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器械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消防事務日益受到社會的關系和重視,其消防工作的每個環節都關系到實戰效果及受災程度,而消防工作的最后環節就是收取消防水帶。目前,收取消防水帶的方式仍以人工手卷方式為主,人工手卷進度慢,工序較為麻煩,且收卷時較為費力,其操作規程一般為:首先,將消防水帶中的水排出,然后,將消防水帶頭尾進行折疊,最后再從折疊處收卷。收卷時,常出現前緊后松的情況,其原因在于消防水帶中殘留有水,即,收卷前未能排盡消防水帶內的水,從而使氣滯留在消防水帶內,造成堵氣現象,進而使消防水帶越卷越松。而卷得較松垮的消防水帶在下一次使用時,不易拋直,且出現擺滾、掉轉、扭結等現象,這將會影響消防工作,降低消防工作的效率,因此,人工手卷消防水帶不僅費時費力,且在下一次運用消防水帶時帶來不利后果,影響消防工作的進度。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該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能夠代替人工收卷消防水帶,省時省力,且攜帶方便,實用性較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包括主架、搖卷裝置和兩折疊式壓輪裝置,所述搖卷裝置包括卷軸、搖柄和兩卷桿;所述卷軸穿設主架,并與所述主架旋轉連接;所述卷軸一端安裝搖柄,另一端連接兩卷桿;兩卷桿間隔設置在卷軸上,并分別與所述卷軸平行設置;所述折疊式壓輪裝置分別對稱設置在主架兩側,并能夠朝向主架翻轉貼合;所述折疊式壓輪裝置包括折疊式支架、第一擠水輥輪和第二擠水輥輪;所述折疊式支架沿主架外輪廓設置,其一端與所述主架旋轉連接,能夠相對所述主架在垂直卷桿的平面內轉動;所述折疊式支架的另一端間隔安裝有第一擠水輥輪和第二擠水輥輪;所述第一擠水輥輪與第二擠水輥輪均與折疊式支架轉動連接,且兩者平行設置,并與所述卷桿平行對齊。
進一步地,所述折疊式壓輪裝置還包括第一壓輥、第二壓輥、連接件、扭轉彈簧和手柄;所述第一擠水輥輪套設在第一壓輥上,并與所述第一壓輥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壓輥固定在連接件一端,并通過所述連接件安裝在折疊式支架上;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與折疊式支架旋轉連接,其旋轉中心處設置有扭轉彈簧;所述扭轉彈簧兩端分別連接折疊式支架和連接件,其中心軸線與所述連接件旋轉中心重疊;所述手柄一端安裝在連接件上,并位于所述扭轉彈簧所在端;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向連接件外側延伸,且在所述折疊式支架轉動至主架外側面上時位于主架外側;所述第二壓輥固定在折疊式支架上,其上套設有與所述第二壓輥轉動連接的第二擠水輥輪。
進一步地,所述折疊式壓輪裝置還包括導向桿、滑動件、緊鎖件、第一導帶輪和第二導帶輪;所述導向桿與第一擠水輥輪平行設置,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折疊式支架上,并安裝有所述第一導帶輪;所述導向桿的另一端懸空,并安裝有所述滑動件;所述滑動件與導向桿滑動連接,其上安裝有所述緊鎖件和第二導帶輪,能夠帶動所述緊鎖件和第二導帶輪沿導向件滑動;所述緊鎖件通過滑動件上開設的通孔安裝在滑動件上,并通過該通孔接觸所述導向桿以鎖緊滑動件;所述第一導帶輪和第二導帶輪均與導向桿垂直設置,且兩者位于所述導向桿的同一側;所述第一導帶輪和第二導帶輪還設置在第一擠水輥輪和第二擠水輥輪遠離主架一側,并與所述第一擠水輥輪和第二擠水輥輪間隔設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擠水輥輪和第二擠水輥輪之間;所述第一導帶輪和第二導帶輪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擠水輥輪和第二擠水輥輪兩者所在的平面。
進一步地,所述折疊式壓輪裝置還包括軟速桿和軟速輪;所述軟速桿與第一擠水輥輪平行設置,并位于所述第一擠水輥輪和第二擠水輥輪下方;所述軟速桿一端安裝在折疊式支架上,另一端懸空;所述軟速桿上套設有軟速輪,所述軟速輪與軟速桿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折疊式支架為L型結構,其L型短邊的兩端與所述主架連接;所述L型短邊遠離L型長邊的一端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折疊式支架朝向主架一側;所述主架在凸起所在側設置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與主架旋轉連接,并能夠通過旋轉方式卡接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還包括兩折疊式機座;兩折疊式機座間隔設置在兩折疊式支架的L型短邊之間;所述折疊式機座沿主架外輪廓設置,并位于所述主架外側;所述折疊式機座靠近L型短邊的一端旋轉連接主架,另一端安裝有支撐架和支撐桿;所述支撐架水平放置,其一端設置在所述支撐桿上,另一端向所述折疊式機座延伸;所述支撐桿與卷桿平行設置,其一端伸出所述主架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折疊式支架上還設置有第一拉伸彈簧和第二拉伸彈簧;所述第一拉伸彈簧和第二拉伸彈簧分別設置在L型短邊兩端,其中,所述第一拉伸彈簧兩端分別連接L型短邊和主架,所述第二拉伸彈簧兩端分別連接L型短邊和折疊式機座。
進一步地,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還包括出卷裝置;所述出卷裝置設置在搖卷裝置處,包括推架、第一連桿、第一壓縮彈簧、滾輪和推柄;所述推架設置在卷桿所在側,其套設在所述卷桿和卷軸外側,并通過所述第一連桿安裝在主架上;所述第一連桿位于搖柄所在側,其一端連接推架,另一端滑動連接主架,并穿設所述主架,且向所述主架外側延伸;所述第一連桿向主架外側延伸的部分套設有第一壓縮彈簧,所述第一壓縮彈簧兩端分別固定在主架和第一連桿端部上;所述滾輪設置在推架上,并位于所述推架遠離卷桿或者卷軸的外側面上;所述滾輪與推架轉動連接,其轉動中心垂直于所述卷軸的中心軸;所述推柄位于推架一側,該側與所述第一連桿所在側相同;所述推柄還設置在推架和主架之間,并在所述第一壓縮彈簧自然狀態下與推架不接觸;所述推柄與主架轉動連接,能夠相對所述主架在垂直滾輪轉動中心的平面內轉動;所述推柄一端延伸至滾輪下方,該端在所述推柄相對主架轉動時接觸滾輪,并帶動所述滾輪轉動;所述推柄另一端位于滾輪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卷桿一端與卷軸連接,另一端懸空;還包括拆卸式卷帶盤;所述拆卸式卷帶盤通過兩卷桿安裝在主架上,包括卷盤、兩卷筒和手把;兩卷筒間隔設置在卷盤一側面上,并與所述卷盤垂直設置;兩卷筒的中心間距與兩卷桿的中心間距相同,兩卷筒的內尺寸略大于兩卷桿的外尺寸;所述手把設置在卷盤一側面上,該側面與兩卷筒所在側相對。
進一步地,所述拆卸式卷帶盤還包括推出裝置;所述推出裝置安裝在卷盤上,包括第一推板、第二連桿、第二壓縮彈簧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位于兩卷筒所在側,其套設在兩卷筒外側,并通過所述第二連桿安裝在卷盤上;所述第二連桿穿設卷盤,其一端向所述卷盤外側延伸,并在該端套設第二壓縮彈簧,其端部安裝第二推板;所述第二壓縮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卷盤和第二推板。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消防水帶的自動且快速的收卷,并在收卷過程能夠排擠消防水帶內的余水,避免出現堵氣現象,且收卷后的消防水帶整齊、緊實。
2.本實用新型所設置的搖卷裝置能夠為消防水帶的收卷提供動力,而折疊式壓輪裝置則能夠在收卷過程夾持消防水帶,并控制消防水帶的收卷速度及平整消防水帶,促使收卷過程平穩,收卷后的消防水帶緊實,提高了消防水帶的收卷效率;再者,折疊式壓輪裝置采用折疊式,能夠使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在未使用時空間占用率小,利于儲放,且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便攜性。
3.本實用新型能夠代替人工收卷消防水帶,省時省力,且攜帶方便,實用性較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展開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收縮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圖5是出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拆卸式卷帶盤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圖中,主架1、第一環形支架11、第二環形支架12、搖卷裝置2、卷軸21、搖柄22、搖桿221、握桿222、卷桿23、折疊式壓輪裝置3、折疊式支架31、L型短邊311、L型長邊312、卡位件313、凸起314、第一拉伸彈簧315、第二拉伸彈簧316、第一擠水輥輪32、第二擠水輥輪33、第一壓輥34、第二壓輥35、連接件36、扭轉彈簧37、手柄38、導向桿39、滑動件310、緊鎖件320、第一導帶輪330、第二導帶輪340、軟速桿350、軟速輪360、折疊式機座4、支撐架41、支撐桿42、出卷裝置5、推架51、第一連桿52、第一壓縮彈簧53、滾輪54、推柄55、拆卸式卷帶盤6、卷盤61、卷筒62、手把63、推出裝置64、第一推板641、第二連桿642、第二壓縮彈簧643、第二推板644。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實施方式中,一種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包括一主架1和均安裝在主架1上的一搖卷裝置2、兩折疊式壓輪裝置3、兩折疊式機座4、一出卷裝置5和一拆卸式卷帶盤6。搖卷裝置2包括一卷軸21、一搖柄22和兩卷桿23;卷軸21穿設主架1,并與主架1旋轉連接,其一端安裝搖柄22,另一端連接兩卷桿23;兩卷桿23間隔設置在卷軸21上,并分別與卷軸21平行設置。折疊式壓輪裝置3分別對稱設置在主架1兩側,并與搖卷裝置2所在側相鄰,能夠朝向主架1翻轉貼合,包括一折疊式支架31、一第一擠水輥輪32和一第二擠水輥輪33;折疊式支架31沿主架1外輪廓設置,其一端與主架1旋轉連接,能夠相對主架1在垂直卷桿23的平面內轉動;折疊式支架31的另一端間隔安裝有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第一擠水輥輪32與第二擠水輥輪33均與折疊式支架31轉動連接,且兩者平行設置,并與卷桿23平行對齊。兩折疊式機座4間隔設置在兩折疊式支架31之間;折疊式機座4沿主架1外輪廓設置,并位于主架1外側;折疊式機座4靠近折疊式支架31的一端旋轉連接主架1。出卷裝置5設置在搖卷裝置2處。拆卸式卷帶盤6設置在主架1一側,并通過兩卷桿23安裝在主架1上。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1,主架1由平行設置的兩環形支架構成,即,一第一環形支架11和第二環形支架12,其中第一環形支架11為整環形結構,第二環形支架12為半環形結構;第一環形支架11與第二環形支架12間隔設置,并相互連接。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5,搖桿221裝置設置在第一環形支架11中部,其中,卷軸21安裝在第一環形支架11上,搖柄22位于主架1外側,兩卷桿23位于第一環形支架11和第二環形支架12之間。搖柄22包括一搖桿221和一握桿222;搖桿221一端與卷軸21固定連接,另一端連接握桿222;握桿222與搖桿221旋轉連接,并與搖桿221垂直設置,能夠在垂直搖桿221的平面內旋轉,以根據需要改變握桿222的位置,滿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提高握桿222的舒適度。優選地,卷軸21垂直于第一環形支架11;卷桿23一端與卷軸21連接,另一端懸空。搖桿221裝置中所設置的卷桿23能夠纏繞消防水帶,而搖柄22能夠通過卷軸21帶動卷桿23轉動,進而實現消防水帶的收卷。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1和圖2,折疊式壓輪裝置3的折疊式支架31為弧形結構,以與主架1的外輪廓相匹配。折疊式支架31還為L型結構,其L型短邊311的兩端與主架1旋轉連接,以使折疊式支架31繞著L型短邊311旋轉,實現折疊式支架31的展開或者收縮;優選地,L型短邊311的一端連接在第一環形支架11上,該端還與L型長邊312連接,另一端連接在第二環形支架12上。L型短邊311遠離L型長邊312的一端設置有一凸起314,即,凸起314設置在L型短邊311與第二環形支架12連接的一端;凸起314還位于折疊式支架31朝向主架1一側。主架1在凸起314所在側設置有一卡位件313,卡位件313與主架1旋轉連接,并能夠通過旋轉方式卡接凸起314,即,卡位件313設置在第二環形支架12上,其一端與第二環形支架12連接,另一端懸空,并能夠通過繞著卡位件313的旋轉中心旋轉的方式接觸凸起314,且能夠卡接凸起314,以穩固折疊式支架31,防止其在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使用期間因消防水帶的收卷作用向主架1旋轉。
請繼續參閱圖1,折疊式壓輪裝置3還包括一第一壓輥34、一第二壓輥35、一連接件36、一扭轉彈簧37和一手柄38。第一擠水輥輪32套設在第一壓輥34上,并與第一壓輥34轉動連接,能夠繞著第一壓輥34雙向旋轉。第一壓輥34固定在連接件36一端,并通過連接件36安裝在折疊式支架31上;連接件36的另一端與折疊式支架31旋轉連接,其旋轉中心處設置有扭轉彈簧37;扭轉彈簧37兩端分別連接折疊式支架31和連接件36,其中心軸線與連接件36旋轉中心重疊;手柄38一端安裝在連接件36上,并位于扭轉彈簧37所在端;手柄38的另一端向連接件36外側延伸,且在折疊式支架31轉動至主架1外側面上時位于主架1外側,以避免手柄38與折疊式支架31想干涉。第二壓輥35固定在折疊式支架31上,其上套設有與第二壓輥35轉動連接的第二擠水輥輪33,以使第二擠水輥輪33能夠繞著第二壓輥35雙向旋轉。優選地,第一壓輥34和第二壓輥35間距大于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中心軸間的距離,以使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形成能夠夾持消防水帶的縫隙;第一壓輥34位于折疊式支架31的最外側,其與第二壓輥35沿著折疊式支架31輪廓設置;第二壓輥35、連接件36和扭轉彈簧37均與第一環形支架11連接;第一壓輥34和第二壓輥35均設置在第一環形支架11和第二環形支架12之間,且均垂直于第一環形支架11。
折疊式壓輪裝置3所設置的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用于擠壓消防水帶,以擠出消防水帶中的水,防止消防水帶出現氣堵現象;所設置的第一壓輥34和第二壓輥35則是用于安裝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其中,第一壓輥34還通過與折疊式支架31轉動連接的連接件36連接折疊式支架31,且在連接件36旋轉中心處設置扭轉彈簧37,以通過相對折疊式支架31轉動的方式加大第一壓輥34和第二壓輥35之間的間隙,進而擴大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間的縫隙,以便于消防水帶收卷前的放置,及放置完畢后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能夠在扭轉彈簧37的變形作用下自動夾持消防水帶;手柄38的設置則利于連接件36的轉動。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2,折疊式壓輪裝置3還包括一導向桿39、一滑動件310、一緊鎖件320、一第一導帶輪330和一第二導帶輪340。導向桿39與第一擠水輥輪32平行設置,其一端固定在折疊式支架31上,并安裝有第一導帶輪330;導向桿39的另一端懸空,并安裝有滑動件310。滑動件310與導向桿39滑動連接,其上安裝有緊鎖件320和第二導帶輪340,能夠帶動緊鎖件320和第二導帶輪340沿導向件滑動,以通過調節第二導帶輪340的位置調節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間的距離,進而使第一導帶輪330與第二導帶輪340的間距與待收卷的消防水帶的寬度相當。緊鎖件320通過滑動件310上開設的通孔安裝在滑動件310上,并通過該通孔接觸導向桿39以鎖緊滑動件310;優選地,緊鎖件320與滑動件310連接的一端設有外螺紋結構,滑動件310上的通孔設有內螺紋結構,以使緊鎖件320通過螺紋連接方式實現滑動件310的相對松緊。優選地,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均與導向桿39垂直設置,且兩者位于導向桿39的同一側;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還設置在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遠離主架1一側,并與第一擠水輥輪32及第二擠水輥輪33間隔設置,且位于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之間;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所在平面平行于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兩者所在的平面。進一步地,導向桿39設置在第一環形支架11和第二環形支架12之間,并與第一環形支架11固定連接,且垂直于第一環形支架11;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從尺寸相同。折疊式壓輪裝置3所設置的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能夠為消防水帶的收卷提供導向和平整作用,以利于消防水帶的收卷。
折疊式壓輪裝置3還包括一軟速桿350和一軟速輪360。軟速桿350與第一擠水輥輪32平行設置,并位于第一擠水輥輪32和第二擠水輥輪33下方;軟速桿350一端安裝在折疊式支架31上,另一端懸空;軟速桿350上套設有軟速輪360,軟速輪360與軟速桿350轉動連接。優選地,軟速桿350位于第一環形支架11和第二環形支架12之間,且連接在第一環形支架11上。軟速輪360能夠在消防水帶收卷時接觸消防水帶,以減緩消防水帶的收卷速度,及進一步平整消防水帶。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1,兩折疊式機座4間隔設置在兩折疊式支架31的L型短邊311之間,且均為半環形結構,以與主架1外輪廓相匹配。折疊式機座4靠近L型短邊311的一端旋轉連接主架1,以通過繞著該端相對主架1旋轉的方式實現折疊式機座4的展開和折疊。折疊式機座4的另一端安裝有一支撐架41和一支撐桿42;支撐架41水平放置,其一端設置在支撐桿42上,另一端向折疊式機座4延伸;支撐桿42與卷桿23平行設置,其一端伸出主架1外側,以便于使用者通過該端展開或者折疊折疊式機座4。
折疊式機座4的設置能夠使主架1支撐在底面上,其中,支撐架41的設置能夠使折疊式機座4處于折疊狀態時通過支撐架41支撐主架1,支撐桿42則能夠使折疊式機座4處于展開狀態時通過支撐桿42支撐主架1。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1和圖4,折疊式支架31上還設置有第一拉伸彈簧315和第二拉伸彈簧316;第一拉伸彈簧315和第二拉伸彈簧316分別設置在L型短邊311兩端,其中,第一拉伸彈簧315兩端分別連接L型短邊311和主架1,第二拉伸彈簧316兩端分別連接L型短邊311和折疊式機座4,優選地,第一拉伸彈簧315連接第一環形支架11。第一拉伸彈簧315能夠使折疊式支架31折疊時能夠固定在主架1上,第二拉伸彈簧316則能夠使折疊式機座4折疊時穩定地固定在主架1上,兩者的設置能夠防止折疊式支架31和折疊式機座4脫離主架1,進而利于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的攜帶。
優選地,兩折疊式壓輪裝置3和兩折疊式機座4均相對卷軸21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5,出卷裝置5用于將收卷好的消防水帶推出,其包括一推架51、兩第一連桿52、兩第一壓縮彈簧53、兩滾輪54和一推柄55。推架51設置在卷桿23所在側,其套設在卷桿23和卷軸21外側,并通過第一連桿52安裝在主架1上;優選地,推架51垂直于卷軸21或者卷桿23;推架51為環形架,其內尺寸大于卷軸21外尺寸,且大于兩卷桿23的最大間距,以防止推架51接觸卷軸21或者卷桿23,進而防止推架51干涉卷軸21和卷桿23的轉動。
兩第一連桿52均位于搖柄22所在側,兩者的一端連接推架51,另一端滑動連接主架1,并穿設主架1,且向主架1外側延伸;兩第一連桿52向主架1外側延伸的部分均套設有一第一壓縮彈簧53,第一壓縮彈簧53兩端分別固定在主架1和第一連桿52端部上;優選地,兩第一連桿52相對卷軸21對稱布置,且與第一環形支架11連接,并垂直于第一環形支架11和推架51。
兩滾輪54均設置在推架51上,并位于推架51遠離卷桿23或者卷軸21的外側面上;滾輪54與推架51轉動連接,其轉動中心垂直于卷軸21的中心軸;優選地,兩滾輪54與第一環形支架11不接觸,且兩者連線呈水平狀;兩滾輪54的最小間距大于兩第一環形支架11的最大間距;兩滾輪54相對卷軸21對稱布置。
推柄55位于推架51一側,該側與第一連桿52所在側相同;推柄55還設置在推架51和主架1之間,并在第一壓縮彈簧53自然狀態下與推架51不接觸;推柄55與主架1轉動連接,能夠相對主架1在垂直滾輪54轉動中心的平面內轉動;推柄55一端延伸至滾輪54下方,該端在推柄55相對主架1轉動時接觸滾輪54,并帶動滾輪54轉動;推柄55另一端位于滾輪54上方。優選地,推柄55位于推架51和第一環形支架11之間,并與第一環形支架11連接;推柄55呈倒U型結構,并相對卷軸21對稱設置;推柄55豎直布置,其U型結構的相對兩邊分別能夠與同側的滾輪54接觸,以通過與滾輪54接觸的方式推動推架51沿著卷軸21或者卷桿23移動。
出卷裝置5設置的推架51能夠在出卷裝置5推出消防水帶時直接接觸消防水帶,并在推柄55的推動作用下促使消防水帶向第二環形支架12運動,進而促使消防水帶部分脫離卷桿23,助于取下卷好的消防水帶;在推架51朝第二環形支架12方向運動時,第一連桿52也隨推架51運動,并促使第一壓縮彈簧53壓縮,而后停止對推柄55施力后,推架51則能夠因第一壓縮彈簧53的變形作用自動返回至初始位置。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6,拆卸式卷帶盤6用于盛放消防水帶,其設置在第一環形支架11一側,并與第二環形支架12所在側相同,包括一卷盤61、兩卷筒62、兩手把63和一推出裝置64。卷盤61沿第二環形支架12的內輪廓設置,并呈鏤空的圓盤狀,以利于可拆卸式卷盤61的拆卸及消防水帶的脫離;優選地,卷盤61的直徑略小于第二環形支架12的內輪廓尺寸,以便于卷盤61在隨兩卷桿23轉動時與第二環形支架12不干涉。兩卷筒62間隔設置在卷盤61一側面上,并與卷盤61垂直設置;兩卷筒62用于套設在兩卷桿23上,兩者中心間距與兩卷桿23的中心間距相同,兩卷筒62的內尺寸略大于兩卷桿23的外尺寸,以便于兩卷筒62能夠穩固地套設在兩卷桿23上。兩手把63間隔設置在卷盤61一側面上,該側面與兩卷筒62所在側相對,便于可拆卸式卷盤61帶的拿取。
推出裝置64安裝在卷盤61上,包括一第一推板641、一第二連桿642、一第二壓縮彈簧643和一第二推板644。第一推板641位于兩卷筒62所在側,其套設在兩卷筒62外側,并通過第二連桿642安裝在卷盤61上。第二連桿642穿設卷盤61,其一端連接第一推板641,另一端向卷盤61外側延伸,并在該端套設第二壓縮彈簧643,其端部安裝第二推板644;第二壓縮彈簧643的兩端分別連接卷盤61和第二推板644。優選地,第一推板641垂直于第二連桿642,并平行于第二推板644;第二連桿642設置在兩卷筒62連線的中間。推出裝置64能夠為消防水帶脫離可拆卸式卷帶盤6提供助力,其中,第一推板641在消防水帶脫離期間直接接觸消防水帶,第二連桿642用于傳遞施加在第二推板644上的人工推動力至第一推板641上,進而促使消防水帶脫離可拆卸式卷帶盤6,第二壓縮彈簧643在第一推板641、第二推板644和第二連桿642因人工推動力沿兩卷筒62背離卷盤61運動時發生壓縮變形,并能夠在該壓縮變形作用下促使第一推板641、第二連桿642和第二推板644在無人工推動力時回至初始位置,實現了第一推板641、第二連桿642和第二推板644的自動復位。
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不使用時,兩折疊式壓輪裝置3和兩折疊式機座4均沿著主架1外輪廓放置,可拆卸式卷帶盤6通過兩卷筒62安裝在主架1上,此時,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處于收縮狀態。
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在收卷消防水帶時,包括部件的調節、收卷消防水帶和卸取消防水帶三步驟,各步驟具體操作如下:
1)部件的調節:將兩折疊式壓輪裝置3和兩折疊式機座4展開,并調節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的間距,以使該間距待收卷的消防水帶的寬度一致,且調節握桿222的位置。
2)收卷消防水帶:首先,將消防水帶的中部放置兩卷桿23之間,并與兩卷桿23外的兩卷筒62接觸;再分別將消防水帶兩卷桿23兩側的部分依次接觸兩折疊式壓輪裝置3的軟速輪360、第二擠水輥輪33和第一擠水輥輪32、及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其中,軟速輪360和第二擠水輥輪33分布在消防水帶兩側,軟速輪360和第一擠水輥輪32位于消防水帶同一側,且該側與兩卷桿23所在側相同,消防水帶還位于第二擠水輥輪33和第一擠水輥輪32之間、及第一導帶輪330和第二導帶輪340之間;同時,還將處于兩折疊式壓輪裝置3之間的消防水帶拉緊;然后,通過搖動搖柄22帶動卷軸21和兩卷桿23轉動,并帶動兩卷筒62轉動,消防水帶在卷筒62轉動作用下纏繞在兩卷筒62上,直至消防水帶卷完即停止搖動搖柄22。
3)卸取消防水帶:首先,通過手柄38促使第一擠水輥輪32相對第二擠水輥輪33運動,加大第一擠水輥輪32相對第二擠水輥輪33之間的間距,以松開消防水帶的兩端部;然后,握住推柄55,并拉動握柄向搖柄22所在側運動;握柄再接觸兩滾輪54,并帶動兩滾輪54轉動,同時促使推架51向第二環形支架12方向運動,推架51運動過程接觸消防水帶并推動消防水帶和可拆卸式卷帶盤6逐漸脫離兩卷桿23;然后,通過卷盤61上的手把63將可拆卸式卷帶盤6卸離主架1,并在卸離后,人工推動第二推板644,第二推板644帶動第二連桿642、第一推板641運動,第一推板641推動消防水帶向背離卷盤61一側運動,消防水帶部分脫離兩卷筒62;最后,手動卸取消防水帶即可。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消防水帶的自動且快速的收卷,并在收卷過程能夠排擠消防水帶內的余水,避免出現堵氣現象,且收卷后的消防水帶整齊、緊實;本實用新型所設置的搖卷裝置2能夠為消防水帶的收卷提供動力,而折疊式壓輪裝置3則能夠在收卷過程夾持消防水帶,并控制消防水帶的收卷速度及平整消防水帶,促使收卷過程平穩,收卷后的消防水帶緊實,提高收卷效率;兩折疊式機座4利于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的使用過程或者非使用過程穩固的放置,出卷裝置5和可拆卸式卷盤61帶的設置則能夠為收卷后的消防水帶的拆卸提供助力,實現消防水帶快速且省力的卸取;再者,折疊式壓輪裝置3和折疊式機座4的折疊式設計,能夠使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在未使用時所占用的空間較小,利于儲放,且提高所述便攜式消防水帶收卷機的便攜性;本實用新型能夠代替人工收卷消防水帶,省時省力,且攜帶方便,實用性較好。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