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擠壓成型銅排分切輸送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大長度銅排分切自動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銅材連續冷擠壓成型技術的作業過程主要包括:首相將銅材上引連鑄機利用電解銅連續熔鑄生產不同規格的長度光亮的無氧或低氧銅桿開卷矯直,然后送入擠壓成型機頭中通過擠壓加工成特定規格和形狀的大長度光亮的無氧或低氧銅型材,然后通過卷繞設備卷繞成卷打包擺放;或者通過銅材擠壓成型同步切斷裝置將擠壓成型后的無氧或低氧銅型材切割成標準長度的桿材,然后成捆地打包裝運儲藏。
現有技術中的大長度銅排分切輸送裝置,在分切后由于切頭斷開,使大長度銅排分切成小段的銅排與輸送輥的連接中斷,從而使小段的銅排失去輸送作用力,因此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將小段的銅排輸送至后續輸送設備上,或者通過設置推送氣缸、翻轉擋板等較為復雜的中轉機構繼續對小段的銅排進行輸送作業;上述人工方式勞動強度大且存在一定的作業風險,上述機械作業方式的設備整體結構較復雜,作業的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長度銅排分切自動輸送裝置,能夠自動完成大長度銅排以及分切成小段的銅排的輸送作業,滿足實際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大長度銅排分切自動輸送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軸線平行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設置的銅排連續冷擠壓切割片、分別設置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切割片上下游兩側的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和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上游的上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以及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下游的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所述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的上游側設置有第一紅外接近開關,所述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的下游側設置有第二紅外接近開關,所述第一紅外接近開關和所述第二紅外接近開關均設置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上方且感應方向朝下設置;所述上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和所述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分別設置于上游輸送控制氣缸和下游輸送控制氣缸的活塞桿下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的上方設置有銅排切割上游壓緊氣缸,所述銅排切割上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朝下豎直設置,且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固定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上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下端;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的上方設置有銅排切割下游壓緊氣缸,所述銅排切割下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朝下豎直設置,且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固定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下游壓緊氣缸的活塞桿下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用于感應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或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的第三紅外接近開關,所述第三紅外接近開關設置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上方且感應方向朝向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或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用于固定安裝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切割片的銅排切割活動導柱,所述銅排切割活動導柱水平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大長度銅排分切自動輸送裝置,能夠自動完成大長度銅排以及分切成小段的銅排的輸送作業,相對于傳統人工方式勞動強度小且不存在作業安全風險,相對于傳統機械作業方式的設備整體結構較精簡,作業的效率高,滿足實際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大長度銅排分切自動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一種大長度銅排分切自動輸送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1、軸線平行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1設置的銅排連續冷擠壓切割片2、分別設置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切割片2上下游兩側的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3和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4、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3上游的上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5以及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4下游的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6;所述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6的上游側設置有第一紅外接近開關7,所述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6的下游側設置有第二紅外接近開關8,所述第一紅外接近開關7和所述第二紅外接近開關8均設置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1上方且感應方向朝下設置;所述上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5和所述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6分別設置于上游輸送控制氣缸9和下游輸送控制氣缸10的活塞桿下端。
當所述第一紅外接近開關7感應不到銅排時,發出信號通過人工方式或通過單片機控制所述上游輸送控制氣缸9下降、使所述下游輸送控制氣缸10上升,使用所述上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5驅動銅排移動;當所述第二紅外接近開關8感應到銅排時,發出信號通過人工方式或通過單片機控制所述下游輸送控制氣缸10下降、使所述上游輸送控制氣缸9上升,使用所述下游銅排冷擠壓輸送輥5驅動銅排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3的上方設置有銅排切割上游壓緊氣缸11,所述銅排切割上游壓緊氣缸11的活塞桿朝下豎直設置,且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3固定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上游壓緊氣缸11的活塞桿下端;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4的上方設置有銅排切割下游壓緊氣缸12,所述銅排切割下游壓緊氣缸12的活塞桿朝下豎直設置,且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4固定設置于所述銅排切割下游壓緊氣缸12的活塞桿下端。還包括用于感應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3或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4的第三紅外接近開關13,所述第三紅外接近開關13設置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1上方且感應方向朝向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3或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4。還包括用于固定安裝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切割片2的銅排切割活動導柱14,所述銅排切割活動導柱14水平設置且垂直于所述銅排連續冷擠壓輸送抬板1。
當所述第三紅外接近開關13感應到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上游壓塊3或所述銅排切割活動下游壓塊4下壓固定銅排時,發出信號通過人工方式或通過單片機控制所述上游輸送控制氣缸9和所述下游輸送控制氣缸10上升、且控制所述銅排切割活動導柱14移動進行切割作業。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變換或相應的改動,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