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處理裝置及包括該折疊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能夠提高折疊處理的效率(生產率)的折疊處理裝置及包括該折疊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例如在安裝于數碼復合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上的紙張后處理裝置中設置折疊處理裝置。紙張后處理裝置將紙張積累在積累臺上而形成捆狀,并使用紙張裝訂裝置裝訂該紙張捆的運送方向中央部,進一步使用折疊處理裝置將該中央部折疊,從而制作成像周刊雜志那樣的形狀的冊子。此外,將裝訂并彎折紙張捆的動作被稱作騎馬訂動作。所述折疊處理裝置通過紙張折疊旋轉體對來折疊紙張。在通過紙張折疊旋轉體對 來折疊紙張時的折疊性能以及折疊紙張時產生的聲音方面存在限制。因此,從通過紙張折疊旋轉體對開始折疊紙張直至該紙張離開紙張折疊旋轉體對,紙張運送速度被設定為保持勻速。因此,存在無法提高折疊處理裝置的生產率的問題。同樣地,包括這樣的折疊處理裝置的紙張后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也同樣地存在無法提高紙張處理的生產率的問題。作為應對這種問題的方法,可考慮在將紙張折疊后使紙張折疊旋轉體對分離的方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產生裝置大型化、復雜化、成本提高這樣的其他的問題。因此,作為解決這樣的問題的技術,已知包括頂起部件、折疊旋轉體對、折疊驅動部、以及控制部的折疊處理裝置。頂起部件將紙張的中間部向厚度方向頂起。折疊旋轉體對一邊旋轉進行運送一邊折疊所述紙張。折疊驅動部使所述折疊旋轉體對旋轉。控制部控制所述折疊驅動部的旋轉速度。所述折疊處理裝置的控制部在所述折疊旋轉體對折疊運送預定量的所述紙張的情況下,控制所述折疊驅動部以提高由所述折疊旋轉體對產生的紙張運送速度。由此,能夠維持紙張的折疊質量,并且能夠提高生產率。但是,在上述的折疊處理裝置中,在執行所述折疊處理時阻擋作為折疊處理對象的紙張的端部的整合部件(也稱作阻擋部件)被配置在預先設定的折疊位置上。當所述折疊處理的執行完成時,該整合部件被移動到預先設定的原始位置(也稱作初始位置)移動。在此,當所述折疊處理被執行時,紙張的端部從所述整合部件離開。因此,在該折疊處理的執行過程中,該整合部件沒有發揮任何功能(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在所述折疊處理的執行沒有完成時所述整合部件的移動未開始,因此所述整合部件的移動開始時間點毫無意義地被延期,并且折疊處理所需的時間變長。在所述的技術中,無法解決該問題。
發明內容
在此,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夠提高折疊處理的效率(生產率)的折疊處理裝置以及包括該折疊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并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涉及的折疊處理裝置包括整合部件移動部,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具有整理紙張的端部的整合部件,在作為折疊處理對象的紙張被運送時,使所述整合部件從原始位置移動至預定的整合位置,在所述紙張被實施折疊處理時,使所述整合部件從所述整合位置移動至預定的折疊位置;折疊處理部,所述折疊處理部對通過處于所述折疊位置的所述整合部件整理的紙張實施折疊處理;以及提前移動部,所述提前移動部根據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的端部的位置使所述整合部件從所述折疊位置移動到所述原始位置或所述整合位置。根據上述本發明的折疊處理裝置,通過在折疊處理正在進行中開始所述整合部件的移動,能夠使所述整合部件的移動開始時間點提前。因此,能夠縮短用于開始接下來的處理的準備所需的時間,由此能夠總體上縮短折疊處理所需的時間。另外,本發明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上述的折疊處理裝置。根據上述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能夠提供具有能夠縮短折疊處理所需的時間的折疊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圖I是包括內置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概略示意圖;圖2是內置有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正面剖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和包含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控制系統硬件的概略構成圖;圖4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和包含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功能框圖;圖5是用于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執行步驟的流程圖;圖6A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折疊處理裝置工作時的一例的第一圖;圖6B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折疊處理裝置工作時的一例的第二圖;圖7A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折疊處理裝置工作時的一例的第三圖;圖7B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折疊處理裝置工作時的一例的第四圖;圖8A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折疊處理裝置工作時的一例的第五圖;圖SB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折疊處理裝置工作時的一例的第六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包括具有本發明的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以下的實施方式作為將本發明具體化的一例,而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另外,流程圖中在數字之前標記的字母“S”表示步驟。<圖像形成裝置及整理器>圖I是包括內置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概略示意圖。但是,省略了與本發明沒有直接關系的各部分的詳細說明。對于包括所述折疊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例如是打印機或掃描儀單體,或者是包括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傳真機等的數碼復合機等。另外,圖像形成裝置作為包括復印服務、掃描服務、傳真服務、打印服務等的圖像形成裝置發揮功能。以下,對例如利用復印服務時的數碼復合機100 (MFP :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 :多功能一體機)的動作簡單地進行說明。
首先,用戶在利用數碼復合機100時將原稿P載置在設于數碼復合機100的上表面的原稿臺101上,并從操作部102輸入復印功能的設定。在此,在存在多張原稿P的情況下,也可以將多張原稿載置在設于數碼復合機100的上表面的自動原稿進給裝置IOla上。與數碼復合機100所提供的復印功能相關的操作畫面(初始畫面等)被顯示在所述操作部102上。另外,與復印功能相關的多個設定項目鍵能夠選擇地被顯示在所述操作部102上。另外,針對各功能的每個功能,功能項目鍵以標簽形式能夠選擇地顯示在所述操作畫面上。用戶經由所述操作畫面進行與復印功能相關的設定條件的輸入。用戶完成設定條件的輸入后,按下設置在操作部102上的開始鍵,從而使數碼復合機100開始復印功能的處理。一旦數碼復合機100開始復印功能的處理,在圖像讀取部103中,從光源104照射的光被置于所述原稿臺101上的原稿P反射。所反射的光通過反射鏡105、106、107被引導向撮像元件108。被引導的光通過所述撮像素子108進行光電轉換而轉換成電信號。對該電信號實施基本的修正處理、畫質處理、壓縮處理等,從而生成與所述原稿相對應的圖像數據。 另外,在所述自動原稿進給裝置IOla上載置有多張原稿的情況下,所述光源104被移動到能夠被通過該自動原稿進給裝置IOla運送的原稿的一部分反射的位置。然后,光被照射到一張張被運送的原稿,由此生成畫像數據。將所述圖像數據轉印為調色劑像的驅動部是圖像形成部109。所述圖像形成部109包括感光鼓110。所述感光鼓110以恒定速度向預定的方向旋轉。在感光鼓110的周圍從旋轉方向的上游側依次地配置有帶電器111、曝光單元112、顯影器113、轉印器114、清潔單元115等。所述帶電器111使所述感光鼓110的表面均勻地帶電。所述曝光單元112基于所述圖像數據向被帶電的所述感光鼓110的表面照射激光,從而形成靜電潛像。所述顯影器113使調色劑附著于被運送的靜電潛像上而形成調色劑像。所形成的調色劑像通過所述轉印器114被轉印在記錄介質(例如,紙張)上。所述清潔單元115去除殘留在所述感光鼓110的表面上的多余的調色劑。上述的一系列的過程通過所述感光鼓110的旋轉而被執行。所述紙張從設于所述數碼復合機100中的多個供紙盒116被運送。在紙張被運送時,所述紙張被拾取輥117從某一所述供紙盒116向運送路徑引出。所述各供紙盒116中分別容納有不同種類的紙張。被引出到運送路徑的所述紙張通過運送輥118、校準輥119被送入感光鼓110和轉印器114之間。被送入的所述紙張通過所述轉印器114被轉印所述調色劑像,并被運動到定影裝置120。另外,被運送輥118運送的紙張有時也從設于數碼復合機100的手動托盤121被運送。一旦轉印有所述調色劑像的紙張經過設于所述定影裝置120中的加熱輥122和加壓輥123之間,則熱和壓力被施加于所述調色劑像上,由此使可視像定影在紙張上。所述加熱輥122的熱量根據紙張種類被設定為最佳,由此適當地進行所述定影。所述可視像被定影在紙張上之后圖像形成結束。定影有可視像的紙張經由定影裝置120、預定的運送路徑124被運送向整理器125 (后處理裝置)。所述整理器125中內置有裝訂處理裝置126和折疊處理裝置127。按照用戶所輸入的設定條件的設定,被運送到所述整理器125的紙張直接向副托盤128排出,或者被運送到所述裝訂處理裝置126,或者被運送到折疊處理裝置127。被運送到所述裝訂處理裝置126的紙張被實施與所述設定條件相對應的裝訂處理,該紙張被排出到主托盤129。另一方面,被運送到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的紙張被實施與所述設定條件相對應的折疊處理,該紙張被排出到折疊托盤130。通過上述步驟,數碼復合機100為用戶提供了復印功能。另外,數碼復合機100根據需要對進行了圖像形成的紙張執行裝訂處理或折疊處理。圖2是內置有所述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正面剖視圖。當使用數碼復合機100進行了圖像形成的紙張從整理器125的紙張接收201通過入口側運送路徑202時,使用數碼復合機100進行了圖像形成的紙張通過預先設置在該入口側運送路徑202的下游端上的切換引導部203被引導至向副托盤128延伸的通向副托盤 的運送路徑204,或者被引導至向所述裝訂處理裝置126或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延伸的通向后處理的運送路徑205。當不對紙張實施預定的后處理時,該紙張通過所述切換引導部203被引導至通向副托盤的運送路徑204,并直接排出到副托盤128。另一方面,當在所述設定條件中包括預定的后處理條件時,所述紙張通過所述切換引導部203被引導至通向后處理的運送路徑205。然后,根據該后處理條件的種類(裝訂處理、折疊處理等),所述紙張被引導至向所述裝訂處理裝置126延伸的通向裝訂處理的運送路徑206或者被引導至向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延伸的通向折疊處理的運送路徑207。在所述紙張被引導至通向所述裝訂處理的運送路徑206時,通過在所述裝訂處理裝置126的紙張載置臺126a上積存預定張數的所述紙張,在該紙張載置臺126a上形成紙張捆。并且,所形成的紙張捆的下方的端部位于端部裝訂用訂書機126b上,對紙張捆的端部實施裝訂處理。裝訂處理后的紙張捆經由通向主托盤的運送路徑208排出到所述主托盤129。另一方面,所述紙張在被引導至所述通向折疊處理的運送路徑207時,被導入到向相對于水平(地面)以預定的角度傾斜的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的紙張載置臺127a。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下游側設置有阻擋從所述通向折疊處理的運送路徑207運送來的紙張的下游側的前端的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另外,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上游側設置有與紙張的上游側的前端抵接的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能夠相互獨立地沿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上方移動。通過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上積存預定張數的紙張,與上述同樣地,在該紙張載置臺127a上形成紙張捆。在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的紙張載置臺127a的上方預先設置有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d。在此,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在對所述紙張捆進行了整合的狀態下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上移動。由此,該紙張捆的中央部的上方位于該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d的處理部。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的移動的調整是通過由預先設置在預定的位置上的多個檢測傳感器(圖未示,在后面敘述)分別檢測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預定的位置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的預定的位置進行的。所述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c根據所述后處理條件的設定起動或者不起動。在所述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c起動的情況下,對所述紙張捆的中央部實施裝訂處理。另外,在所述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d的左側附近預先設置有折疊輥對127e。此夕卜,經由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在與該折疊輥對127e相對的位置上設置有折疊片127f。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如上所述,在對所述紙張捆進行了整合的狀態下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上移動。由此,被設置成該紙張捆的中央部的上方位于所述折疊輥對127e之間,并且該紙張捆的中央部的下方位于所述折疊片127f上。此外,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的移動的調整與上述同樣地,通過在想要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移動到的預定的位置上預先設置多個檢測傳感器(圖未示,在后面敘述)進行。所述折疊片127f向上方上推所述紙張捆的中央部,并且所述折疊輥對127e以預定的壓送壓力相互同步地旋轉,由此在所述紙張捆的中央部形成折疊痕跡而實施折疊處理。
此外,所述折疊輥對127e中的一個折疊輥被圖未示的彈簧向相對的另一折疊輥進行彈性施力,由此對所述紙張捆施加預定的壓送壓力。另外,通過所述折疊輥對127e繼續旋轉,實施了折疊處理的紙張捆向朝向折疊托盤130延伸的通向折疊托盤的運送路徑208被引導,從而被排出到該折疊托盤130。接下來,使用圖3對數碼復合機100和整理器125的控制系統硬件的構成進行說明。圖3是本發明的數碼復合機和包含折疊處理裝置127的整理器125的控制系統硬件的概略構成圖。但是,省略了與本發明沒有直接的各部分的詳細說明。在數碼復合機100的控制電路中,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301、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讀存儲器)302、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隨機存取存儲器)303、HDD (Hard Disk Drive :硬盤驅動器)304、與各驅動部相對應的驅動器305、以及內部接口 306通過內部總線307相連接。所述CPU301例如使用RAM303作為作業區域,并執行存儲于所述R0M302、HDD304等中的程序。另外,所述CPU301基于該執行結果授受來自所述驅動器305的數據等,并控制圖I所示的各驅動部的動作。另外,所述內部接口 306經由整理器125的控制電路的內部接口 308連接該整理器125的控制電路和數碼復合機100的控制電路。在所述整理器125的控制電路中,CPU309、R0M310、RAM311、與各驅動部相對應的驅動器312、預定數量的檢測傳感器313、以及內部接口 308通過內部總線314相連接。所述CPU309接收來自所述數碼復合機100的CPU301的命令信號,使用所述RAM311作為作業區域,并執行存儲于所述R0M310等中的程序。另外,所述CPU309基于該執行結果授受來自所述驅動器312、所述檢測傳感器313的數據,并控制圖I、圖2所示的各驅動部的動作。另外,對于除所述驅動部以外的下述的各部(在圖4中示出),也通過由所述CPU30U309執行程序來控制所述各部。在所述R0M302、310、HDD304等中存儲有控制以下說明的各部的程序或數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接下來,參照圖4和圖5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構成和執行步驟(折疊處理方法)進行說明。圖4是本發明的數碼復合機和包含折疊處理裝置的整理器的功能框圖。圖5是用于示出本發明的執行步驟的流程圖。首先,一旦用戶接通被安裝了整理器125的數碼復合機100的電源,所述數碼復合機100和所述整理器125起動。該數碼復合機100的顯示接收部401顯示預定的操作畫面(初始畫面),從而接收與復印功能有關的設定條件的輸入(圖5 :S101)。因此,用戶將多張(例如,三張)原稿載置于自動原稿運送裝置IOla上,并一邊觀察所述初始畫面一邊輸入與中間裝訂處理和中間折疊處理相對應的折疊處理條件、預定的份數(例如,三份)作為設定條件(圖5:S1 02是)。一旦用戶按下開始鍵(圖5:S103是),所述顯示接收部401接收該設定條件和該開始鍵的按下,并將該內容通知給圖像形成部402。接收到該通知的圖像形成部402按照所述設定條件開始圖像形成的執行(圖5 :S104)。此外,當用戶在沒有輸入預定的設定條件的情況下按下了開始鍵時,所述顯示接收部401接收在數碼復合機100中預先設定的初始設定條件(例如,不進行折疊處理、份數I份等)作為設定條件。所述圖像形成部402基于初始設定條件執行圖像形成。在此,當所述設定條件中包含折疊處理條件時,所述圖像形成部402將該內容通知給所述整理器125中折疊處理裝置127的整合部件移動部403。接收到該通知的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設置在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的紙張載置臺127a的下游側的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設置在該紙張載置臺127a的上游側的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從預定的原始位置(初期位置)向預定的整合位置移動(圖5 S105)。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移動到所述整合位置的方法可以是任何的方法。例如,如圖6A所示,分別檢測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的存在的第一檢測傳感器601、第二檢測傳感器602分別被設置在與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相對應的下游側整合位置以及與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相對應的上游側整合位置上。接下來,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監視所述第一檢測傳感器601和所述第二檢測傳感器602,并且如圖6B所示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沿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上移動。如果所述第一檢測傳感器601檢測到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則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該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移動停止。如果所述第二檢測傳感器602檢測到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則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該上游整合部件127c的移動停止。在此,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以下面的方式被控制移動。S卩,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如圖6A和圖6B所示與配置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下游側的下游側環形帶603 —體成形。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 —邊監視與所述下游側整合位置相對應的第一檢測傳感器601,一邊以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向所述下游側整合位置移動的方式使懸掛著該下游側環形帶603的下游側驅動滑輪604旋轉。當所述第一檢測傳感器601檢測到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時,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所述下游側驅動滑輪604的旋轉停止。另外,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也是同樣的。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與配置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上游側的上游側環形帶605 —體成形。通過由預定的上游側驅動滑輪606使該上游側環形帶605旋轉,使該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向設置有所述第二檢測傳感器602的上游側整合位置移動。當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移動到所述下游側整合位置、使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移動到所述上游側整合位置移動時,各整合部件127b、127c處于能夠接受進行了圖像形成的紙張的狀態。因此,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將該意思通知給圖像形成部402。接收到該通知的圖像形成部402按照所述設定條件基于與原稿的張數(三張)相對應的圖像數據對紙張執行圖像形成,并經由所述整理器125的運送路徑將進行了圖像形成的紙張一張一張地向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的紙張載置臺127a運送(圖 5 S106)。在此,被運送到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紙張的下游側的端部如圖7A所示與移動到所述下游側整合位置的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抵接。因此,該紙張的下游側的端部大致地齊整。另外,由于紙張載置臺127a傾斜,因此紙張必然收納于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之間。當在該狀態下以輕擊紙張的上游側的端部的方式搖動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時,對作為被運送到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多張紙張的紙張捆進行寬度對齊或偏斜修正。 此外,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的間隔由用戶輸入的紙張尺寸決定或者由初始設定條件的紙張尺寸決定。當所述圖像形成部402完成將進行了圖像形成的多張紙張全部運送至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的紙張載置臺127a時,所述圖像形成部402將該意思通知給中間裝訂處理部404。接收到該通知的中間裝訂處理部404根據所述設定條件(圖5 :S107),對所述紙張捆的運送方向上的中央部執行中間裝訂處理(圖5 S107是一S108)或者不執行中間裝訂處理(圖5 S107否)。在此,如圖7A所示,當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701與該下游側整合位置的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抵接并且紙張捆的上游側的端部702與該上游側整合位置的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抵接時,設置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上部上的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d的處理部位于該紙張捆的運送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正上方。如此,對所述下游側整合位置和所述上游側整合位置進行配置。因此,在所述設定條件中包含中間裝訂處理的情況下,如果所述中間裝訂處理部404使所述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d的處理部直接下降而執行中間裝訂處理,則剛好在所述紙張捆的運送方向上的中央部進行中間裝訂處理(圖5 S108)。如果所述中間裝訂處理結束,則所述中間裝訂用訂書機127d的處理部再次上升。此外,在所述設定條件中不包含中間裝訂處理的情況下,所述中間裝訂處理部404省略所述中間裝訂處理。當所述中間裝訂處理部404結束中間裝訂處理時,所述中間裝訂處理部404將該意思通知給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接收到該通知的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向預定的折疊位置移動(圖5 S109)。在此,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向所述折疊位置移動的方法與上述的方法相同。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如圖7A所示將第三檢測傳感器703和第四檢測傳感器704分別設置在與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相對應的下游側折疊位置和與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相對應的上游側折疊位置上。并且,在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通過各檢測傳感器703、704檢測到各整合部件127b、127c之前,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各整合部件127b、127c分別沿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上移動。
此外,在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移動到所述折疊位置的情況下,由于處于紙張捆被載置于該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該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之間的狀態,因此隨著各整合部件127b、127c的移動、所述紙張捆也移動。如圖7B所示,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移動到所述下游側折疊位置、使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移動到所述上游側折疊位置。于是,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將該意思通知給折疊處理部405。接收到該通知的折疊處理部405對存在于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之間的紙張捆執行折疊處理(圖 5 S110)。在此,如圖7B所示,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701與該下游側折疊位置的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抵接,紙張捆的上游側的端部702與該上游側折疊位置的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抵接。由此,設置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上部上的折疊輥對127e的間隙G位于該紙張 捆的運送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正上方,設置在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下部上的折疊片127f 位于所述紙張捆的運送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正下方。因此,所述折疊處理部405 —旦接收到所述通知,立即使旋轉折疊輥對127e旋轉,并且從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的下方向該折疊輥 對127e的間隙G頂起(上推)所述折疊片127f。由此,如圖8A所示,被所述折疊片127f頂起的紙張捆的中央部被壓入所述折疊輥對127e的間隙G中,通過所述折疊輥對127e的旋轉,該紙張捆處于中間折疊狀態。在此,當所述折疊處理部405開始所述折疊處理的執行時,所述折疊處理部405將該意思通知給提前移動部406。接收到該通知的提前移動部406根據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捆的端部的位置,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從所述折疊位置移動到所述原始位置。S卩,當所述折疊處理部405對所述紙張捆執行折疊處理時,該紙張捆的中央部被壓入所述折疊輥對127e之間。由此,如圖8A所示,該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和上游側的端部802分別從它們所抵接的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離開。于是,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不再需要與所述紙張捆的端部801、802抵接(對所述紙張捆的端部801、802進行整合)。因此,所述提前移動部406根據該紙張捆的端部801、802的位置,為了接下來的處理(例如,中間裝訂處理、折疊處理),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向所述原始位置移動(返回)。以往,在所述折疊處理完成后,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開始向原始位置移動。與此相對,通過在所述折疊處理正在進行的過程中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開始向原始位置移動,能夠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的移動開始時間點提前預定(例如,幾秒至幾十秒)。因此,能夠縮短用于開始接下來的處理的準備所需的時間,由此能夠總體上縮短折疊處理所需的時間。但是,所述提前移動部406根據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捆的端部801、802的位置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從所述折疊位置向所述原始位置移動的方法可以是任何的方法,只要被移動的整合部件127b、127c與所述紙張捆的端部801、802不發生干擾(沖突)即可。例如,如圖SB所示,對于當在所述折疊處理正在進行的過程中使所述整合部件向所述原始位置移動時、存在所述整合部件與所述紙張捆的端部發生干擾的可能性的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以如下的方式設置。即,預先設置檢測所述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的第五檢測傳感器803。第五檢測傳感器803被設置的位置是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的路徑上的預定位置,例如,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下游側折疊位置和與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相對應的下游側原始位置之間的預定位置(作為移動開始位置)。接下來,如圖8B所示,在所述提前移動部406通過所述第五檢測傳感器803檢測到所述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的時刻(圖5 :S111),所述提前移動部406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開始向所述原始位置移動(圖5 :S112)。由此,能夠在所述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和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之間的距離充分遠離的時刻開始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移動。而且,能夠防止上述的在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之間的干擾。另外,根據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下游側折疊位置、所述下游側原始位置、所述移動開始位置的位置關系、所述折疊輥對127e的旋轉速度、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下游側環形帶604的旋轉速度等,適當地改變通過所述提前移動部406移動的所述下游 側整合部件127b的移動速度。另一方面,通過所述提前移動部406被移動的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移動速度被設定為比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的端部801的移動速度慢。由此,即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移動,也追不上所述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該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該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之間的干擾。所述設定以如下方式進行。例如,預先測量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從下游側折疊位置移動到下游側原始位置所需的時間A、以及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從所述移動開始位置移動到所述下游側原始位置所需的時間B。然后,以使所述時間A比所述時間B長的方式設定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移動速度。此外,如圖8A所示,對于當在所述折疊處理正在進行的過程中使所述整合部件向所述原始位置移動時、不存在所述整合部件與所述紙張捆的端部發生干擾的可能性的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理論上,可以在任何時刻使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開始移動。例如,如圖SB所示,所述提前移動部406也可以在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開始移動的同時,使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開始移動。另外,所述提前移動部406也可以在所述折疊處理開始的同時,僅使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從上游側折疊位置向與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相對應的上游側原始位置提前移動。此外,所述提前移動部406使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分別向所述下游側原始位置和所述上游側原始位置移動的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將第六檢測傳感器804和第七檢測傳感器805分別設置在所述下游側原始位置和所述上游側原始位置上。并且,在通過各檢測傳感器804、805檢測到整合部件127b、127c之前,所述提前移動部406使各整合部件127b、127c分別沿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上移動。被所述折疊處理部405實施所述折疊處理的紙張捆經由通向折疊托盤的運送路徑208向折疊托盤130排出。當所述折疊處理部405完成所述折疊處理的執行時,所述折疊處理部405將該意思通知給圖像形成部402。接收到該通知的圖像形成部402對份數的初始值(“O份”)加“I份”,對完成了處理的份數進行計數(圖5:S113),并判定進行了計數的份數是否與所述設定條件的份數一致(圖5 S114)。在所述判定的結果是所述進行了計數的份數(“I份”)與所述設定條件的份數(“3份”)不一致的情況下(圖5:S114否),所述圖像形成部402轉移到S104,再次開始圖像形成的執行(圖5 S104)。另外,所述圖像形成部402將該意思通知給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接收到該通知的整合部件移動部403使所述下游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整合部件127c分別向所述下游側整合位置和所述上游側整合位置移動(圖5 S105)。在此,由于所述提前移動部406已經使各整合部件127b、127c分別移動到所述原始位置,因此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403能夠立即開始所述整合部件127b向所述下游側整合位置的移動以及所述整合部件127c向所述上游側整合位置的移動。但是,所述圖像形成和所述折疊處理被反復執行的結果是,在S114中,在所述進行了計數的份數(“3份”)與所述設定條件的份數(“3份”)一致的情況下(圖5 S114 是),所述圖像形成部402完成全部的處理,并將該意思通知給顯示接收部401。接收到該通知的顯示接收部401再次顯示所述初始畫面,并接收由用戶進行的新的設定條件的輸入。如此,本發明涉及的整理器125的折疊處理裝置127包括折疊處理部405和提前移動部406。折疊處理部405對通過位于所述折疊位置上的整合部件127b、127c整理的紙張捆實施折疊處理。提前移動部406根據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捆的端部的位置,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從所述折疊位置移動到所述原始位置。由此,以往,在所述折疊處理完成后,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開始向原始位置的移動,與此相對,通過在所述折疊處理正在進行的過程中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開始向原始位置的移動,能夠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的移動開始時間點提前。因此,能夠縮短用于開始接下來的處理的準備所需的時間,由此能夠總體上縮短折疊處理所需的時間。此外,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被構成為所述提前移動部406根據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捆的端部的位置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從所述折疊位置移動到所述原始位置,但不限于該構成。例如,也可以被構成為所述提前移動部406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移動到與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相對應的整合位置,而不是移動到所述原始位置。如果采用該構成,則能夠省略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向所述原始位置的移動,而使所述整合部件127b、127c向所述整合位置移動,由此能夠進一步縮短接下來的折疊處理所需的時間。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對由多張(例如,3張)紙張構成的紙張捆進行了說明,但即使只有一張紙張也能夠實現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設置了中間裝訂處理部404,但也可以省略所述中間裝訂處理部404。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采用了相對于水平(地面)以預定的角度傾斜的所述折疊處理裝置127的紙張載置臺127a,但不限于此。例如,即使所述紙張載置臺127a被水平地配置也能夠實現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采用了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上游側整合部件127c,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設置多個整合部件。另外,對于移動控制方法采用了環形帶和檢測傳感器,但不限于此。即使是其他的移動控制方法也能夠實現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將通過所述提前移動部406被移動的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移動速度設定為比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的端部801的移動速度慢,但不限于該構成。例如,為了避免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和所述紙張捆的下游側的端部801之間的干擾,所述提前移動部406也可以將所述下游側整合部件127b的移動速度設定為勻速或者設定為最初加速之后減速,也可以適當地進行設計變更。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對包括折疊處理裝置127的整理器125進行了說明。即使是折疊處理裝置127單體也能夠實現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采用了有關安裝有包括折疊處理裝置127的整理 器125的數碼復合機100的復印功能的處理,但例如對于打印功能等也可以進行采用。另外,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折疊處理裝置127包括各部,但也可以構成為數碼復合機100包括各部。另外,也可以將控制所述各部的程序存儲于存儲介質中并提供所述存儲介質。在該構成中,所述程序通過折疊處理裝置127或數碼復合機100被讀出,該折疊處理裝置127或數碼復合機100控制所述各部。在這種情況下,從所述存儲介質讀出的程序本身實現本發明的作用效果。另外,也能夠將各部執行的步驟提供為存儲于硬盤中的方法。另外,本發明也可以被提供為經由電氣通信線路等單獨通用的、用于使計算機執行的程序。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運算處理裝置(CPU)按照本發明的程序與CPU以外的各電路協動地進行控制動作。另外,所述程序也能夠在存儲于CD-ROM等的計算機能夠讀取的存儲介質中狀態下通用。如上所述,本發明涉及的折疊處理裝置當然對于整理器是有用的,對于安裝有所述整理器的數碼復合機、復印機、打印機等也是有用的。并且,本發明涉及的折疊處理裝置作為能夠提高折疊處理的效率(生產率)的折疊處理裝置是有效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疊處理裝置,所述折疊處理裝置對形成了圖像的紙張實施折疊處理,所述折疊處理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整合部件移動部,所述整合部件移動部具有整理紙張的端部的整合部件,在作為折疊處理對象的紙張被運送時,使所述整合部件從原始位置移動至預定的整合位置,在所述紙張被實施折疊處理時,使所述整合部件從所述整合位置移動至預定的折疊位置; 折疊處理部,所述折疊處理部對通過處于所述折疊位置的所述整合部件整理的紙張實施折疊處理;以及 提前移動部,所述提前移動部根據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的端部的位置使所述整合部件從所述折疊位置移動到所述原始位置或所述整合位置。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折疊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檢測部,所述檢測部在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的端部的路徑上的預定位置上 檢測所述紙張的端部, 所述提前移動部在通過所述檢測部檢測到所述紙張的端部的時間點使所述整合部件開始向所述原始位置或所述整合位置的移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折疊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通過所述提前移動部被移動的所述整合部件的移動速度被設定為比通過所述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的端部的移動速度慢。
4.一種圖像形成裝置,所述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權利要求I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折疊處理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折疊處理裝置及包括該折疊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本發明的折疊處理裝置包括折疊處理部和提前移動部。折疊處理部對通過處于折疊位置的整合部件整理的紙張捆實施折疊處理,提前移動部根據通過折疊處理被移動的紙張的端部的位置使整合部件從折疊位置移動到原始位置或整合位置。根據本發明,能夠使整合部件的移動開始時間點提前,縮短接下來的處理所需的時間,由此能夠提高折疊處理整體的效率(生產率)。
文檔編號B65H45/18GK102963761SQ2012102945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中村繁昭 申請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