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無人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象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廣泛用于測繪、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一般現有的固定翼無人機起飛方式多為彈射、手拋、跑道滑行起飛;降落方式為傘降、跑道滑行、失速撞地。彈射起飛需要彈射架,不便于攜帶;手拋起飛對操作人員有一定危險,同時無人機自身重量過大時無法手拋;跑道滑行起飛降落在野外通常不具備該條件;降落傘會增加飛行重量,同時受風力影響大,無法準確降落設定位置,這些都存在多種不便起飛降落的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無人機。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無人機,包括無人機機身,機身兩側設置有固定翼,固定翼上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以及安裝于第一驅動電機上的第一螺旋翼,所述機身內設置有供第一驅動器動作的第一電池以及第一驅動器控制組件;
所述機身的兩端均開設有一個裝配槽,其中一個裝配槽中安裝有一個第一折彎機構,另一裝配槽中安裝有一個第二折彎機構,所述第一折彎機構以及第二折彎機構均通過一端的裝配部裝入于裝配槽中,裝配部的兩側分別設置一轉軸,轉軸的兩端外側端分別連接一個旋轉電機,旋轉電機驅動兩個折彎機構轉動90度。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折彎機構中設置有第二驅動電機,第二驅動電機通過獨立設置的第二電池供電,第二驅動電機通過第二驅動器控制組件控制,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螺旋翼。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折彎機構中設置有第三驅動電機,第三驅動電機通過獨立設置的第三電池供電,第三驅動電機通過第三驅動器控制組件控制,第三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三螺旋翼,第二折彎機構設置于無人機的尾端,第一折彎機構設置于無人機的首端。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三個驅動器控制組件上均安裝有一個無線通訊模塊,其分別通過地面上的遙控裝置無線遙控控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起飛階段通過第一折彎機構以及第二折彎機構垂直于水平面,然后實現垂直升降,在起飛后,將兩個折彎機構歸位,整個無人機呈“一”字形,利用兩個折彎機構上的螺旋翼實現前進,并配合固定翼上的螺旋翼共同作用,實現無人機的整個動力以及轉向的控制。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起飛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無人機機身6,機身6兩側設置有固定翼5,固定翼5上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以及安裝于第一驅動電機上的第一螺旋翼4,機身6內設置有供第一驅動器動作的第一電池以及第一驅動器控制組件;
機身6的兩端均開設有一個裝配槽,其中一個裝配槽中安裝有一個第一折彎機構3,另一裝配槽中安裝有一個第二折彎機構8,第一折彎機構3以及第二折彎機構8均通過一端的裝配部7裝入于裝配槽中,裝配部7的兩側分別設置一轉軸,轉軸的兩端外側端分別連接一個旋轉電機2,旋轉電機2驅動兩個折彎機構轉動90度。
其中,第一折彎機構3中設置有第二驅動電機11,第二驅動電機11通過獨立設置的第二電池供電,第二驅動電機通過第二驅動器控制組件控制,第二驅動電機11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螺旋翼1。
第二折彎機構中設置有第三驅動電機12,第三驅動電機12通過獨立設置的第三電池供電,第三驅動電機12通過第三驅動器控制組件控制,第三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三螺旋翼9,第二折彎機構設置于無人機的尾端,第一折彎機構設置于無人機的首端。
三個驅動器控制組件上均安裝有一個無線通訊模塊,其分別通過地面上的遙控裝置無線遙控控制。
我們通過遙控器遠程控制三個驅動器控制組件,實現單獨的動力控制以及動力啟動,在起飛時,我們通過旋轉電機,驅動兩個折彎機構向上轉動90度,使其與地面垂直,兩端保持平衡,打開兩個螺旋翼以及固定翼上的螺旋翼,利用三個螺旋翼垂直起飛,其原理跟直升機的原理相同,利用垂直氣流實現上升,起飛后,利用遙控器控制旋轉電機將折彎機構歸位,如圖1中,此時整個機身呈“一”字形,此時利用第二螺旋翼、第三螺旋推動,實現前進、轉向,通過兩個第一螺旋翼平衡、調整等等一系列的動作,由于無人機機身兩側重量相等,起飛時跟直升機相同,后期利用固定翼滑翔,通過第二螺旋翼以及第三螺旋翼推進,具有更好的飛行模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起飛階段通過第一折彎機構以及第二折彎機構垂直于水平面,然后實現垂直升降,在起飛后,將兩個折彎機構歸位,整個無人機呈“一”字形,利用兩個折彎機構上的螺旋翼實現前進,并配合固定翼上的螺旋翼共同作用,實現無人機的整個動力以及轉向的控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