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地面運輸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搬運車的驅動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電動搬運車中驅動總成一般都是需要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地將驅動夾緊板套入或者拔出;操作起來較為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拆卸和組裝的電動搬運車的驅動總成。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搬運車的驅動總成,包括油缸組件、控制器、驅動夾緊板、推力球軸承、驅動安裝座、軸承和臥式驅動裝置;所述油缸組件包裹在油缸護罩內,控制器通過電控安裝罩固定在油缸組件的油缸護罩連接;將控制器與油缸組件安裝在一體,即將控制器上的電氣線路與油缸組件上的油路控制管路連接在一體,節省了布線存儲空間的同時,也有效地避免了布線錯亂或者冗長而導致的線路安全問題;在驅動安裝座內設有臺階孔,推力球軸承和軸承依次從上到下嵌置在該臺階孔內;油缸組件通過驅動夾緊板與臥式驅動裝置連接,其中:臥式驅動裝置頂端設有的連接旋轉軸從下到上嵌套軸承和推力球軸承與驅動夾緊板固定連接;驅動夾緊板上設有一條徑向槽口,便于在安裝或者拆卸時,將驅動夾緊板直接從外向內插入到或者拔出油缸組件和驅動安裝座之間,避免了現有驅動總成中安裝或者拆卸需要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地將驅動夾緊板套入或者拔出;從而提高了安裝或者拆卸的工作效率。在驅動安裝座的兩側還設有兩個平衡支架,臥式驅動裝置的外設罩體分別通過驅動連接軸與兩個平衡支架連接;這樣使得臥式驅動裝置能夠固定在兩個平衡支架之間。
作為優選,在油缸組件的底部與驅動夾緊板固定連接;在驅動夾緊板設有5個螺紋通孔,且在臥式驅動裝置頂端的連接旋轉軸上相應地開設有5個內螺紋槽孔,5個內六角圓柱頭螺釘依次從上往下貫穿通過驅動夾緊板內的5個螺紋通孔并嵌置入臥式驅動裝置頂端上連接旋轉軸的5個內螺紋槽孔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其整體結構簡單、便于人工組裝和拆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產品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封裝結構示意圖;
油缸組件1,油缸護罩11,控制器2,電控安裝罩21,驅動夾緊板3,螺紋通孔31,徑向槽口32,推力球軸承4,驅動安裝座5,臺階孔51,平衡支架52,軸承6,臥式驅動裝置7,連接旋轉軸71,內螺紋槽孔72,六角圓柱頭螺釘73,外設罩體74,驅動連接軸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搬運車的驅動總成的具體實施例,包括油缸組件1、控制器2、驅動夾緊板3、推力球軸承4、驅動安裝座5、軸承6和臥式驅動裝置7;所述油缸組件1包裹在油缸護罩11內,控制器2通過電控安裝罩21固定在油缸組件1的油缸護罩11連接;將控制器2與油缸組件1安裝在一體,即將控制器2上的電氣線路與油缸組件1上的油路控制管路連接在一體,節省了布線存儲空間的同時,也有效地避免了布線錯亂或者冗長而導致的線路安全問題;在驅動安裝座5內設有臺階孔51,推力球軸承4和軸承6依次從上到下嵌置在該臺階孔51內;油缸組件1通過驅動夾緊板3與臥式驅動裝置7連接,其中:臥式驅動裝置7頂端設有的連接旋轉軸71從下到上嵌套軸承6和推力球軸承4與驅動夾緊板3固定連接;驅動夾緊板3上設有一條徑向槽口32,便于在安裝或者拆卸時,將驅動夾緊板3直接從外向內插入到或者拔出油缸組件1和驅動安裝座5之間,避免了現有驅動總成中安裝或者拆卸需要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地將驅動夾緊板3套入或者拔出;從而提高了安裝或者拆卸的工作效率。在驅動安裝座5的兩側還設有兩個平衡支架52,臥式驅動裝置7的外設罩體74分別通過驅動連接軸8與兩個平衡支架52連接;這樣使得臥式驅動裝置7能夠固定在兩個平衡支架52之間。
其中:在油缸組件1的底部與驅動夾緊板3固定連接;在驅動夾緊板3設有5個螺紋通孔31,且在臥式驅動裝置7頂端的連接旋轉軸71上相應地開設有5個內螺紋槽孔72,5個內六角圓柱頭螺釘73依次從上往下貫穿通過驅動夾緊板3內的5個螺紋通孔31并嵌置入臥式驅動裝置7頂端上連接旋轉軸71的5個內螺紋槽孔72內。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其整體結構簡單、便于人工組裝和拆卸。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