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卷起和展開皮帶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卷起和展開皮帶、尤其是用于引導動物的皮帶的設備,所述設備具有皮帶滾和阻擋裝置,所述阻擋裝置具有致動元件和鎖定元件,其中皮帶滾能夠借助阻擋裝置而被阻擋,以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并且致動元件能夠借助致動運動而被致動,并且基于致動元件的致動運動,能夠觸發鎖定元件的鎖定運動,以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
背景技術:
從DE 200 19 939U1中已知這樣的設備。阻擋裝置的致動元件被設計為制動鈕,在經由人下壓所述制動鈕而致動期間,所述制動鈕能夠運動至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此外,基于致動元件的致動,鎖定元件運動至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鎖定元件能夠在作用位置與沿著皮帶滾的圓周的多個凸起中的一個接觸,使得防止發生展開運動。·凸起具有第一側面,鎖定元件與所述第一側面接觸。第一側面以直角設置成與皮帶滾的周向表面呈銳角張角。其缺點在于,就人操作設備以使致動元件致動和/或達到用于鎖定元件的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而言需要大的致動運動。這導致在重復活動的情況下,尤其是用于使致動元件致動的拇指和/或食指的疲勞的危險。此外,還具有這樣的危險,在鎖定元件沒有沿凸起的方向充分地按壓或向下樞轉的位置和在沿展開運動的方向在皮帶上施加拉負載的情況下,鎖定元件在凸起上滑動。此時會出現不希望的令人煩擾的噪音,尤其是咔嗒咔嗒的噪音,以及增加的磨損。由于用于致動元件所需的大的致動運動,容易具有在致動元件的未被致動的位置和致動元件的完全被致動、尤其是按壓的位置之間出現令人煩擾的噪音的較大的區域。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基本目的在于,改進在背景技術中描述的類型的設備,使得產生令人煩擾的噪音的阻擋裝置的定位盡可能困難,并且同時改善操作舒適性。為了實現本發明的基本目的,背景技術中描述的類型的設備的特征在于,致動運動能夠借助轉換裝置轉變成比致動運動大的鎖定元件的鎖定運動。在此有利的是,基于轉換裝置,需要更輕微的和/或更小的致動運動使得阻擋裝置致動,并且借助鎖定元件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特別地,能夠顯著減小致動元件的致動段和/或致動行程。這導致改善了對于人而言設備的操作舒適性。能夠避免在阻擋裝置的或致動元件的重復致動期間,人的過早的疲勞。此外,借助轉換裝置,能夠確保致動運動能夠被轉變為、具體是被傳動成為大到足以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鎖定元件的鎖定運動。特別地,短的致動段和/或短的行程足夠用于使致動元件致動,以便引起足夠的鎖定運動來借助鎖定元件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與鎖定運動相比而言較小的致動運動能夠借助傳動裝置而轉變為、尤其是傳動成為與致動運動相比而言較大的鎖定運動。轉換裝置優選設計為傳動裝置。特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卷起和展開用于引導尤其是狗和/或貓的動物的皮帶的設備。皮帶,尤其是繩、索和/或帶,能夠在阻擋裝置停止作用位置上克服優選為彈簧的回縮元件的力而展開。如果沿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方向沒有拉力作用在皮帶上,那么皮帶基于回縮元件的力而自動卷起到皮帶滾上。能夠由人借助致動元件操作阻擋裝置。致動元件具體設計為制動鈕。致動元件能夠被設計為可移置的和/或可樞轉的致動元件。能夠借助鎖定元件實現對展開運動的阻擋。在阻擋展開運動時,同時至少廣泛而言能夠阻擋卷起運動。作為替選方案,在阻擋展開運動的期間,能夠繼續卷起運動。轉換裝置優選具有機械的、電動、氣動的和/或液壓的傳動機構,具體是桿機構。因此,小的致動運動,尤其是機械地發生的致動運動,能夠被轉變為和/或傳動成為較大的鎖定運動。在電傳動裝置的情況下,電傳動機構能夠基于具體為開關和/或按鈕的致動元件的致動運動而被致動。在此,鎖定元件的鎖定運動能夠借助電傳動機構而被觸發。·特別地,在鎖定運動和致動運動之間的傳動比在I. 25:1至10:1的范圍內,并且尤其是在I. 5:1至5:1的范圍內。2:1的傳動比是尤其優選的。在這樣的傳動比的情況下,產生令人煩擾的噪音的危險能夠降低至少50%。因此能夠使用傳動機構作用為傳動裝置,所述傳動機構將較小的致動運動傳動成為與致動運動相比較大的鎖定運動。桿機構尤其適用于實施為合適的傳動機構。鎖定元件可相對于致動元件樞轉。致動元件的致動運動因此能夠被轉換為鎖定元件的樞轉運動。在此,鎖定元件可以可樞轉地連接于致動元件。因此,致動運動能夠被直接轉變為和/或傳動成為鎖定運動。根據另一實施方式,至少一個凸起與皮帶滾相關聯,并且凸起的第一側面與鎖定元件在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上協作。凸起的第一側面優選布置成與皮帶滾的周向表面呈鈍角張角。在此,有利的是,基于在凸起的第一側面和皮帶滾的周向表面之間的鈍角張角和/或周向表面在在第一側面與周向表面的相交點的切線,使得產生令人煩擾的噪音的阻擋裝置定位變得困難。此外,結構可以制成能夠簡單的且舒適的操作。此外,能夠減少凸起的整體高度,以至于能夠減少所需的致動運動、致動元件的致動段和/或行程,尤其是減少20%。鈍角張角優選在100°和150°之間,并且尤其是在110°和140°之間。鈍角張角尤其優選等于120°。因此能夠制成結構的功能模式和緊湊模式。特別地,設有多個凸起。因此,在致動阻擋裝置后,能夠將展開運動減至最小。多個凸起優選均勻地分布的皮帶滾的圓周上。周向表面可以被設計為至少一個附加的凸起的第二側面。因此,在第一凸起的第二側面和第二凸起的第一側面之間形成鈍角張角,其中第一凸起沿展開運動的方向設置在第二凸起的前面。根據另一實施形式,鎖定元件被設計為止動面,所述止動面設計成尤其相應于第一側面。能夠借助止動面實現皮帶滾沿展開運動的方向的可靠的阻擋。止動面優選與第一側面在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上至少部分地、尤其平面地接觸。因此,能夠在作用位置實現可靠的支撐。此外,基于作用在止動面和/或第一側面上的力的平面支撐,能夠實施尤其穩定的結構。特別地,止動面是可沿切向樞轉的和/或可圍繞其樞轉軸線至少在圓的一部分上樞轉。這使得能夠得到簡單和/或舒適地操作的結構。止動面優選可樞轉至面向第一側面的位置、尤其是達到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將鎖定元件定位在產生令人煩惱的噪音的位置上明顯變得困難。傳動裝置可以被設計為桿。因此能夠以尤其簡單的方式實施具有在致動元件的致動運動和鎖定元件的鎖定運動之間的合適的傳動比的結構。桿優選可圍繞平行于皮帶滾的旋轉軸線的樞轉軸線而樞轉。根據另一實施形式,桿以在10°和60°之間的且優選在20°和50°之間的鎖定角設置在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上。鎖定角尤其優選為30°。在這樣的鎖定角的情況下,產生令人干擾的噪音的危險能夠減低直達50%。在此,在桿的縱向方向,尤其是穿過樞轉軸線的中心和桿的和/或凸起的邊緣的半徑的中心的線,與皮帶滾的外接圓的切線之間獲得鎖定角,其中切線與外接圓的接觸點位于凸起的邊緣的區域內。桿的面向凸起和/或周向表面的邊緣尤其位于用于達到作用位置的樞轉位置上。 第一側面和/或止動面可以被設計為圓弧狀的表面,尤其是彼此相對應的表面。因此,如果止動面可圍繞樞轉軸線樞轉,那么止動面與第一面的平面接觸是可能的。圓弧狀的表面的半徑優選基于在傳動裝置的樞轉軸線和第一側面和/或止動面之間的距離來獲得。根據變形方案,設有能夠由人致動的鎖定機構,以用于將致動元件鎖定和/或保持在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位置上。因此,致動元件能夠借助鎖定機構鎖定在用于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的角位置上。因此,在與致動元件嚙合的位置,致動元件不再能夠從作用位置運動到用于釋放皮帶滾的停止作用位置。這導致鎖定元件也保持在其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上。因此能夠避免致動元件被人連續地操作,這導致進一步改善操作舒適性。鎖定機構可以被設計為可移置的和/或可樞轉的桿。所述桿能夠優選借助食指和/或拇指而操作。根據變形方案,設有用于阻擋卷起運動的第一阻擋元件。因此尤其是在借助回縮元件自動卷起皮帶的皮帶滾的情況下,能夠借助于阻擋元件避免卷起。特別地,設有第一阻擋元件,以用于與鎖定元件聯合致動。因此,第一阻擋元件能夠與鎖定元件一起和/或同時被致動。在鎖定元件的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能夠實現第一阻擋元件的用于特別是交替地或同時地阻擋卷起運動的作用位置。特別地,至少較大程度地避免皮帶滾的卷起運動和展開運動。第二側面和/或第二阻擋元件優選設計用于與第一阻擋元件在用于阻擋卷起運動的作用位置上協作。特別地,一方面第一阻擋元件以及另一方面優選與皮帶滾相關聯的第二側面和/或第二阻擋元件被設計成使得它們彼此相對應。根據變形方案,用于從用于阻擋皮帶滾的作用位置回到用于釋放皮帶滾以進行展開運動的停止作用位置的復位元件與鎖定元件和/或傳動裝置相關聯。因此能夠實現皮帶和/或皮帶滾的可靠的釋放。避免在沒有阻擋裝置的或致動元件的致動時展開運動的不希望的阻擋。此外,能夠借助復位元件補償制造公差,這導致尤其確保無間隙的致動。復位元件優選被設計為彈簧。根據另一實施形式,阻擋裝置,尤其是鎖定元件和/或傳動裝置,與用于設定不同于最大可展開的皮帶長度的較短的部分皮帶長度的限制裝置協作。因此,能夠借助限制裝置在最大可展開的皮帶長度和與其不同的較短的部分皮帶長度之間選擇可展開的皮帶長度。當限制裝置在預設皮帶滾圍繞旋轉軸線沿展開運動的方向的旋轉數后被致動時,優選能夠阻擋皮帶滾的展開運動。特別地,鎖定元件用于阻擋展開運動。
下面將基于附圖詳細闡述本發明。在圖中示出圖I示出根據 本發明的第一設備的側視示意圖;圖2示出根據圖I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設備的細節圖;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設備的剖開的部分立體圖;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設備的剖開的部分立體圖;以及圖5示出根據圖4的具有附加的復位元件的根據本發明的其他設備的剖開的部分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設備10的側視示意圖。設備10具有皮帶滾11。皮帶滾11具有多個凸起12,但是為了更加清楚,并不是所有凸起12都設有附圖標記。此外,皮帶滾11圍繞旋轉軸線13可旋轉地安裝。凸起12設置在皮帶滾11的圓周區域內并且朝著旋轉軸線13徑向朝外地設置。外接圓17與皮帶滾11相關聯,所述外接圓17在此以點劃線表示且圍繞旋轉軸線13同心地延伸,并且所述外接圓的半徑由在旋轉軸線13和凸起12的邊緣14之間的最大距離來確定。凸起12具有各自的第一側面15和各自的第二側面16。第一側面15和第二側面16分別聚集于凸起12的邊緣14,所述邊緣14位于外接圓17上。皮帶(在此未示出)能夠從皮帶滾11展開并且借助皮帶滾11和旋轉軸線13卷繞在皮帶滾11上。為了開卷或展開皮帶,能夠將皮帶滾11沿箭頭18的方向旋轉。為了纏繞和卷起皮帶,能夠將皮帶滾11沿箭頭19的方向旋轉。從凸起12的邊緣14開始,各自相應的第一側面15沿根據箭頭18的展開運動方向設置,而各自相應的第二側面16從邊緣14起沿箭頭19的卷起運動方向設置。第二側面16設計為周向表面20。在此,在示例實施例中示出,第二側面16或周向表面20具有帶有圓弧狀的形狀,其從第一凸起12延伸至第二凸起12的第一側面15,所述第一凸起12在展開方向18上直接設置在第二凸起12的前面。第一側面15以相對于周向表面20呈鈍角21地設置,所述周向表面20在第一側面15的展開方向18上位于第一側面15的前面。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鈍角21等于 120。。此外,設有阻擋裝置22。阻擋裝置22具有轉換裝置23和在此未更詳細地示出的致動元件,其中致動元件能夠借助人基于沿皮帶滾11和外接圓17的方向的致動運動根據箭頭24運動。在此,操作元件的致動運動借助于傳動裝置傳動成為鎖定元件26的鎖定運動。這使得將相比于鎖定運動較小的致動運動傳動成為相比于致動運動較大的鎖定運動。在這里所示的示例中,鎖定運動與致動運動的傳動比為2:1。鎖定元件26與轉換裝置23相關聯。在這里所示的實施例中,鎖定元件26被設計為止動面26。
轉換裝置23圍繞樞轉軸線25可旋轉或可樞轉地安裝。樞轉軸線25平行于旋轉軸線13設置。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傳動裝置被設計為桿23。從樞轉軸線25開始,桿23的短端背離皮帶滾11和凸起12。桿23的從樞轉軸線25開始的長端面向皮帶滾11和凸起12。桿23在長端具有止動面26。止動面26設置在桿23的前側以及設置在桿23的長端上。因此,止動面26面向皮帶滾11和凸起14的第一側面15。止動面26具有相應于第一側面15的設計。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止動面26和第一側面15被設計為彼此相應的且具有圓弧狀的橫截面的表面。在此,作為在樞轉軸線25和止動面26或第一側面15之間的距離獲得的半徑27與圓弧狀的表面相關聯。樞轉軸線25同時也形成半徑27的中心。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該半徑等于25mm。根據圖1,桿23處于作用位置,在所述作用位置上,阻擋了皮帶滾11的沿箭頭18的方向的展開運動,因為止動面26部分地與第一側面15接觸。作為在這里所示的替選方案,桿23可以沿皮帶滾11的方向圍繞樞轉軸線25樞轉,使得止動面26完全地與第一側面
15接觸,并且桿23使在第一側面15和周向表面20之間形成的角21變大,和/或桿23至少部分地與周向表面20接觸。在作用位置,桿23設有在此等于30°的鎖定角28,其中在所述作用位置,展開運動被阻擋。作為對此的替代方案,可設想與此不同的特別是在10°到60°的范圍內的鎖定角。在此獲得在線29和切線30之間的鎖定角28。切線30與皮帶滾11的外接圓17相切。圖2示出出自根據圖I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設備10的細節。與先前提及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并且因此也參考了前面的描述。線29延伸通過樞轉軸線25 (見圖I)的中心、桿23的邊緣32的半徑的中心31和與鎖定元件協作的凸起12的邊緣34的半徑的中心33。止動面26的邊緣32面向第一側面15或周向表面20。切線30與外接圓17相切的點(在此未詳細示出)位于凸起12的邊緣34的區域內,所述區域位于距旋轉軸線13的中心的最大半徑距離處。桿23沿皮帶滾11的方向樞轉嚙合深度,直至止動面26和第一側面15彼此形成接觸,以便確保阻擋展開運動。在該作用位置避免了桿23在凸起12和凸起的邊緣34上的無意識的滑動以及由此導致的令人煩擾的噪音。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為此需要的最小哨合深度等于1mm。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設備36的剖開的部分立體圖。與前述部件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因此也參考了先前的說明。設備36具有帶有轉換裝置23的阻擋裝置22,所述轉換裝置圍繞樞轉軸線25可樞轉地安裝。此外,阻擋裝置22具有致動元件37。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致動元件37被設計為可線性運動制動鈕37。制動鈕37能夠被人線性地且大致沿皮帶滾11的旋轉軸線13的方向致動,以阻擋展開運動。制動鈕37與轉換裝置23結合。因此,制動鈕37的致動運動能夠轉換為鎖定元件26的樞轉運動或鎖定運動。此外,阻擋裝置22具有鎖定機構38。制動鈕37能夠借助于鎖定機構38鎖定在受壓位置。在致動制動鈕37以阻擋展開運動和鎖定機構38的后續動作后,制動鈕保持在如下位置,在所述位置中,制動鈕被沿旋轉軸線13或皮帶滾11的方向被按壓,即使在制動鈕37被人釋放時也是如此。為了解除展開運動的阻擋,鎖定機構38能夠被釋放。基于在此未詳細示出的復位元件,在釋放鎖定機構38后,制動鈕37線性地運動離開旋轉軸線13或皮帶滾11,這使得皮帶滾11被釋放,以用于沿箭頭18的方向進行展開運動。轉換裝置32具有第一阻擋元件44。第一阻擋元件44在此設置在轉換裝置23的背離鎖定元件26的一側上。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第一阻擋裝置44被設計為棘爪。此外,第二阻擋元件45與凸起12的在皮帶滾11上的第二側面16相關聯。第二阻擋元件45被設計為用于第一阻擋元件44的底座。如果轉換裝置23和鎖定元件26位于適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那么第一阻擋元件44也位于用于阻擋卷起運動的作用位置。第一阻擋元件44和第二阻擋元件45彼此嚙合,以用于在皮帶滾11從根據圖3的位置沿卷起運動的方向19的運動期間阻擋沿卷起運動的方向19的另一運動。因此,至少廣泛地避免卷起運動19和展開運動18。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設備39的剖開的部分立體圖。與前述部件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因此頁參考前述說明。設備39具有帶有轉換裝置23的阻擋裝置22和致動元件37,所述致動元件37在 此被設計為可旋轉地安裝的制動鈕37。制動鈕37圍繞軸線40可旋轉地安裝。制動鈕37的作致動運動作用的旋轉運動在制動鈕37的致動期間被轉換為作為鎖定運動作用的旋轉運動。制動鈕37為此與轉換裝置23結合。鎖定元件26與轉換裝置23相關聯。基于制動鈕37沿旋轉軸線13的方向的致動,能夠借助鎖定元件26實現阻擋皮帶滾11的展開運動。在這里所示的示例實施例中,第一底座41與阻擋裝置22相關聯,并且第二底座42與轉換裝置23相關聯,從圖5中可看出所述第二底座的功能。圖5示出根據圖4的具有復位元件43的根據本發明的其它設備39的細節的剖開的部分立體圖。與所述特征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因此也參考了先前的說明。復位元件43設置在第一底座41和第二底座42之間。在這里所示的實施例中,復位元件43被設計為壓縮彈簧43。第一底座41形成在此用于壓縮彈簧43的固定拱座。壓縮彈簧43的力作用在第二底座42上,使得與第二底座42牢固地連接的轉換裝置23從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沿復位位置的方向推動以用于釋放皮帶滾11以進行展開運動。與轉換裝置23結合的致動元件37現在也通過轉換裝置23被帶至停止作用位置。因此,當致動元件37被釋放時,確保卷起運動的釋放。此外,在致動元件37的用于阻擋展開運動的致動期間需克服由復位元件43預設的阻力。因此,防止了無意地阻擋皮帶滾11的展開運動的危險。此外,在阻擋裝置22內和在轉換裝置23和致動元件37之間減少了操作間隙。附圖標記列表10 設備11皮帶滾12 凸起13旋轉軸線14 邊緣15第一側面16第二側面17外接圓18 箭頭
19 箭頭20周向表面21 鈍角22阻擋裝置23轉換裝置24 箭頭25樞轉軸線
26鎖定元件27 半徑28鎖定角29 線30 切線31 中心32 邊緣33 中心34 邊緣35嚙合深度36 設備37致動元件38鎖定機構39 設備40 軸線41第一底座42第二底座43復位元件44第一阻擋元件45第二阻擋元件
權利要求
1.ー種用于卷起和展開皮帶、尤其是用于引導動物的皮帶的設備,該設備具有皮帶滾(11)和阻擋裝置(22),所述阻擋裝置具有致動元件(37)和鎖定元件(26),其中,所述皮帶滾(11)能夠借助于所述阻擋裝置(22 )而被阻擋以便阻擋所述皮帶滾(11)的展開運動,并且所述致動元件(37)能夠借助于致動運動而被致動,并且其中,所述鎖定元件(26)的鎖定運動能夠基于所述致動元件(37)的致動運動而被觸發,以便阻擋所述皮帶滾(11)的展開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運動能夠借助于轉換裝置(23)而轉換為比所述致動運動大的所述鎖定元件(26)的鎖定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裝置(23)具有機械的、電的、氣動的和/或液壓的傳動機構,尤其是桿機構,其中,所述鎖定運動和所述致動運動之間的傳動比優選在I. 25:1至10:1的范圍內,尤其是在I. 5:1至5:1的范圍內,并且尤其優選地等于 2:1。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元件(26)能夠相對于所述致動元件(37)樞轉,并且尤其地,所述鎖定元件(26)能樞轉地與所述致動元件(37)連接。
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凸起(12)與所述皮帶滾(11)相關聯,并且所述凸起(12)的第一側面(15)與所述鎖定元件(26)在用于阻塞所述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處協作,其中,所述凸起(12)的所述第一側面(15)優選布置成相對于所述皮帶滾(11)的周向表面(20)成鈍角(2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鈍角張角(21)在100°和150°之間,尤其在110°和140°之間,尤其優選為120°,并且,優選設有多個凸起(12)、并且/或者所述周向表面(20)設計為至少另ー凸起(12)的第二側面(15)。
6.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元件(26)被設計為止動面,所述止動面尤其被設計為對應于所述第一側面(15)的止動面,并且所述止動面優選與所述第一側面(15)在用于阻塞所述皮帶滾(11)的所述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上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平面地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動面能夠沿切向地和/或至少以圓弧狀方式圍繞樞轉軸線(25)樞轉,其中,所述止動面優選能樞轉到面向所述第一側面(15)的位置上、尤其用于達到用于阻擋所述展開運動的作用位置。
8.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裝置(23)被設計為桿,所述桿優選能夠圍繞樞轉軸線(25)樞轉,所述樞轉軸線(25)定向為平行于所述皮帶滾(11)的旋轉軸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桿以在10°和60°之間的、優選在20°和50°之間的、且尤其優選為30°的鎖定角(28)而布置在用于阻擋所述展開運動的所述作用位置,其中,所述鎖定角(28)在所述桿的縱向定向、具體是穿過所述樞轉軸線(25)的中心和所述桿的和/或所述凸起(12)的邊緣(14、32、34)的半徑的中心(31、33)的線與所述皮帶滾(11)的外接圓(17)的切線(30)之間而獲得,其中,在所述切線(30)和所述外接圓(17)之間的接觸點位于凸起(12)的邊緣(14、34)的區域內。
10.根據權利要求4至9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面(15)和/或所述止動面被設計成圓弧狀的表面、尤其是彼此相對應的表面,其中所述圓弧狀的表面的半徑(27)優選作為在所述轉換裝置(23)的樞轉軸線(25)與所述第一側面(15)和/或所述止動面之間的距離而獲得。
11.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干,設有鎖定機構(38)、尤其是能由人致動的鎖定機構,用于鎖定和/或將所述致動元件(37)鎖定在用于阻擋所述皮帶滾(11)的所述展開運動的位置。
12.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設有用于阻擋卷起運動、尤其是用干與所述鎖定元件(28)共同致動的第一阻擋元件(44),其中,第二側面(16)和/或第ニ阻擋元件(45)優選與所述第一阻擋元件(44)在用于阻擋所述卷起運動的作用位置上協作。
13.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用于從用于阻擋所述皮帶滾(11)的作用位置回到用于釋放所述皮帶滾(11)以進行展開運動的停止作用位置的復位元件(43)與所述鎖定元件(26)和/或與所述轉換裝置(23)相關聯,其中所述復位元件(43) 優選被設計為彈簧。
1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裝置(22)、尤其是所述鎖定元件(26)和/或所述轉換裝置(23)與用于設定不同于最大能展開的皮帶長度的預設部分皮帶長度的限制裝置協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卷起和展開尤其是用于引導動物的皮帶的設備(10、36、39),所述設備具有皮帶滾(11)和阻擋裝置(22),所述阻擋裝置具有致動元件(37)和鎖定元件(26),其中所述皮帶滾(11)能夠借助阻擋裝置(22)而被致動,所述阻擋裝置(22)用于阻擋皮帶滾(11)的展開運動,并且致動元件(37)能夠借助致動運動而被致動,并且,基于致動元件(37)的致動運動,能夠觸發鎖定元件(26)的鎖定運動,以用于阻擋皮帶滾(11)的展開運動。為了使得產生令人煩擾的噪音的阻擋裝置定位盡可能地困難,并且同時改善操作舒適性,所述設備(10、36、39)的特征在于,致動運動能夠借助轉換裝置(23)轉變為鎖定元件(26)的比致動運動大的鎖定運動。
文檔編號B65H75/44GK102951501SQ20121029953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3日
發明者曼弗雷德·博格丹, 于爾根·格羅思 申請人:弗萊克西-博格丹技術有限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