熟,各種形式的快遞無人機相繼出現,各大快遞公司也逐漸開始試用無人機投遞快遞。除了無人機本體的研究,無人機投遞接收系統也將是發明研究的關鍵。申請號為2016101467443的專利提出一種無人機快遞自動接收系統,該專利結構和控制復雜,成本高,不適合家庭設置。申請號為2014107690559的專利,提出了一種手機遙控與接收的無人機快遞,該專利主要提出了無人機快遞的方式,并沒有詳細講解如何實現接收及接收裝置的具體結構。申請號為201410515996X的專利,提出了無人機快遞接收柜,該專利沒有詳細講解接收的具體結構。申請號為2016100357094的專利,提出了一種基于智能窗戶的無人機快遞系統,該系統主要講述了一種模式,沒有詳細講解執行機構。因此目前還沒有一種詳細講解接收裝置機構的專利,也缺少一個簡單可靠的無人機快遞接收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無人機陽臺快遞接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無人機陽臺快遞接收裝置,包括直線電機、接收箱、左推桿、滑塊、右推桿、右蓋板、右鉸鏈、左蓋板、左鉸鏈;其中,所述直線電機固定在接收箱的側面底部,所述左推桿與滑塊滑動連接,右推桿與滑塊滑動連接,所述滑塊內具有鉸鏈,左推桿與右推桿通過滑塊鉸接;所述右蓋板與右推桿固連,固連處通過右鉸鏈與接收箱的右上端鉸接,所述左蓋板與左推桿固連,固連處通過左鉸鏈與接收箱的左上端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過直線電機控制推桿打開和合攏蓋板,實現自動接收無人機快遞的裝置,該裝置的內部執行機構,主要是導桿滑塊機構和鉸鏈機構組成,因此結構簡單可靠,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接蓋板張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接收無人機快遞的示意圖;
圖中:1、直線電機,2、接收箱,3、左推桿,4、滑塊,5、右推桿,6、右蓋板,7、右鉸鏈,8、左蓋板,9、左鉸鏈,10、無人機,11、無人機對碼腳,12、接收箱對碼腳,13、機械手,14、快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直線電機1、接收箱2、左推桿3、滑塊4、右推桿5、右蓋板6、右鉸鏈7、左蓋板8、左鉸鏈9;其中,所述直線電機1固定在接收箱2的側面底部,所述左推桿3與滑塊4滑動連接,右推桿5與滑塊4滑動連接,所述滑塊4內具有鉸鏈,左推桿3與右推桿5通過滑塊4鉸鏈連接;所述右蓋板6與右推桿5固連,固連處通過右鉸鏈7與接收箱2的右上端鉸接,所述左蓋板8與左推桿3固連,固連處通過左鉸鏈9與接收箱2的左上端鉸接。
所述直線電機1為推桿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在所述接收箱2的左右兩側安裝接收箱對碼腳12,將直線電機1與接收箱對碼腳12相連,當本實用新型處于待機狀態下,直線電機1的推桿未伸出,左蓋板8和右蓋板6處于合攏狀態,防止雨水進入,如圖1所示。當本實用新型處于接貨狀態下,左蓋板8和右蓋板6處于打開,如圖2所示。具體過程如下:
1、待機狀態:
直線電機1收到最短,左推桿3順時針旋轉到最低,右推桿5逆時針旋轉到最低,帶動右蓋板6和左蓋板8處于合攏狀態。
2、接貨狀態:
無人機對碼腳11與接收箱對碼腳12接觸對碼,觸發直線電機1通電,直線電機1的推桿伸出,左推桿3逆時針旋轉到最高,右推桿5順時針旋轉到最高,帶動右蓋板6和左蓋板8張開,無人機10控制機械手13投下快遞14。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用來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