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控機床,特別涉及一種數控車床用自動上料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數控技術越來越成熟,其應用的廣泛度也越來越大,而在使用數控車床對軸類進行加工時,由于加工工序簡單,而加工數量巨大,操作人員需長時間地重復勞動,不僅增加了操作人員的操作負擔,而且生產效率低下,此外,操作時人員的雙手經常需要接觸卡盤,不僅操作麻煩,而且操作安全性也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數控車床用自動上料機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實現產品的自動上料,自動化程度高,節省大量勞動力,生產效率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數控車床用自動上料機構,包括:機身、運輸鏈以及送料氣缸,所述運輸鏈為循環式運輸的鏈條機構,且所述運輸鏈固定安裝在所述機身的上端,所述送料氣缸懸掛在所述運輸鏈的上方,且所述送料氣缸的氣缸桿固定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底部固定有送料座,實現送料座的上下運作,所述送料座由儲料座和推料氣缸連接構成,所述推料氣缸的氣缸桿正對所述儲料座內部,通過所述送料氣缸和所述推料氣缸的配合使用,實現產品的自動上料。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機身的下端還固定安裝有卡盤,所述卡盤的卡口夾緊產品,所述卡盤位于所述送料座的下方,且所述卡盤卡口端的橫截面與所述送料座出料口端的橫截面處于同一截面。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在所述運輸鏈的右端固定安裝有第一料倉,在所述運輸鏈的左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料倉。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連桿成u型,且在所述連桿上、與所述第二料倉相接觸處開設有進料口,能夠在送料座下移的時候,連桿的一側端能夠堵住第二料倉中的產品,防止位于第二料倉中的產品滾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運輸鏈的下方固定連接有驅動馬達,用于驅動運輸鏈運作。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送料氣缸的氣缸處于最大伸長狀態時,所述送料座出料口正對所述卡盤的卡口。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送料氣缸和所述推料氣缸均由plc編程控制器提供驅動信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利用送料氣缸來控制產品的縱向運輸,同時通過利用推料氣缸來控制產品的橫向運輸,最終通過送料氣缸與推料氣缸的配合使用,實現產品的自動上料操作,自動化程度高,節省大量勞動力,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的正視圖;
圖2是本發明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的側視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機身,2、運輸鏈,3、送料氣缸,4、送料座,5、連桿,6、卡盤,7、第二料倉,8、第一料倉,9、驅動馬達,10、產品,41、儲料座,42、推料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圖2,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數控車床用自動上料機構,包括:機身1、運輸鏈2以及送料氣缸3,所述運輸鏈2為循環式運輸的鏈條機構,且所述運輸鏈2固定安裝在所述機身1的上端,所述送料氣缸3懸掛在所述運輸鏈2的上方,且所述送料氣缸3的氣缸桿固定連接有連桿5,所述連桿5的底部固定有送料座4,實現送料座4的上下運作,所述送料座4由儲料座41和推料氣缸42連接構成,所述推料氣缸42的氣缸桿正對所述儲料座41內部,通過所述送料氣缸3和所述推料氣缸42的配合使用,實現產品的自動上料。
進一步說明,所述機身1的下端還固定安裝有卡盤6,所述卡盤6的卡口夾緊產品10,所述卡盤6位于所述送料座4的下方,且所述卡盤6卡口端的橫截面與所述送料座6出料口端的橫截面處于同一截面。
在所述運輸鏈2的右端固定安裝有第一料倉8,在所述運輸鏈2的左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料倉7;所述連桿5成u型,且在所述連桿5上、與所述第二料倉7相接觸處開設有進料口,能夠在送料座4下移的時候,連桿5的一側端能夠堵住第二料倉7中的產品10,防止位于第二料倉7中的產品10滾落。
所述運輸鏈2的下方固定連接有驅動馬達9,用于驅動運輸鏈2運作。
所述送料氣缸3的氣缸處于最大伸長狀態時,所述送料座4出料口正對所述卡盤6的卡口。
所述送料氣缸3和所述推料氣缸42均由plc編程控制器提供驅動信號。
再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數控車床用自動送料,工作流程為:操作人員將產品10放入第一料倉8內,使得第一料倉8內的產品逐個滾至運輸鏈2內,隨后在驅動馬達9的驅動作用下,運輸鏈2將產品逐一運輸至第二料倉7處,使得產品滾至第二料倉7內,最終產品到達送料座4內的儲料座41中,此時plc編程控制器向送料氣缸3發送驅動信號,送料氣缸3的氣缸桿下移,帶動連桿5下移,從而使得送料座4下移至卡盤6的卡口處,隨后plc編程控制器向推料氣缸42發送一驅動信號,驅動推料氣缸42的氣缸桿伸長,從而位于儲料座41內的產品10推至卡盤的卡口中,隨后卡盤6將產品固定夾緊,最后由plc編程控制器依次向推料氣缸42和送料氣缸3發送回收信號,使得推料氣缸42和送料氣缸3復位,隨后位于第二料倉7的待加工產品自行滾至送料座4中的儲料座41內,重復上述工序的執行,最終實現產品的自動上料操作,自動化程度高,節省大量勞動力,生產效率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