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傳送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防堵塞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在物料傳送時,經常遇到物料堵塞的情況,例如,在牲畜飼喂時,飼料送至下料筒內,飼料通過底部的出料絞龍輸送出去,但是因為飼料多為粉料,料多時容易堵塞而無法輸送,現有的辦法就是通過外加電機對下料筒內的飼料進行攪拌,從而疏通飼料的輸送。但是這種方法存在如下弊端:1)增加了生產成本,2)增加了生產工序,3)增加了人力輸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防堵塞下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防堵塞下料裝置,包括料桶,料桶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且在出料口處安裝有出料蛟龍,此外,該裝置還包括設于料桶內的攪架,攪架包括桿體,桿體的頂部設有套環,桿體的下部兩側分別設有叉鉤;料筒內位于其上部的位置固定有水平狀的螺桿,桿體的頂部套環套置于螺桿上,且螺桿上位于套環兩側的位置各設有一個螺母(兩個螺母用于將攪架的套環固定于螺桿上的某一位置),桿體的底部置于出料絞龍任意兩片旋片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攪架桿體的底端端部置于出料絞龍任意兩片旋片之間,當出料絞龍在傳動時,出料絞龍上的各旋片會不斷的向前傳動,同時各旋片會不斷的撥動攪架的桿體,使攪架不斷的來回抖動,從而達到不斷攪拌料桶內物料的作用,最終達到防止料筒內物料堵塞的目的。
作為優選方案,攪架桿體的底部設置為彎環狀,彎環狀設計可以使得出料絞龍的旋片更容易的撥動攪架桿體,防止攪架桿體卡住的現象發生。
本實用新型設計科學、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維護方便、省時省力,通過出料絞龍的傳動就可使攪架反復擺動,從而實現攪架對物料的自動攪拌,達到防堵塞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縱面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攪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圖中:1-料桶、2-出料口、3-出料蛟龍、4-攪架、4-1-桿體、4-2-頂部套環、4-3-叉鉤、5-螺桿、6-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防堵塞下料裝置,包括料桶1及設于料桶1內的攪架4,料桶1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2,且在出料口2處安裝有出料蛟龍3;攪架4包括桿體4-1,桿體4-1的頂部設有套環4-2,桿體4-1的下部兩側分別設有叉鉤4-3;料筒1內位于其上部的位置固定有水平狀的螺桿5,桿體4-1的頂部套環4-2套置于螺桿5上,且螺桿5上位于套環4-2兩側的位置各設有一個螺母6,桿體4-1的底部置于出料絞龍3任意兩片旋片之間。
具體實施時,桿體4-1的底部設置為彎環狀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