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搬運架,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玻璃搬運架。
背景技術:
工地上需要用到較多大型的建筑玻璃,并且玻璃存放點距離實際使用地點往往具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特別是有些需要通過電梯、樓道門搬運,并且有許多時候,門的高度不夠,玻璃產品相對于門來說高度更高體積更大,所以要必須傾斜著搬運,現今人們都是靠人力再配合吸盤、鐵鉤搬運,不僅勞動力大,而且不安全,同時,較遠距離更難搬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輕松搬運玻璃,并且玻璃不易摔落的一種玻璃搬運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第一橫桿、第二橫桿、第三橫桿,所述第一橫桿和第二橫桿之間連接設置有兩根豎桿,四者連接形成呈四邊形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三橫桿與第二橫桿平行設置,第二橫桿和第三橫桿之間連接設置有兩根底桿,四者連接形成呈四邊形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三橫桿和第一橫桿之間連接設置有兩根第一斜桿,四者連接形成呈四邊形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斜桿同時與豎桿和底桿構成三角形,所述第一橫桿、第二橫桿和第三橫桿均為可伸縮結構,所述第一斜桿一端與豎桿鉸接,第一斜桿另一端與底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三橫桿背向第二橫桿一側設置有放置臺,所述放置臺沿第三橫桿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均設置有十字形的支架,兩根所述底桿與豎桿和第一斜桿的交點處均設置有一個輪子,設置在第二平面上的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吸盤,所述吸盤中部開口并連接一個氣泵,使用時,將玻璃放靠在第二平面上,由放置臺托住玻璃的底面,啟動氣泵,使吸盤對玻璃進行固定。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橫桿、第二橫桿和第三橫桿均包括有一個收納桿和一根拉伸桿,所述收納桿為一端開口的空心長方體結構,所述拉伸桿由收納桿的開口處插入收納桿內,拉伸桿和收納桿上均開設有多個通孔,需要對第一橫桿進行拉伸時,將拉伸桿從收納桿中拉出,并用螺栓同時穿過拉伸桿和收納桿上的通孔進行固定。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輪子包括兩個萬向輪和兩個定向輪,兩個所述萬向輪設置在左邊底桿的兩端,兩個所述定向輪設置在右邊底桿的兩端。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斜桿上鋪設有橡膠墊。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斜桿的側面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與第一斜桿配合的底桿上設置有多個調節插孔,第一斜桿和底桿錯位相交,不同的安裝孔定位在不同的調節插孔處并由螺絲固定調節第二平面的傾斜角度。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放置臺和底桿上鋪設有橡膠齒條,所述橡膠齒條設置在底桿的上表面上。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支架包括垂直相交的縱向桿和橫向桿,所述橫向桿為可拉伸結構,橫向桿包括兩根內支桿和一根外支桿,設置在第二平面上的兩根所述內支桿均一端可活動的設置在外支桿內,另一端固定連接在第一斜桿上,所述縱向桿相交于橫向桿的外支桿處,設置在第一平面上的兩根所述內支桿均一端可活動的設置在外支桿內,另一端固定連接在豎桿上,所述縱向桿一端鉸接在第一橫桿上,另一端懸空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架子正表面中心處設置有一個吸盤,當玻璃放置在架子上時,放置臺托住了玻璃的底部,保證了玻璃不會向下滑落,啟動開關,吸盤將玻璃吸住,這樣一來玻璃就不易被碰落,為玻璃的固定提供了雙重保護,并且架子的正面是具有一定斜度的,有斜度的放置玻璃,可以使玻璃放置的更加牢固,架子兩側采用最穩固的三角形結構,使得架子的整體結構更加穩固,架子底下設有輪子,使得架子可以隨意移動,且移動起來非常方便,不需費力太多,使得搬運省時省力,提高了效率,保證了玻璃的安全運輸,同時也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斜桿和底桿相交的位置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玻璃搬運架的一種具體實施例。
該實施例:包括第一橫桿1、第二橫桿2、第三橫桿3,所述第一橫桿1和第二橫桿2之間連接設置有兩根豎桿4,四者連接形成呈四邊形的第一平面8,所述第三橫桿3與第二橫桿2平行設置,第二橫桿2和第三橫桿3之間連接設置有兩根底桿5,四者連接形成呈四邊形的第三平面27,所述第三橫桿3和第一橫桿1之間連接設置有兩根第一斜桿6,四者連接形成呈四邊形的第二平面9,所述第一斜桿6同時與豎桿4和底桿5構成三角形,所述第一橫桿1、第二橫桿2和第三橫桿3均為可伸縮結構,所述第一斜桿6一端與豎桿4鉸接,第一斜桿6另一端與底桿5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三橫桿3背向第二橫桿2一側設置有放置臺7,所述放置臺7沿第三橫桿3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第一平面8和第二平面9上均設置有十字形的支架10,兩根所述底桿5與豎桿4和第一斜桿6的交點處均設置有一個輪子11,設置在第二平面上的所述支架10上設置有吸盤12,所述吸盤12中部開口并連接一個氣泵13,使用時,將玻璃放靠在第二平面9上,由放置臺7托住玻璃的底面,啟動氣泵13,使吸盤12對玻璃進行固定;整個架子由各種桿子相連接組合而成,第一平面8和第二平面9共用一條側邊及第一橫桿1,第一平面8和第二平面9均為四邊形結構,兩邊側面由豎桿4、底桿5和第一斜桿6共同組成直角三角形結構,該直角三角形結構的斜邊第一斜桿6同時也為第二平面9的側邊,第一斜桿6和豎桿4之間的連接方式采用鉸接,且第一斜桿6和底桿5之間的連接方式采用螺栓連接,螺栓連接為可拆卸式連接,當需要改變玻璃放置的傾斜角度時,只需將第一斜桿6和底桿5之間螺栓連接的位置進行改變即可,第一平面8上設置十字形的支架10使得整個架子的中間部分有一個支撐力,使得整個結構更加穩固,同理在第二平面9上也設置了支架10,不僅使得整個結構更加穩固,也使得玻璃放置的更加平穩,中間部位有一個支撐力,同時為吸盤12的放置提供一個放置點,吸盤12內設置氣泵13,當玻璃放置在吸盤12上時,氣泵13啟動,抽出玻璃和吸盤12之間的空氣,使得吸盤12能夠牢固的吸住玻璃,玻璃的底面放置在放置臺7上,放置臺7給玻璃一個向上的托力,使得玻璃不會往下滑動,第一橫桿1、第二橫桿2和第三橫桿3作為架子的一部分,設置成可伸縮的,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的玻璃,架子底部設置的輪子11使得工人可以隨意拖動架子到任何地方去,也省去了搬動玻璃的麻煩,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玻璃在搬運過程中被損壞,架子的兩側面為三角形結構,三角形結構較為穩固,而放置玻璃的平面設置成四邊形,市面上的玻璃大多為四邊形,因此四邊形結構能夠更好的跟玻璃相貼合,使得玻璃擺放的更加平穩,使用時,調整第一斜桿6和底桿5相交的位置,找尋一個最適宜的角度,后將玻璃放置在第二平面9上,第二平面9上的支架10和第二平面9相互配合給玻璃一個托力,放置臺7則避免的玻璃向下滑動,啟動氣泵13,氣泵13和吸盤12配合牢固吸住玻璃,給玻璃起到了雙重保護,固定好后只需拉動架子即可移動玻璃,更加省力,避免了搬動玻璃到處走動的麻煩,提高了效率,保證了玻璃的安全運輸,同時也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橫桿1、第二橫桿2和第三橫桿3的結構相同,均包括有一個收納桿14和一根拉伸桿15,所述收納桿14為一端開口的空心長方體結構,所述拉伸桿15由收納桿14的開口處插入收納桿14內,拉伸桿15和收納桿14上均開設有多個通孔16,需要對第一橫桿1進行拉伸時,將拉伸桿15從收納桿14中拉出,并用螺栓同時穿過拉伸桿15和收納桿14上的通孔16進行固定;當玻璃過大而第二平面9不足以平面放置玻璃時,將穿過收納桿14和拉伸桿15上通孔16的螺栓旋出,再將拉伸桿15從收納桿14中拉出,當第一橫桿1延伸至合適的長度時,將收納桿14上相應位置的通孔16對準拉伸桿15上相應位置的通孔16,使二者的通孔16處于同一垂直直線上,再用螺栓同時穿過兩個通孔16從而對收納桿14和拉伸桿15的相對位置進行固定,采用螺栓固定較為穩固,且易拆卸易組裝,使用起來較為簡單,上手就會。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輪子11包括兩個萬向輪17和兩個定向輪18,兩個所述萬向輪17設置在左邊底桿5的兩端,兩個所述定向輪18設置在右邊底桿5的兩端;在設置在左側的底桿5兩端分別安裝一個萬向輪17,在設置在右側的底桿5的兩端分別安裝一個定向輪18,定向輪18只可向一個方向移動,轉換方向不方便,而萬向輪17可以隨意轉換方向移動,但缺點是不容易固定,但定向輪18和萬向輪17相互配合使用,既可以按照需要的方向隨意移動,還可以有所固定不會到處滑動,使得架子的移動和固定都非常方便,節省了較大精力。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斜桿6上鋪設有橡膠墊19,橡膠墊19設置的位置正好是與玻璃直接接觸的地方,橡膠墊19可以加大摩擦力,使得玻璃更加不易滑落,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當玻璃正面受到撞擊時,橡膠墊19可以緩解一定的沖擊力,確保玻璃不被損壞。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斜桿6的側面上設置有多個安裝孔25,與第一斜桿6配合的底桿5上設置有多個調節插孔26,第一斜桿6和底桿5錯位相交,不同的安裝孔25定位在不同的調節插孔26處并由螺絲固定調節第二平面9的傾斜角度;通過調節安裝孔25在插孔26位置,即可以根據條件的需要隨意改變第二平面9的傾斜角度,比如房間門較矮時就可加大傾斜角度,如此一來玻璃就能輕松運進房間。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放置臺7和底桿5上鋪設有橡膠齒條20,所述橡膠齒條20設置在底桿5的上表面上,放置臺7為玻璃底面直接接觸的部位,而當第一斜桿6改變和底桿5相交的位置時,玻璃的底面有可能會接觸到底桿5,因此在放置臺7和底桿5上均設置有橡膠齒條20,玻璃的下端可以嵌入放置在橡膠齒條20上,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了玻璃底面的相對位置,使得玻璃放置更加穩固。
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支架10包括垂直相交的縱向桿21和橫向桿22,所述橫向桿22為可拉伸結構,橫向桿22包括兩根內支桿24和一根外支桿23,設置在第二平面上的兩根所述內支桿24均一端可活動的設置在外支桿23內,另一端固定連接在第一斜桿6上,所述縱向桿21相交于橫向桿22的外支桿23處,設置在第一平面8上的兩根所述內支桿24均一端可活動的設置在外支桿23內,另一端固定連接在豎桿4上,所述縱向桿21一端鉸接在第一橫桿1上,另一端懸空設置;橫向桿22的中間段為外支桿23,外支桿23和縱向桿21相交,將可伸縮的結構設置呈由外支桿23的兩端拉出內支桿24以實現橫向桿22的拉伸,橫向桿22設置成可拉伸的結構與第一橫桿1、第二橫桿2和第三橫桿3的可伸縮結構相適配,設置在第二平面9上的兩根內支桿24兩端均是一端可活動的設置在外支桿23內另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斜桿6上,因而當第一橫桿1、第二橫桿2和第三橫桿3的長度發生變化時,橫向桿22會自動被拉伸,而無需手動調節,同時,由于橫向桿22的拉伸段為兩根內支桿24,外支桿23和縱向桿21相交的位置不變,所以將吸盤12和氣泵13設置在第二平面9上的外支桿23和縱向桿21相交的位置,不會因第一橫桿1的拉伸而改變吸盤12的位置。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