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餐飲用包裝機,具體涉及多功能檢測吸管包裝機。
背景技術:
吸管,英文straw,或稱飲管,是一條圓柱狀,中空的塑膠制品,其主要功用是用來飲用杯子中飲料。一般直徑在0.5cm左右,但是用來吸食酸奶、珍珠奶茶等飲品時,會用較粗的吸管,有的直徑有1.5cm。一些較少見,直徑極小的吸管用作飲熱飲。
吸管是運用大氣壓強原理,使用時對著吸管吸走部分空氣,將造成管內壓強變小,而為了平衡氣壓,大氣壓強將會迫使管內液體上升。停止吸氣時,管內液體下降,壓強便回到平衡。
吸管,以其簡單適用的特性被人們所接受,但是,目前吸管在單只包裝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多功能檢測吸管包裝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多功能檢測吸管包裝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固定軸與調節桿中部的通孔形成轉動副,所述調節桿一端設置有步進輸送吸管的送管輪,所述吸管運送方向的下方設置有輸送下膜的下膜輪,所述吸管運送方向的上方設置有輸送上膜的上膜輪,所述吸管運送方向上設置有封合吸管、下膜、上膜的熱合裝置,封合后的吸管經Ⅰ號出料輪、Ⅱ號出料輪送至接料盒,所述熱合裝置入料端設置有檢測用紅外傳感器,所述Ⅱ號出料輪外側設置有檢測用激光傳感器。
所述紅外傳感器的探頭與吸管運送方向相垂直。
所述激光傳感器與Ⅱ號出料輪軸線的連線與Ⅱ號出料輪入料方向相垂直。
所述送管輪位于吸管下側。
所述調節桿另一端與控制氣缸的活塞桿相連。
所述支架上端設置有水平儀。
所述Ⅰ號出料輪、Ⅱ號出料輪軸線的連線與水平工作面的夾角為45°。
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調節桿、送管輪的調整達到較好的封合效果,通過紅外傳感器在封合之前對吸管是否到位進行檢測,避免漏裝吸管,通過激光傳感器在封合之后對吸管是否被封合以及間距是否合格進行檢測,提高了包裝過程的產品合格率,本實用新型實用性強,易于改進推廣。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 支架 2 調節桿
3 送管輪 4 吸管
5 下膜輪 6 下膜
7 上膜輪 8 上膜
9 熱合裝置 10 Ⅰ號出料輪
11 Ⅱ號出料輪 12 紅外傳感器
13 激光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多功能檢測吸管包裝機,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固定軸與調節桿2中部的通孔形成轉動副,所述調節桿2一端設置有步進輸送吸管4的送管輪3,所述吸管4運送方向的下方設置有輸送下膜6的下膜輪5,所述吸管4運送方向的上方設置有輸送上膜8的上膜輪7,所述吸管4運送方向上設置有封合吸管4、下膜6、上膜8的熱合裝置9,封合后的吸管4經Ⅰ號出料輪10、Ⅱ號出料輪11送至接料盒,所述熱合裝置9入料端設置有檢測用紅外傳感器12,所述Ⅱ號出料輪11外側設置有檢測用激光傳感器13。
所述紅外傳感器12的探頭與吸管4運送方向相垂直。
所述激光傳感器13與Ⅱ號出料輪11軸線的連線與Ⅱ號出料輪11入料方向相垂直。
所述送管輪3位于吸管4下側。
所述調節桿2另一端與控制氣缸的活塞桿相連。
所述支架1上端設置有水平儀。
所述Ⅰ號出料輪10、Ⅱ號出料輪11軸線的連線與水平工作面的夾角為45°。
所述熱合裝置9外壁處設置有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的水平段夾持有紅外傳感器12。
所述控制氣缸的活塞桿上下移動能夠帶動調節桿2轉動從而使送管輪3相應的下上移動從而調整吸管4的送入角度,達到較好的封合效果。
同時送管輪3的調節也能夠使紅外傳感器12達到很好的檢測效果,吸管4的加工過程是先后經過塑料融化、擠出磨、成型、分切,然后進行單只包裝,因此在送管輪3導送吸管4過程中,并且在封合過程之前能夠有效的通過紅外傳感器12避免吸管4的漏裝現象。
封合后的吸管4由于其等間距的特性,并且下膜6、上膜8均透光的特性,能夠通過激光傳感器13探測探頭與Ⅱ號出料輪11之間的距離,以及通過激光傳感器13探測探頭與吸管4之間的距離,利用上述距離的差值能夠有效的檢測是否封合有吸管4、以及吸管4的排列距離是否合格。
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調節桿、送管輪的調整達到較好的封合效果,通過紅外傳感器在封合之前對吸管是否到位進行檢測,避免漏裝吸管,通過激光傳感器在封合之后對吸管是否被封合以及間距是否合格進行檢測,提高了包裝過程的產品合格率,本實用新型實用性強,易于改進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