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應用于輸送帶上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輸送帶上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輸送機一般包括輥筒、安裝在輥筒上的輸送帶以及固定輥筒的機架,通過動力系統驅動輥筒轉動從而帶動位于輸送帶上的物品進行移動。輸送帶在長久使用后容易因磨損、變形等原因而壞掉,為了保證其輸送效果需更換輸送帶,由于輸送帶為一環形整體,因此在更換時需要把輥筒兩側的機架打開,并用人工托住輥筒后再將輸送帶套進輥筒內,然后再將機架安裝回去。整個更換過程麻煩,耗時耗力,不利于設備的維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設計出一種結構合理、更換輸送帶方便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應用于輸送帶上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包括輥筒、套設在輥筒上輸送帶以及支撐輥筒兩側的支撐架,一側或兩側的支撐架包括與輥筒連接的固定架、位于固定架下方的底架以及位于固定架與底架之間的墊塊。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墊塊通過螺栓或銷軸安裝在固定架與底架之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由固定架、墊塊和底架構成,當需要更換輸送帶時,只需將墊塊拆開,將輸送帶從側面套入輥筒內,然后再將墊塊裝回去即可快速方便地更換輸送帶,全程只需一個工人操作,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的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圖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結構合理、更換輸送帶方便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包括輥筒1、套設在輥筒I上輸送帶2以及支撐輥筒I兩側的支撐架3,一側或兩側的支撐架3包括與輥筒I連接的固定架31、位于固定架31下方的底架32以及位于固定架31與底架32之間的墊塊33。在本實施例中,僅其中一側的支撐架3含有墊塊33另一側支撐架3為常規結構,從而保證了整體機架的強度。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墊塊33通過螺栓或銷軸可拆卸地安裝在固定架31與底架32之間,墊塊33的形狀可為楔形、長方形等扁長形狀。所述墊塊33的高度應大于輸送帶2的厚度,同時應小于另一側支撐架3和輥筒I所允許的變形量,避免整機發生變形。[0013]當然,本實用新型除了上述實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術方案也應當在其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應用于輸送帶上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包括輥筒(I)、套設在輥筒(I)上輸送帶(2)以及支撐輥筒(I)兩側的支撐架(3),其特征在于一側或兩側的支撐架(3)包括與輥筒(I)連接的固定架(31)、位于固定架(31)下方的底架(32)以及位于固定架(31)與底架 (32)之間的墊塊(3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輸送帶上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塊(33 )通過螺栓或銷軸安裝在固定架(31)與底架(32 )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應用于輸送帶上的懸臂式快速換帶機構,包括輥筒、套設在輥筒上輸送帶以及支撐輥筒兩側的支撐架,一側或兩側的支撐架包括與輥筒連接的固定架、位于固定架下方的底架以及位于固定架與底架之間的墊塊。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由固定架、墊塊和底架構成,當需要更換輸送帶時,只需將墊塊拆開,將輸送帶從側面套入輥筒內,然后再將墊塊裝回去即可快速方便地更換輸送帶,全程只需一個工人操作,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文檔編號B65G21/06GK202848543SQ20122052803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明者黃松, 李俊岑, 葉良燦, 李新春 申請人:佛山市松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