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運送物品的傳送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對于物品的傳送一般采用機械傳動方式運輸,對于設備的結構和運送方向以及設備安裝的場地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對于短距離的較輕的物品在短距離內可以采用人工傳輸的方式,對于具體的運輸方式的采用,需要考慮所傳送物品本身的特性,針對某一種或是某一類物品,設計專門的傳送結構和傳送方式。但是,現有的傳送裝置結構相對固定,對物品傳送種類和傳送方式比較單一,某一裝置的適用場合或適用范圍狹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傳送工作臺,該工作臺可以根據所需的傳送物品或是傳送方式,對其本身傳送結構進行適當調整,且可以通過對多個傳送帶的運送方向設置從而控制物品傳送的速度,并進行適時調節。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傳送工作臺,包括平臺支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傳送臺面,所述傳送臺面用于傳送置于其上的物品,所述傳送臺面包括斜面、與斜面上端連接的上端面,與斜面下端連接的下端面,所述下端面安裝有沿傳送方向設置的傳送帶,傳送帶由安裝于平臺支架上的傳送電機驅動。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傳送臺面上安裝有多個沿傳送方向設置的擋板,擋板將傳送臺面分隔為多條從上端面至下端面的傳送通道。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傳送帶為多個獨立設置的傳送帶,都由傳送電機驅動,且所有傳送帶的運送方向不完全相同。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斜面與下端面連接的部位設置有下凹的弧形面,弧形面與下端面連接的一端與下端面齊平。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斜面與上端面連接的部位設置有上凸的弧形面,弧形面與上端面連接的一端與上端面齊平。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斜面的傾斜角度為可以調整的結構。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平臺支架上設置有對運送物品進行檢測的多個傳感器以及控制系統,傳感器與控制系統連接,控制系統與傳送電機連接并控制傳送電機運行。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工作臺可以根據所需的傳送物品或是傳送方式,對其本身傳送結構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對斜面傾斜度的調整以及上端面和下端面高度的調整,使物品在傳送通道內的過程中,可以平穩運行并防止相互碰撞,或是使其在運行過程中相互碰撞達到相互分離等目的;另外還可以通過對多個傳送帶的運送方向設置從而控制物品傳送的速度,并進行適時調節,多個傳送帶的設置以及可以設置不同的運送方向,其可以對物品的運送速度進行調節,也同樣可以達到前述的技術效果;再次,本實用新型的調節過程,通過多個傳感器將物品運送情況傳輸至控制系統,由控制系統根據信息和預先設置,對傳送電機進行控制,從而控制傳送帶的運行,達到調節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是平臺支架 2是斜面 3是上端面 4是下端面
5是傳送帶 6是傳送電機 7是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設計為高低錯層的結構,上端面與下端面之間通過斜面連接而成,通過多個擋板分隔成多個傳送通道,便于運送不同的物品或是連接不同的工位,上下端面之間形成落差,物品可以通過自身重力的作用快速到達下端面,能夠節省運輸動力。斜面與上下端面的連接部位,一方面可以使運送的物品在該連接部位由于運送方向的突然變化以及速度的突然改變,使物品之間自然分離;另外,可以將連接部位設置為弧形面結構,從而使物品在經過該連接部位時能夠穩定過度到下一面,物品的運送方向和速度的改變得到緩沖。進一步的,我們可以將斜面設計為可以調整傾斜度的結構形式,不同的運送物品與運送平臺面的接觸程度不同,在其沿斜面滑落的過程中,直接影響到其下滑的速度,所以,根據不同運送物品的情況調整斜面的傾斜度,對整個傳送平臺的工作效率有直接影響,相應的,在調整斜面的傾斜度的同時,可以調整上下端面的高度,使其落差增大或減小,從而調整運送速度和運送時間。該結構充分的利用了傳送臺本身的形狀結構,對不同的物品進行傳送并在傳送中獲得一定的技術效果。
針對不同的物品,傳送的速度控制至關重要,并且需要配合上下工位之間的工作進度,我們將下端面設計為傳送帶結構,并且通過傳送電機進行驅動,可以對真個傳送臺上的物品傳送速度進行把控。當然,為了更為適時地進行操控,我們在傳送工作臺上設置有若干傳感器,對傳送臺上物品的堆積數量以及運送速度以及其他運送狀態進行監控并將數據傳輸至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預先設定的數值進行調整并通過控制傳送電機的運行,來控制運行的速度。在對傳送帶的設計上,我們可以設計多個傳送帶,且設計其運送方向為可調,也就是說,可以將部分傳送帶的運送方向設計為與物品的運送方向相反,從而使下端面上的物品在局部達到減速或是碰撞以及相互分離或是相互緊湊的狀態,從而更好的配合下一工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