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小車起重機。
背景技術:
起重機為雙小車結構時,經常需要對工件進行雙小車聯(lián)合吊運,這時兩吊鉤之間的最小距離小于工件的吊點距時才能保證垂直起吊。由于起升裝置受到各部件尺寸限制,經常會出現(xiàn)兩吊鉤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工件兩吊點之間的距離,導致鋼絲繩在小車運行方向傾斜起吊,傾斜起吊會對起升系統(tǒng)機械機構產生不利影響,起重機操作規(guī)程是禁止斜吊。
起重機的起升機構的鋼絲繩主要與卷筒、吊鉤、定滑輪組接觸。對卷筒而言,鋼絲繩在卷筒上的出繩方向是卷筒圓周的切線方向,斜拉時仍是切線方向,不會產生沿卷筒長度方向的分力,不會產生跳槽等不利影響;對吊鉤組而言,斜拉時隨著鋼絲繩角度的變化,在鋼絲繩拉力作用下,吊鉤組自然傾斜,始終保持著鋼絲繩與吊鉤組的出、入繩角度約為0°,因此斜吊對吊鉤組也不存在不利影響;但是對固定在小車上的定滑輪來說,定滑輪會因為斜吊受到水平力,使得定滑輪容易受到損壞或脫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雙小車起重機,其能夠避免斜拉吊運時定滑輪受到損壞或脫槽。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雙小車起重機,包括兩個小車和每個小車上設置的起升裝置,該起升裝置由吊鉤、卷筒、鋼絲繩和定滑輪組成,鋼絲繩纏繞在卷筒上,鋼絲繩的一端連接吊鉤,另一端與定滑輪連接,定滑輪設置在定滑輪梁上,定滑輪梁兩端鉸接在小車上。
所述的定滑輪梁與小車的鉸接方式為鉸軸連接。
所述的鉸軸的中心點高于鋼絲繩與定滑輪的作用點。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雙小車起重機,該起重機的起升裝置中的定滑輪設置在定滑輪梁上,定滑輪梁兩端鉸接在小車上,定滑輪梁可以隨著吊鉤的百福角度進行自動調整,隨時保持著鋼絲繩與定滑輪之間的出入繩角度為0°左右,避免了斜拉吊運時定滑輪受到損壞或脫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定滑輪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雙小車起重機,包括兩個小車1和每個小車上設置的起升裝置,該起升裝置由吊鉤2、卷筒3、鋼絲繩5和定滑輪4組成,鋼絲繩5纏繞在卷筒3上,鋼絲繩5的一端連接吊鉤2,另一端與定滑輪4連接,定滑輪4設置在定滑輪梁6上,定滑輪梁兩端鉸接在小車1上。本實用新型是將定滑輪4先安裝在定滑輪梁6上,定滑輪梁兩端鉸接在小車1上,因為起升裝置受到各部件尺寸限制,經常會出現(xiàn)兩吊鉤2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工件8的兩吊點之間的距離,導致傾斜起吊,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可以實現(xiàn)定滑輪梁6隨著吊鉤2的擺幅角度進行自動調整,隨時保持著鋼絲繩與定滑輪之間的出入繩角度為0°左右,避免了斜拉吊運時定滑輪4受到損壞或脫槽。
為了進一步保證定滑輪梁6可以隨著吊鉤2的擺動而調整,所述的定滑輪梁6與小車1的鉸接方式為鉸軸連接。
為了避免滑輪梁6因為不穩(wěn)定造成傾覆或者半傾覆,所述的鉸軸7的中心點高于鋼絲繩與定滑輪的作用點。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yōu)選的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