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可反復使用多次。廣泛用于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專利號為cn201520976245.8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記載了一種無人飛行設備,包括機身、至少四個第一旋翼、與所述第一旋翼數量相同的第二旋翼、與所述第一旋翼或者所述第二旋翼數量相同的旋翼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無人飛行設備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旋翼數量相同的第一旋轉連接件,一個所述第一旋翼通過一個所述第一旋轉連接件與一個所述旋翼軸旋轉連接,所述第一旋轉連接件包括: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電機通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于所述旋翼軸上;第一拆卸螺紋組,所述第一旋翼通過所述第一拆卸螺紋組與所述第一表面旋轉連接,使得通過旋轉所述第一旋翼實現所述第一旋翼和所述第一電機之間的安裝或拆卸;與所述第二旋翼數量相同的第二旋轉連接件,一個所述第二旋翼通過一個所述第二旋轉連接件與一個所述旋翼軸旋轉連接,所述第二旋轉連接件包括: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且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三表面固定于所述旋翼軸上;第二拆卸螺紋組,所述第二旋翼通過所述第二拆卸螺紋組與所述第三表面旋轉連接,使得通過旋轉所述第二旋翼實現所述第二旋翼和所述第二電機之間的安裝或拆卸;與所述第一旋翼數量或者所述第二旋翼數量相同的折疊組件,一個所述旋翼軸通過一個所述折疊組件轉動地固定于所述機身上,使得所述旋翼軸能夠相對于所述機身張開或收縮;滑動組件,用于安置電池,且所述滑動組件與所述機身滑動連接,以相對于所述機身進行滑動。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折疊組件將旋翼軸與機身轉動連接,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當無人機沒有飛行作業時,處于張開狀態下的槳不僅占據存放空間,也極易被外界其他貨物碰損、撞壞的技術缺陷,但旋翼作為旋翼式無人機的推進結構,其品質要求非常苛刻,不僅要能夠在較高的轉速下提供合適的推進力,而且又要保證高速旋轉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不會造成無人機本身的損壞或無人機對其他物體的損壞,折疊組件不僅降低了旋翼軸的強度,在飛行的時候容易造成旋翼軸的晃動甚至斷裂,而且折疊組件多次折疊后會引起連接部件的疲勞,從而造成螺旋槳無法正常工作;此外,現有無人機中電機的安裝高度是固定的,不能進行調節,由于電機的安裝高度會影響無人機的平衡性,從而帶來無人機的平衡性較差時不能進行調節。
因此,特別需要一種運輸和存放方便的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運輸和存放方便的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包括機身、旋翼和落地架,所述旋翼包括機臂、高度調節板、電機、螺旋槳,所述機臂包括前桿、后桿、連接桿和加強板,所述連接桿包括桿體和按壓裝置,所述桿體頂面和前后側面均設置有安裝孔,所述按壓裝置包括按壓塊和彈簧,所述彈簧一端與安裝孔的底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按壓塊的底部連接,所述前桿底面設置有第一插塊,所述第一插塊側面上設置有第一插孔,所述前桿頂面和前后側面均設置有與按壓塊相匹配的第一按壓孔,所述后桿底面設置有第二插塊,所述第二插塊側面上設置有第二插孔,所述后桿頂面和前后側面均設置有按壓塊相匹配的第二按壓孔,所述后桿末端頂面設置有放置孔,所述加強板依次插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設置,所述高度調節板設置在放置孔內,所述高度調節板呈十字形設置,所述高度調節板包括橫向板和縱向板,所述橫向板底部中間設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縱向板頂部中間設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配合設置,所述電機設置在高度調節板的上方,所述電機底部設置有電機座板,所述電機頂部設置有電機蓋板。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前殼和后殼,所述前殼和后殼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前殼頭部呈子彈頭狀設置。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安裝孔口部邊緣設置有向內的第一凸緣,所述按壓塊下部末端設置有向外的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底面與第二凸緣的頂面相抵觸。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放置孔底面上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電機座板頂面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孔和電機座板固定孔。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電機座板通過電機座板固定螺絲與高度調節板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座板固定螺絲穿過第一固定孔并與電機座板固定孔螺紋連接,所述電機通過電機固定螺絲與電機座板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固定螺絲穿過第二固定孔并與電機固定連接。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橫向板底部左部和右部均設置有第一開槽,所述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開槽沿橫向板的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縱向板底部前部和后部均設置有第二開槽,所述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開槽沿縱向板的中心線對稱設置。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所述橫向板和縱向板均呈長方體狀設置,所述橫向板和縱向板的長度和寬度相等,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為橫向板寬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為縱向板寬度的一半。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螺旋槳設置在電機的旋轉軸上,所述螺旋槳底部設置有墊片,所述螺旋槳頂部設置有鎖緊螺母,所述鎖緊螺母底面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孔與電機的旋轉軸螺紋連接。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所述落地架包括地桿和連接桿,所述地桿呈圓柱體狀設置,所述地桿設置有兩根,所述地桿相互平行設置,所述連接桿一端與機身底部連接,另一端與地桿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相對機身底部向外傾斜設置。
有益效果
(1)本發明使用時,先將連接桿的一端插入前桿內部,使按壓塊與第一按壓孔相匹配,然后將連接桿的另一端插入后桿內部,使按壓塊與第二按壓孔相匹配,最后將加強板依次插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內,使卡扣卡在第一插塊底部,該機臂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拆卸,方便無人機的運輸和搬運,減小占用空間,提高效率,拆卸和安裝方便,同時不影響無人機機臂的整體強度。
(2)本發明通過設置有加強板,加強板用于提高前桿和后桿連接縫隙的強度,從而提高機臂的整體強度,提高無人機的穩定性。
(3)本發明通過設置有高度調節板,通過調節高度調節板的高度能調節電機的安裝高度,使電機的高度調節更加方便,電機的固定更加穩固,方便無人機的穩定調節,提高無人機的平衡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旋翼的爆炸圖;
圖3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機臂的爆炸圖;
圖4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前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后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a部放大圖;
圖8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加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橫向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縱向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中電機座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本具體實施的方向以圖1方向為標準。
如圖1至圖11所示,本發明的電機高度可調的無人機包括機身1、旋翼2和落地架3,其中:
機身1包括前殼11和后殼12,前殼11和后殼1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方便機身1內部零部件的安裝和拆卸,前殼11頭部呈子彈頭狀設置,減小飛行時的空氣阻力,提高飛行速度,同時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旋翼2為無人機提供動力,旋翼2設置有四個,旋翼2包括機臂21、高度調節板22、電機23、螺旋槳24;
機臂21包括前桿211、后桿212、連接桿213和加強板214,連接桿213包括桿體2131和按壓裝置2132,桿體2131頂面和前后側面均設置有安裝孔2133,安裝孔2133口部邊緣設置有向內的第一凸緣2134,按壓裝置2132包括按壓塊2135和彈簧2136,按壓塊2135下部末端設置有向外的第二凸緣2137,第一凸緣2134底面與第二凸緣2137的頂面相抵觸,彈簧2136一端與安裝孔2133的底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按壓塊2135的底部連接,前桿211底面設置有第一插塊2111,第一插塊2111側面上設置有第一插孔2112,前桿211頂面和前后側面均設置有與按壓塊2135相匹配的第一按壓孔2113,后桿212底面設置有第二插塊2121,第二插塊2121側面上設置有第二插孔2122,后桿212頂面和前后側面均設置有按壓塊2135相匹配的第二按壓孔2123,后桿212末端頂面設置有放置孔2124,放置孔2124為盲孔,放置孔2124底面上設置有第一固定孔2125,加強板214為鋼板,加強板214左側底面設置有卡扣2141,加強板214依次插入第一插孔2112和第二插孔2122設置,通過設置有卡扣2141,使加強板214與第一插孔2112和第二插孔2122配合更加穩固,加強板214用于提高前桿211和后桿212連接縫隙的強度,從而提高機臂21的整體強度,提高無人機的穩定性,使用時,先將連接桿213的一端插入前桿211內部,使按壓塊2135與第一按壓孔2113相匹配,然后將連接桿213的另一端插入后桿212內部,使按壓塊2135與第二按壓孔2123相匹配,最后將加強板214依次插入第一插孔2112和第二插孔2122內,使卡扣2141卡在第一插塊2111底部,該機臂21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拆卸,方便無人機的運輸和搬運,減小占用空間,提高效率,拆卸和安裝方便,同時不影響無人機機臂的整體強度;
高度調節板22用于調節電機23的安裝高度,高度調節板22設置在放置孔2124內,高度調節板22呈十字形設置,高度調節板22包括橫向板221和縱向板222,橫向板221和縱向板222均呈長方體狀設置,橫向板221和縱向板222的長度和寬度相等,橫向板221底部的左部和右部均設置有第一開槽2211,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開槽2211沿橫向板221的中心線對稱設置,橫向板221底部中間設置有第一卡槽2212,第一卡槽2212的深度為橫向板221寬度的一半,縱向板222底部的前部和后部均設置有第二開槽2221,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開槽2221沿縱向板222的中心線對稱設置,縱向板222頂部中間設置有第二卡槽2222,第二卡槽2222的深度為縱向板222寬度的一半,第一卡槽2212和第二卡槽2222相互配合連接,通過調節高度調節板22的高度能調節電機23的安裝高度,使電機23的高度調節更加方便,電機23的固定更加穩固,方便無人機的穩定調節,高度調節板22設置有第一開槽2211和第二開槽2221,減小高度調節板22的重量,從而減小無人機的整體重量,使無人機更加輕巧靈便;
電機23設置在高度調節板22的上方,電機23底部設置有電機座板231,電機座板231頂面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孔2311和電機座板固定孔2312,電機座板231通過電機座板固定螺絲233與高度調節板22固定連接,電機座板固定螺絲233穿過第一固定孔2125并與電機座板固定孔2312螺紋連接,電機23通過電機固定螺絲234與電機座板231固定連接,電機固定螺絲234穿過第二固定孔2311并與電機23固定連接,電機23的安裝方便,固定穩固,電機23頂部設置有電機蓋板232;
螺旋槳24頂面中部設置有安裝孔241,螺旋槳24通過安裝孔241設置在電機23的旋轉軸上,螺旋槳24底部設置有墊片242,螺旋槳24頂部設置有鎖緊螺母243,鎖緊螺母243對螺旋槳24進行鎖緊,鎖緊螺母243底面上設置有螺紋孔,鎖緊螺母243通過螺紋孔與電機23的旋轉軸螺紋連接,使螺旋槳24的固定更加穩固,運行穩定,螺旋槳24與電機23之間也能快速拆卸,拆裝及使用方便。
落地架3采用硬質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強度和韌性較好、耐熱、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良性能,落地架3包括地桿31和連接桿32,地桿31呈圓柱體狀設置,地桿31設置有兩根,兩根地桿31相互平行設置,連接桿32一端與機身1底部連接,另一端與地桿32側面固定連接,連接桿32相對機身2底部向外傾斜設置,當無人機落地時,連接桿32受到重力會向兩側彎曲產生變形,提高起落架3的韌性,從而起到緩沖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結構改動,如果對本發明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且屬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