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包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冷卻功能的包裝膜自動熱封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產中,物料包裝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現有的包裝設備對于包裝膜熱封溫度的調整、控制、包裝膜材料要求特別高,導致包裝設備的適應性能差,調整余地小,包裝膜的接頭易斷,使包裝膜材料損耗較大。一旦包裝設備出現問題就需停機調修,極大降低了生產效率,不利于生產率的提高,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易操作、調整方便,極大降低損耗的具有冷卻功能的包裝膜自動熱封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冷卻功能的包裝膜自動熱封裝置,包括工作平臺、送料氣缸、壓料氣缸、光電感應器、切割機構、冷卻機構和控制單元,所述工作平臺的進料端設置送料氣缸,所述工作平臺的上方設置壓料氣缸,所述工作平臺的中部設置切割機構,所述冷卻機構配合切割機構設置在工作平臺上,所述送料氣缸、壓料氣缸、光電感應器、切割機構、冷卻機構電連接控制單元。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切割機構對包裝膜切割粘接完成后,為保證粘接效果,在切割機構對包裝膜切割粘接完成的瞬間進行吹氣冷卻,極大提高了粘合效果,本裝置易操作、調整方便,包裝膜明顯減少斷帶,極大降低了損耗,解決了設備對于溫度調整、控制、包材要求特別高,以及設備適應性能差的問題,縮短了生產工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切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冷卻機構中吹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工作平臺, 2~送料氣缸,3~壓料氣缸,4~光電感應器,5~下切刀,6~上切刀,7~切刀氣缸,8~吹氣管,9~供氣機,10~出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根據附圖1~3所示的具有冷卻功能的包裝膜自動熱封裝置,包括工作平臺1、送料氣缸2、壓料氣缸3、光電感應器4、切割機構、冷卻機構和控制單元,所述工作平臺1的進料端設置送料氣缸2,所述工作平臺1的上方設置壓料氣缸3,所述工作平臺1的中部設置切割機構,所述冷卻機構配合切割機構設置在工作平臺1上,所述送料氣缸2、壓料氣缸3、光電感應器4、切割機構、冷卻機構電連接控制單元。
所述的切割機構包括下切刀5、上切刀6和切刀氣缸7,所述下切刀5設置在工作平臺1的工作面下方,所述上切刀6對應下切刀5設置在工作平臺1的工作面上方,所述切刀氣缸7分別設置在下切刀5和上切刀6上,推動下切刀5和上切刀6工作。
所述的冷卻機構包括吹氣管8、供氣機9,吹氣管8的一端密封,另一端通過管道連接供氣機9,所述吹氣管8配合下切刀5設置在在工作平臺1的工作面下方。
所述的工作平臺1上有設置下切刀5進出口。
所述的光電感應器4有若干個,分別設置在下切刀5進出口和工作平臺1的進料端。
所述的下切刀5呈凹形,所述的上切刀6呈凸形,下切刀5和上切刀6成凹凸配合。
所述的送料氣缸2、壓料氣缸3、切割機構、冷卻機構均設置有電磁閥。
所述的吹氣管8上設置若干出氣孔10,設置有出氣孔10的吹氣管8的一面對應下切刀5進出口設置,氣體通過出氣孔10沿下切刀5進出口吹出。
所述的冷卻機構上設置流量表,通過流量表設置進氣量的大小,選擇最佳氣流量。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工作時,將包裝物料放置輸送機上,由輸送機將物料送入待疊工位完成集合,光電感應器4感應到物料,通過控制單元啟動送料氣缸2的電磁閥通電,送料氣缸2將包裝物推過封切基準線,由壓料氣缸3將物料壓緊,當送料氣缸2退出封切區后,上切刀6壓下,將膜壓緊,下切刀5上頂配合上切刀6將包裝膜切斷及熱封,當下切刀5退回時,設置在下切刀5進出口的光電感應器4感應到下切刀5退回并把電信號傳遞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控制冷卻系統額電磁閥供氣給吹氣管8,吹氣管8對切斷及熱封后的包裝膜進行冷卻吹氣一次,將包裝膜的粘接處瞬間冷卻,達到粘接牢固的目的,同時控制單元控制上切刀6復位,壓料氣缸3松開物料復位,完成一個包裝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