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辦公用品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ic卡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ic卡較多時,傳統的做法是用橡皮筋捆綁在一起,再將捆綁好的ic卡裝塑料袋轉運搬動,采用橡皮筋和塑料袋一方面不環保,另一方面由于ic卡是矩形的,容易將塑料袋割破,造成轉運的不方便,故需要一種ic卡專用的轉運裝置,來實現在較多ic卡時候的轉運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種使用方便的、擺放有序的、體積小的ic卡轉運裝置。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ic卡轉運裝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限位架,所述底座內開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開口朝上,所述容納槽為矩形,所述容納槽內設有多個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等間隔直線排列,所述底座左右兩端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開口朝上;所述限位架包括橫架、位于橫架下方的豎架,所述豎架有2根,所述豎架固定連接于橫架兩端,所述橫架和豎架垂直,所述豎架置于限位孔內,所述豎架下端開有通孔;所述底座左右兩端還設有旋鈕,所述旋鈕穿過依次穿過底座、限位孔、豎架,所述旋鈕和底座通過螺紋配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先將限位架取出,然后將ic卡放入容納槽,再將限位架的豎桿插入限位孔,然后旋緊旋鈕即可;第一隔板的作用在于將ic卡分成多個部分,防止了ic卡的數量不夠填滿容納槽時,ic卡容易傾倒的問題。
進一步限定,所述容納槽內還設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將容納槽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垂直,所述限位架有2個,所述限位孔有4個,所述旋鈕有4個。
第二隔板實現了容納槽可以放置兩排ic卡,增大了轉運裝置的最大容量,同時還能保證ic卡有序擺放和不傾倒。
進一步限定,所述底座左右兩端還設有把手,所述把手為彎曲的圓弧。
方便搬運時抓握轉運裝置。
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隔板上端開缺口,所述缺口為圓弧形狀。
在取出ic卡時,缺口的設立使得對ic卡的拿握更加的方便。
進一步限定,所述限位孔為矩形,所述橫架橫截面為矩形,所述豎架橫截面為矩形,所述通孔內側開有螺紋。
橫架橫截面為矩形,對ic卡的位移限制效果更好;豎架橫截面為矩形,方便通孔的設立,通孔內側的螺紋和旋鈕配合,使得豎桿和旋鈕的相對位移的限定效果更佳。
進一步限定,所述豎架的長度和限位孔的深度相等,所述限位孔的深度為5cm。
在不需要使用時,能夠將豎架放入限位孔,有效的減少了轉運裝置占用空間的大小。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環保、使用方便、體積小。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ic卡轉運裝置的俯視圖;(帶旋鈕和限位架)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ic卡轉運裝置的俯視圖;(不帶旋鈕和限位架)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ic卡轉運裝置的正視圖;
圖4為圖3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第一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底座1,限位架2,容納槽3,第一隔板4,限位孔5,橫架21,豎架22,通孔6,旋鈕7,第二隔板8,把手9,缺口10 。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ic卡轉運裝置,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的限位架2,底座1內開有容納槽3,容納槽3開口朝上,容納槽3為矩形,容納槽3內設有多個第一隔板4,第一隔板4等間隔直線排列,底座1左右兩端設有限位孔5,限位孔5開口朝上;限位架2包括橫架21、位于橫架21下方的豎架22,豎架22有2根,豎架22固定連接于橫架21兩端,橫架21和豎架22垂直,豎架22置于限位孔5內,豎架22下端開有通孔6;底座1左右兩端還設有旋鈕7,旋鈕7穿過依次穿過底座1、限位孔5、豎架22,旋鈕7和底座1通過螺紋配合。
優選的,容納槽3內還設有第二隔板8,第二隔板8將容納槽3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第二隔板8和第一隔板4垂直,限位架2有2個,限位孔5有4個,旋鈕7有4個。
優選的,底座1左右兩端還設有把手9,把手9為彎曲的圓弧。
優選的,第一隔板4上端開缺口10,缺口10為圓弧形狀。
優選的,限位孔5為矩形,橫架21橫截面為矩形,豎架22橫截面為矩形,通孔6內側開有螺紋。
最優的,豎架22的長度和限位孔5的深度相等,限位孔5的深度為5cm。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ic卡轉運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