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紙張配頁裝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配訂折聯動生產線用不停機收紙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收紙裝置是在紙張傳送方向的前方設置一個收紙臺,當收紙臺上垛紙踏板紙堆達到一定高度時必須更換垛紙踏板,此時只能進行停機更換,而每次停機都要造成一定的紙張浪費,同時產生一定的無效工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配訂折聯動生產線用不停機收紙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配訂折聯動生產線用不停機收紙裝置,包括前對齊裝置,側對齊裝置,后對齊調節組件、收紙臺升降組件、光電傳感器、機架、輔助支架、主托紙盤、副托紙盤和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對齊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前端,所述后對齊調節組件設置在所述機架后端,所述側對齊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兩側,所述收紙臺升降組件與所述機架側壁的滑道滑動連接,所述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與所述收紙臺升降組件連接并提供動力,所述主托紙盤設置在所述收紙臺升降組件上,所述收紙臺升降組件的頂面設置滑槽,所述主托紙盤設置與所述滑道相匹配的滾輪,所述輔助支架設置在所述機架側壁且在所述滑道頂端的上方,所述光電傳感器設置支架上;
所述前對齊裝置包括前對齊氣缸和前對齊板,所述前對齊氣缸通過活塞桿與所述前對齊板連接,所述側對齊裝置包括側對齊氣缸和側對齊板,所述后對齊調節組件包括后對齊后支架、兩組后定位對齊結構,兩組所述后定位對齊結構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后定位對齊結構包括固定塊、螺栓、支撐孔、前后調節支架、后對齊擋板,所述前后調節支架貫穿設置在所述固定塊前后邊沿處的支撐孔,所述前后調節支架上設置定位槽,所述后對齊擋板設置在所述前后調節支架中后部,所述固定塊中心設置貫通的螺孔,所述螺栓旋入螺孔至抵住所述定位槽底面。
所述副托紙盤設置在前部工序支架的下方,所述副托紙盤設置推板,所述副托紙盤和推板與副托紙盤動力結構連接。
所述光電傳感器包括設置在支架前端的來紙光電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滑道頂端的上限 位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滑道底端的下限位傳感器和設置在所述支架上部的厚度光電傳感器。
所述副托紙盤動力結構為液壓氣缸。
所述收紙臺升降組件與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容易實現,可根據不同紙張大小的收紙要求進行調整,能夠實現收紙自動化,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實現不停機收紙,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前部工序支架的前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副托紙盤的俯視圖。
圖中,1、前對齊裝置,2、側對齊裝置,3、后對齊調節組件,4、收紙臺升降組件,5、機架,6、輔助支架,7、主托紙盤,8、副托紙盤,9、前對齊氣缸,10、前對齊板,11、側對齊氣缸,12、側對齊板,13、后對齊后支架,14、固定塊,15、螺栓,16、支撐孔,17、前后調節支架,18、后對齊擋板,19、推板,20、來紙光電傳感器,21、上限位傳感器,22、下限位傳感器,23、厚度光電傳感器,24、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5、滑道,26、定位槽,27、副托紙盤動力結構,28、前部工序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做出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配訂折聯動生產線用不停機收紙裝置,包括前對齊裝置1,側對齊裝置2,后對齊調節組件3、收紙臺升降組件4、光電傳感器、機架5、輔助支架6、主托紙盤7、副托紙盤8和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前對齊裝置1設置在機架5前端,后對齊調節組件3設置在機架5后端,側對齊裝置2設置在機架5兩側,收紙臺升降組件4與機架5側壁的滑道25滑動連接,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與收紙臺升降組件4并提供動力主托紙盤7設置在收紙臺升降組件4上,收紙臺升降組件4的頂面設置滑槽,主托紙盤7設置與滑道25相匹配的滾輪,輔助支架6設置在機架5側壁且在滑道25頂端的上方,光電傳感器設置支架上,前對齊裝置1包括前對齊氣缸9和前對齊板10,前對齊氣缸9通過活塞桿與前對齊板10連接,側對齊裝置2包括側對齊氣缸11和側對齊板12,后對齊調節組件3包括后對齊后支架13、兩組后定位對齊結構,兩組后定位對齊結構固定在后支架上,后定位對齊結構包括固定塊14、螺栓15、支撐孔16、前后調節支架17、后對齊擋板18,前后調節支架17貫穿 設置在固定塊14前后邊沿處的支撐孔16,前后調節支架17上設置定位槽26,后對齊擋板18設置在前后調節支架17中后部,固定塊14中心設置貫通的螺孔,螺栓15旋入螺孔至抵住定位槽26底面,設計合理容易實現,可根據不同紙張大小的收紙要求進行調整,能夠實現收紙自動化,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實現不停機收紙,提高工作效率。
副托紙盤8設置在前部工序支架28的下方,所述副托紙盤8設置推板19,副托紙盤8和推板19與副托紙盤動力結構27連接,設置合理實現無停機收紙。
光電傳感器包括設置在支架前端的來紙光電傳感器20、設置在滑道25頂端的上限位傳感器21,設置在滑道25底端的下限位傳感器22和設置在支架上部的厚度光電傳感器23。
副托紙盤8動力結構為液壓氣缸。
使用例一:生產前根據生產需要調節后對齊調節組件3的位置,具體的松開螺栓15,調節前后調節支架17與固定塊14的相對位置,符合生產紙張尺寸要求時擰緊螺栓15完成對齊調節組件調整,同時調節側對齊氣缸11組件的相對位置和后對齊調節組件3的前后位置以適應不同紙張大小的收紙要求;當紙張到達本實用新型時,紙張經過機架5前端的來紙光電傳感器20,檢測紙張到達收紙部分時,來紙光電傳感器20向控制器傳遞信號,控制器設置前對齊氣缸9和側對齊氣缸11處于縮回狀態,紙張落到收紙臺升降組件4上的主托紙盤7表面,紙張抵住后對齊調節組件3對齊擋板時齊氣缸和側對齊氣缸11伸出,完成對紙張的對齊動作,主托紙盤7的紙張會隨著的逐漸堆積增高到達一定高度,觸發厚度光電傳感器23,厚度光電傳感器23向控制器傳遞信號,控制器設置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帶動收紙臺升降驅組件沿滑道25下降,紙堆隨著下降,當紙離開厚度光電傳感器23設定范圍時時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停止,收紙臺升降組件4停止下降停在滑道25某處,紙張繼續堆積當紙再次觸發厚度光電傳感器23時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又開始下降,進行循環,當收紙張堆積達到指定堆積高度紙臺升降組件下降到下限位傳感器22時,人工將副托紙盤8插入輔助支架6接收紙張,同時工人從紙臺升降組件拉下主托紙盤7,因為收紙臺升降組件4的頂面設置滑槽,主托紙盤7設置與滑道25相匹配的滾輪,卸下和安裝主托紙盤7方便快捷,卸完紙張后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帶動收紙升降組件和主托紙盤7快速上升,將副托紙盤8拉出紙張掉落到主托紙盤7繼續收紙收,實現不停機收紙。
使用例二:生產前根據生產需要調節后對齊調節組件3的位置,具體的松開螺栓15,調節前后調節支架17與固定塊14的相對位置,符合生產紙張尺寸要求時擰緊螺栓15完成對齊調節組件調整,同時調節側對齊氣缸11組件的相對位置和后對齊調節組件3的前后位置以適應不同紙張大小的收紙要求;當紙張到達本實用新型時,紙張經過機架5前端的來紙光電傳 感器20,檢測紙張到達收紙部分時,來紙光電傳感器20向控制器傳遞信號,控制器設置前對齊氣缸9和側對齊氣缸11處于縮回狀態,紙張落到收紙臺升降組件4上的主托紙盤7表面,紙張抵住后對齊調節組件3對齊擋板時齊氣缸和側對齊氣缸11伸出,完成對紙張的對齊動作,主托紙盤7的紙張會隨著的逐漸堆積增高到達一定高度,觸發厚度光電傳感器23,厚度光電傳感器23向控制器傳遞信號,控制器設置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帶動收紙臺升降驅組件下降,紙堆隨著下降,當紙離開厚度光電傳感器23設定范圍時時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停止,收紙臺升降組件4停止下降停在滑道25某處,紙張繼續堆積當紙再次觸發厚度光電傳感器23時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又開始下降,進行循環,當收紙張堆積達到指定堆積高度紙臺升降組件下降到下限位傳感器22時,控制器設置副托紙盤8動力結構啟動,副托紙盤8與副托紙盤動力結構27連接,帶動設置前部工序支架28下方的副托紙盤8向前運動插入輔助支架6接收紙張,同時工人從紙臺升降組件拉下主托紙盤7,因為收紙臺升降組件4的頂面設置滑槽,主托紙盤7設置與滑道25相匹配的滾輪,卸下和安裝主托紙盤7方便快捷,卸完紙張后收紙臺升降驅動電機24帶動收紙升降組件和主托紙盤7快速上升,控制器設置副托紙盤動力結構27再次啟動,將副托紙盤8拉出,副托紙盤8內設置推板19,其中推板19由副托紙盤動力結構27提供動力或單獨選配減速電機,推板19與副托紙盤8的運動方向相反,使得副托紙盤8拉出的同時紙張在推板19推動紙張掉落到主托紙盤7內,完成紙張交接,主托紙盤7繼續收紙收,實現不停機收。
上述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