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醫藥包裝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菌隔離裝置。
背景技術:
用隔離操作技術能最大限度降低操作人員的影響,并大大降低無菌生產環境對產品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隔離器為A級區(無菌環境),隔離器出口外為D級區(普通環境),由于隔離器內機構的運行動作可能會引起盛裝產品容器破碎,若風流直接從隔離器出口排出,則會對D級區的操作人員造成損傷,而D級區風流也容易倒流至A級區造成污染。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在隔離器出口安裝增加另外一段獨立控制的隔離器,且隔離器內機構的運行動作不得引起盛裝產品容器破碎,造成產品暴露的風險,單獨控制的這塊隔離器的壓力要比兩邊的壓力都高。保證前面隔離器里面的層流風吹不出來,外面D級的背景環境風也無法倒流,采用這種增加另外一段獨立控制的隔離器的方式,大大推高了整體設備的成本;而且設備體積龐大,占用空間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無菌隔離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菌隔離裝置,包括隔離艙體,所述隔離艙體內設有自循環的回風通道,隔離艙體的出料口處設有出風口,所述出風口處設有用于將隔離艙體內的A級風流和出風口外的D級風流帶走的引風組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引風組件包括引風通道和引風風機,所述引風通道設置在隔離艙體上,引風通道一端與出風口相通,另一端與引風風機連接。
所述引風通道設置在隔離艙體側壁上,引風通道豎向布置并位于出風口上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無菌隔離裝置,出風口處設有用于將隔離艙體內的A級風流和出風口外的D級風流帶走的引風組件,其壓力同時小于隔離艙體內部和外部的壓力,當隔離艙體內的A級風流流至出風口時會進入引風組件排出,不會流至有操作人員的D級區,即不會對操作人員造成損傷;當D級區風流流至出風口時同樣會進入引風組件排出,不會從出風口進入隔離艙體內部,即不會造成污染,保證了A級區的潔凈度。較傳統結構而言,本隔離裝置不需要增設A級層流保護,大大降低了整體設備的成本,同時本隔離裝置的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使用起來也更為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無菌隔離裝置回風形式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無菌隔離裝置引風形式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無菌隔離裝置的俯視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
1、隔離艙體;11、出風口;2、回風通道;3、引風組件;31、引風通道;32、引風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至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無菌隔離裝置的一種實施例,該隔離裝置包括隔離艙體1,隔離艙體1內設有自循環的回風通道2,隔離艙體1的出料口處設有出風口11,出風口11處設有用于將隔離艙體1內的A級風流和出風口11外的D級風流帶走的引風組件3。該結構中,引風組件3設置在出風口11處,其壓力同時小于隔離艙體1內部和外部的壓力,當隔離艙體1內的A級風流流至出風口11時會進入引風組件3排出,不會流至有操作人員的D級區,即不會對操作人員造成損傷;當D級區風流流至出風口11時同樣會進入引風組件3排出,不會從出風口11進入隔離艙體1內部,即不會造成污染,保證了A級區的潔凈度。較傳統結構而言,本隔離裝置不需要增設A級層流保護,大大降低了整體設備的成本,同時本隔離裝置的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使用起來也更為方便。
本實施例中,引風組件3包括引風通道31和引風風機32,引風通道31設置在隔離艙體1上,引風通道31一端與出風口11相通,另一端與引風風機32連接。引風通道31的壓力同時小于隔離艙體1內部和外部的壓力,從而隔離艙體1內部的風流和外部的D級風流都會往引風通道31內吸而被排出。該結構中,隔離艙體1出口的引風通道為單獨的引風通道,其設置在隔離艙體1上,通過引風風機32單獨控制進行排風,與主機隔離系統回風通道2的控制分開。
本實施例中,引風通道31設置在隔離艙體1側壁上,引風通道31豎向布置并位于出風口11上方。該結構中,將引風通道31豎向布置通更好的與隔離艙體1結合,即引風風機32可以設置在引風通道31頂部,更好的利用了頂部空間。
在其它實施例中,引風通道31也可水平布置,同樣能將隔離艙體1內外部的風流排出。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