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顆粒狀物品的包裝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真空整形包裝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顆粒狀物品的包裝機械,例如大米、茶葉、真空食品包裝機械,存在兩個不足之處,其一為,物品的灌裝、抽真空、袋體整形等工序在一個工位完成,生產效率不高; 其二為,經灌裝、抽真空、二面整形后成品的真空包裝袋,其側截面為橢圓形,即底頂面和左右側面的袋表面以一定弧度收攏,這種形狀的物品包裝在堆放時會產生空間損失; 其三為,需要多人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物品灌裝、整形、抽真空的多工位同時運轉,并且可單人操作多個工位能使成品裝包裝呈立方體形狀,便于運輸堆放又提高工效,提供一種真空整形包裝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真空整形包裝機,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設有兩個工位,機架上從上到下依次設有位于同一個工位的計量機構和灌裝機構,所述機架的另一工位對應灌裝機構處設有撥袋封口機構和抽真空管,計量機構的上端設有進料口,計量機構的下端設有出料口,所述灌裝機構的下方設有六面體整形機構,所述六面體整形機構滑動設置在一導向桿上,并沿導向桿在機架的兩個工位間往復運動,機架對應撥袋封口機構的出包口處設有用于傳送包裝完成品的水平移動式接包機構,機架對應水平移動式接包機構的上方設有電控箱,所述電控箱控制所述真空整形包裝機的運行。
所述灌裝機構包括灌裝方管和夾持裝置,所述灌裝方管一端與計量機構的出料口連接,包裝袋套設在灌裝方管的另一端,所述夾持裝置將包裝袋的袋口夾緊固定。
所述的六面體整形機構包括前后整形版、左右整形板和下托盤,各個所述整形板與下托盤形成腔體;前整形板和左右整形板為可移動整形板,前整形板和左右整形板的側邊分別設有相應的整形板氣缸。
所述的撥袋封口機構和抽真空管設置在一架體上,架體通過架體氣缸安裝在機架上;架體氣缸控制架體的升降,抽真空管由一真空管氣缸控制動作。
所述撥袋封口機構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組上壓板和對稱設置架體兩側的兩組撥叉,每組撥叉包括三根撥叉爪,兩側的撥叉爪分別由獨立氣缸驅動,上壓板與其對應的一壓板氣缸連接,上壓板內側設有隔熱材料制成的隔板,隔熱板上方設有熱封條,熱封條與一熱封氣缸連接。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計量機構、灌裝機構處于一個工位,撥袋封口機構和抽真空管處于另一個工位,六面體整形機構通過導向軌往復來回于兩個工位之間,而可以實現進行一個袋體灌裝的同時進行已灌裝好的另一個袋體的抽真空、封口,提高了生產效率,移動式六面體整形機構起到兩個工位的聯接并與撥袋機構和封口機構實現袋體呈立方體,便于堆放整機體積小,水平移動式接包機構完成包裝后成品轉向送出,實現單人操作,工作效率高,產量達350包 /小時。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整形包裝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整形包裝機的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或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0,所述機架10設有兩個工位,機架10上從上到下依次設有位于同一個工位的計量機構1和灌裝機構2,所述機架10的另一工位對應灌裝機構3處設有撥袋封口機構4和抽真空管5,所述灌裝機構2的下方設有六面體整形機構3,所述六面體整形機構3滑動設置在一導向桿(圖中未表示)上,并沿導向桿在機架10的兩個工位間往復運動,機架10對應撥袋封口機構4的出包口處設有用于傳送包裝完成品的水平移動式接包機構6,機架10對應水平移動式接包機構6的上方設有電控箱7,所述電控箱7控制所述真空整形包裝機的運行。
所述灌裝機構2包括灌裝方管和夾持裝置,所述灌裝方管一端與計量機構1的出料口連接,包裝袋套設在灌裝方管的另一端,所述夾持裝置將包裝袋的袋口夾緊固定。
所述的六面體整形機構3包括前后整形版、左右整形板和下托盤,各個所述整形板與下托盤形成腔體;前整形板和左右整形板為可移動整形板,前整形板和左右整形板的側邊分別設有相應的整形板氣缸。
所述的撥袋封口機構4和抽真空管5設置在一架體上,架體通過架體氣缸安裝在機架10上;架體氣缸控制架體的升降,抽真空管5由一真空管氣缸控制動作。
所述撥袋封口機構4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組上壓板和對稱設置架體兩側的兩組撥叉,每組撥叉包括三根撥叉爪,兩側的撥叉爪分別由獨立氣缸驅動,上壓板與其對應的一壓板氣缸連接,上壓板內側設有隔熱材料制成的隔板,隔熱板上方設有熱封條,熱封條與一熱封氣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將空的包裝袋套裝在灌裝機構2的方管的另一端并由夾持裝置夾緊固定,六面體整形機構3移動到灌裝機構2的下方,物料通過計量機構1實現定量下料,計量機構1為電子定量秤保證包裝物料重量精度0.1%,進而將一定量的物料裝入包裝袋,可上下移動的灌裝機構2下移,將裝有物料的包裝袋進入六面體整形機構3的各個整形板與下托盤形成腔體內,可以滿足0.5KG--5KG包裝需求,灌裝機構2的夾持裝置松開裝有物料的包裝袋,六面體整形機構3對裝有物料的包裝袋進入整形,前整形板和左右整形板為可移動整形板,前整形板和左右整形板分別由其相應的整形板氣缸帶動,使包裝袋袋口前后對稱,實現對包裝袋口的整形。
六面體整形機構3對裝有物料的包裝袋整形完成后,六面體整形機構3導向軌移動到設置有撥袋封口機構4和抽真空管5的架體的工位上停止住,架體在架體氣缸的作用下下降,進而帶動撥袋封口機構4下降,設于兩側的撥袋封口機構4的兩組撥叉將整形后包裝袋的將整個袋口夾緊,此時架體氣缸帶動架體上升,進而將包裝袋帶離六面體整形機構3,同時抽真空管5伸入包裝袋內進行抽真空動作,抽真空后,壓板氣缸帶動上壓板22從抽真空管5下方壓緊包裝袋,熱封氣缸驅動熱封條對包裝袋口進行燙封。燙封完畢的包裝袋在架體的帶動下移動至水平送包機構6的移動小車上,兩組撥叉松開包裝袋后,水平送包機構6將包裝完畢的包裝袋水平移送出出包口。
進一步地,在包裝袋被撥袋封口機構4的兩組撥叉帶離六面體整形機構3后,六面體整形機構3沿導向軌從撥袋封口機構4的下方移動至灌裝機構2下方;在撥袋封口機構4和抽真空管5對裝有物料的包裝袋進行抽真空、封口的同時,工作人員可將包裝袋套裝在位于旁邊工位的灌裝機構2的方管上進行灌裝操作。不斷的重復上面所述的工作進程對物料進行不斷的整形包裝。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計量機構1、灌裝機構2處于一個工位,撥袋封口機構4和抽真空管5處于另一個工位,六面體整形機構3通過導向軌往復來回于兩個工位之間,而可以實現進行一個袋體灌裝的同時進行已灌裝好的另一個袋體的抽真空、封口,提高了生產效率,移動式六面體整形機構3起到兩個工位的聯接并與撥袋機構和封口機構實現袋體呈立方體,便于堆放整機體積小,水平移動式接包機構完成包裝后成品轉向送出,實現單人操作,工作效率高,產量達350包 /小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