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扶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
背景技術:
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蓋板位于扶手帶的進出口,在安裝蓋板時,蓋板通常是蓋在框架型材上,很容易被乘客的腳或小推車的車輪等硬物損壞,一旦損壞需進行更換,如果新蓋板尺寸規格如果存在偏差,會導致安裝困難,且框架型材安裝通過底面焊接螺栓,再用螺母直接固定于桁架上弦桿的孔位上,焊接處容易生銹。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框架型材位置可調整、無需焊接即可將框架型材與支架連接的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包括蓋板、用于容置蓋板的框架型材、設在框架型材底面兩側用于固定框架型材的支架和用于與支架固定的桁架,所述框架型材底部設有供第一螺栓頭部卡入以軸向限位第一螺栓的第一卡槽,所述支架上設有供第一螺栓穿過的孔,所述支架與框架型材通過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配合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第一螺栓的頭部被第一卡槽軸向限位,第一螺栓與第一螺母配合以連接框架型材和支架,無需焊接,增強了整體的防銹性,且第一螺栓的頭部可以在第一卡槽內徑向移動,從而調節框架型材橫向的位置,進而滿足不同尺寸規格的蓋板需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還包括橫截面為工字形的橡膠條,所述框架型材與蓋板配合的端面設有T形的供橡膠條下部置入的第二卡槽,通過所述改進,橡膠條可拆卸式地卡入第二卡槽中,取代了原有的橡膠條粘接的方式,磨損后更換方便,且橡膠條厚度更厚,進而更加耐磨且降低噪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桁架上設有與第二螺栓配合的通孔,所述支架上設有長腰孔,所述桁架和支架通過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配合連接,通過所述改進,支架可以相對桁架豎向移動以調節蓋板的高度,保證了自動扶梯蓋板的平整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卡槽的截面形狀為T形,通過所述改進,T形的第一卡槽頭部可供第一螺栓頭部置入且將第一螺栓軸向限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T形的第一卡槽頭部的寬度大于第一螺栓外六角螺栓頭內切圓的直徑且小于第一螺栓外六角螺栓頭外接圓的直徑,通過所述改進,第一卡槽可以將第一螺栓頭部周向限位,從而使第一螺母與第一螺栓旋合不會打滑,進而使框架型材與桁架固定牢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整體結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框架型材和支架連接處結構剖面圖。
1-蓋板,2-框架型材,3-支架,4-桁架,5-第一螺栓,6-第一卡槽,7-第一螺母,8-橡膠條,9-第二卡槽,10-第二螺栓,11-長腰孔,12-第二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
一種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包括蓋板1、用于容置蓋板1的框架型材2、設在框架型材2底面兩側用于固定框架型材2的支架3和用于與支架3固定的桁架4,所述框架型材2底部設有供第一螺栓5頭部卡入以軸向限位第一螺栓5的第一卡槽6,所述支架3上設有供第一螺栓5穿過的孔,所述支架3與框架型材2通過第一螺栓5和第一螺母7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自動扶梯蓋板框架結構還包括橫截面為工字形的橡膠條8,所述框架型材2與蓋板1配合的端面設有T形的供橡膠條8下部置入的第二卡槽9。
其中,所述桁架4上設有與第二螺栓10配合的通孔,所述支架3上設有長腰孔11,所述桁架4和支架3通過第二螺栓10和第二螺母12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卡槽6的截面形狀為T形。
其中,所述T形的第一卡槽6頭部的寬度大于第一螺栓5外六角螺栓頭內切圓的直徑且小于第一螺栓5外六角螺栓頭外接圓的直徑。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