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特高壓套管吊裝方法。
背景技術:
電力系統特高壓套管為細長瓷件,重約6噸,通常都是垂直安裝。在兩套起吊系統相互配合下,套管吊裝需要完成從水平起吊、水平位置到垂直位置變吊的過程。為保證套管吊裝時處于垂直狀態,防止細長的套管傾斜,需要用腰箍繩固定套管并調整套管位置,但采用腰箍繩容易造成套管傘裙的損壞,而且只有極少數專業人員能熟練系好腰箍繩,這直接關系到套管起吊的安全和安裝的順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特高壓套管吊裝方法,避免套管吊裝過程對傘裙的損壞,也可確保套管在對接安裝時處于垂直位置,有效提高套管吊裝速度、保護套管免受破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特高壓套管吊裝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預制件準備:預制一用于套在特高壓套管中部傘裙上的套箍,該套箍內側壁設置有橡膠墊,兩相對側壁上均設置有一翼板,翼板上設置有繩夾頭和固定環,并在特高壓套管的頂端螺栓連接一固定板,該固定板的兩側設置有通孔;
(2)綁扎固定:將套箍緊固在特高壓套管中部傘裙上,用兩根固定繩分別連接固定板一側通孔和套箍一側的固定環,防止套箍在起吊過程中發生移動;
(3)吊繩安裝:準備兩臺吊車,對第一臺吊車的兩根吊繩上安裝使兩吊繩保持平行的吊板,該吊板兩側對稱設置有讓吊繩穿過的掛孔,將兩吊繩通過鏈環連接到特高壓套管底端法蘭預置的兩個吊環螺栓上,再將這兩吊繩分別穿過套箍翼板上的繩夾頭,通過繩夾頭鎖緊吊繩;將第二臺吊車的兩根吊繩通過鏈環連接到特高壓套管底端法蘭預置的兩個吊環螺栓上;
(4)起吊:兩臺吊車同時起吊,使特高壓套管保持水平上升直至相應高度,第二臺吊車保持不動,第一臺吊車繼續上升起吊,直至特高壓套管變為垂直狀態,此過程中特高壓套管全程不接觸地面;
(5)安裝:將第二臺吊車的吊繩從特高壓套管上取下,通過第一臺吊車將特高壓套管移至待安裝區域進行安裝作業。
進一步的,所述套箍包括兩個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的半圓形套件,所述套件內側壁設置有橡膠墊,所述套件外側壁中部設置有直角狀的翼板,所述翼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繩夾頭和固定環的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套件兩端外側壁均設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上設置有多個螺栓孔,所述緊固件為螺栓螺母組件,該緊固件鎖緊在螺栓孔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繩包括一鋼絲繩,鋼絲繩的兩端均設置有繩夾頭,所述鋼絲繩的中部設置有調整鋼絲繩長度的緊線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法可以避免套管吊裝過程對傘裙的損壞,也可確保套管在對接安裝時處于垂直位置,有效提高套管吊裝速度、保護套管免受破壞。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套箍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套件,11-凸部,2-螺栓螺母組件,3-翼板,4-繩夾頭,41-固定環,5-橡膠墊,6-特高壓套管,61-法蘭,62-固定板,7-固定繩,71-緊線扣,8-吊繩。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2所示,一種特高壓套管吊裝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預制件準備:預制一用于套在特高壓套管6中部傘裙上的套箍,該套箍內側壁設置有橡膠墊,兩相對側壁上均設置有一翼板3,翼板上設置有繩夾頭4和固定環41,并在特高壓套管的頂端螺栓連接一固定板62,該固定板的兩側設置有通孔;
(2)綁扎固定:將套箍緊固在特高壓套管中部傘裙上,用兩根固定繩7分別連接固定板一側通孔和套箍一側的固定環,防止套箍在起吊過程中發生移動;
(3)吊繩安裝:準備兩臺吊車,對第一臺吊車的兩根吊繩8上安裝使兩吊繩保持平行的吊板,該吊板兩側對稱設置有讓吊繩穿過的掛孔,將兩吊繩通過鏈環連接到特高壓套管底端法蘭61預置的兩個吊環螺栓上,再將這兩吊繩分別穿過套箍翼板上的繩夾頭,通過繩夾頭鎖緊吊繩;將第二臺吊車的兩根吊繩通過鏈環連接到特高壓套管底端法蘭預置的兩個吊環螺栓上;
(4)起吊:兩臺吊車同時起吊,使特高壓套管保持水平上升直至相應高度,第二臺吊車保持不動,第一臺吊車繼續上升起吊,直至特高壓套管變為垂直狀態,此過程中特高壓套管全程不接觸地面;
(5)安裝:將第二臺吊車的吊繩從特高壓套管上取下,通過第一臺吊車將特高壓套管移至待安裝區域進行安裝作業。
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箍包括兩個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的半圓形套件1,所述套件內側壁設置有橡膠墊5,所述套件外側壁中部設置有直角狀的翼板3,所述翼板上設置有用于固定繩夾頭4和固定環41的通孔。
本實施例中,所述套件兩端外側壁均設置有凸部11,所述凸部上設置有多個螺栓孔,所述緊固件為螺栓螺母組件2,該緊固件鎖緊在螺栓孔上。使用時,將兩個套件套住套管上,用螺栓螺母鎖緊,繩夾頭鎖緊吊繩。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繩包括一鋼絲繩,鋼絲繩的兩端均設置有繩夾頭,所述鋼絲繩的中部設置有調整鋼絲繩長度的緊線扣71。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