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支撐滾輪。
背景技術:
:
在FPD行業,制造液晶面板的過程中,需要搬送玻璃基板,在搬運的單元之間,需要增加支撐滾輪,目前的支撐滾輪是一體設計,滾輪表面磨損后,需要定期更換,使用這種滾輪成本高、更換復雜。
因此,確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支撐滾輪。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新型支撐滾輪,包括底座、支撐桿和滾輪體,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在底座上,兩滾輪體轉動連接在支撐桿上;所述滾輪體包括軸承和設有安裝孔的支撐輪外套,所述支撐輪外套套設于軸承的外圓周壁上;
所述支撐輪外套外圓周壁的兩端設有斜面;支撐輪外套上的安裝孔為臺階孔,在安裝孔的臺階面處設有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斜面與支撐輪外套軸線之間的角度為45°。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輪外套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包括安裝部和連接部,兩所述安裝部固定于連接部的頂端。
進一步地,兩所述安裝部之間的夾角角度為45°。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的底端設有定位插接部,該定位插接部上設有第一連接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定位插接部相適配的插槽部,在底座上設有貫穿于插槽部的第二連接通孔。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可快速更換滾輪體中的外套部分,支撐桿與底座之間為可拆卸結構,在其中某一部件損壞后可直接更換該損壞的部件,不用整體更換,使用成本低,且支撐桿與底座之間的定位效果好,連接可靠。
附圖說明:
圖 1 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 2 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輪外套的平面剖視圖。
圖 3 為本實用新型中支撐輪外套的三維結構圖。
圖 4 為本實用新型中底座與支撐桿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支撐滾輪,包括底座1、支撐桿2和滾輪體3,支撐桿2固定連接在底座1上,兩滾輪體3轉動連接在支撐桿2上。
滾輪體3包括軸承32和設有安裝孔311的支撐輪外套31,支撐輪外套31套設于軸承32的外圓周壁上。
支撐輪外套31采用橡膠材料制成,在支撐輪外套31外圓周壁的兩端設有斜面310,該斜面310與支撐輪外套31軸線之間的角度為45°。
本實用新型為便于將支撐輪外套31定位于軸承32上,支撐輪外套31上的安裝孔311為臺階孔。在安裝孔311的臺階面處設有凹槽312。
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撐桿2包括安裝部21和連接部22,兩安裝部21固定于連接部22的頂端,且兩安裝部21之間的夾角角度為45°,滾輪體3轉動連接在該安裝部21上。
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撐桿2與底座1之間為可拆卸結構,便于置換。
為便于將支撐桿2定位于底座1上,在連接部22的底端設有定位插接部220,在該定位插接部220上設有第一連接通孔221。與之相對應地,在底座1上設有與所述定位插接部220相適配的插槽部11,在底座1上設有貫穿于插槽部11的第二連接通孔12。支撐桿2插接于底座1上后,第一連接通孔221與第二連接通孔12相貫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