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包裝緩沖襯墊及包裝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的購買力也越來越大,各種商品不斷的由賣家運輸到買家,其中不乏各種大型電器和其他大型產品,為了防止產品在運輸途中碰撞和損壞,需要在產品的四周放置包裝緩沖襯墊,減少在運輸途中因汽車顛簸而產生碰撞的損失。
在運輸大型家電或其他大型產品時,一般使用EPE(Expandable Polyethy-lene可發性聚乙烯)、EPS(Expanded Polystyrene聚苯乙烯泡沫)等材料制作緩沖件,通過在緩沖件上設置相應的固定槽,使產品可固定放置在緩沖件上,且EPE和EPS具有可塑性高、重量輕、吸收撞擊力分散等特點,具有很好的緩沖效果。
但是,現有的技術中,單純使用EPE、EPS等材料制作緩沖,隨著產品重量的增加,緩沖件的厚度也要相應的加大,成本較高,且緩沖效果受外部影響的因素較多;再則,EPE、EPS等材料受加工工藝、成型方式等影響較多,且尚無明確的檢驗方法可快速檢驗材料的性能;容易出現設計不足或品質過剩,EPE、EPS材料制作緩沖結構,尺寸較大,相應的包裝尺寸、體積也會加大,對物流、裝柜等都會造成影響且費用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約成本且占用空間小的包裝緩沖襯墊及包裝組件。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裝緩沖襯墊,包括襯墊本體,所述襯墊本體上設有固定槽,所述襯墊本體包括底板、設于所述底板兩側的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及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側板的連接板,所述底板、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及連接板圍成所述固定槽,所述底板、第一側板、第二側板及連接板中的至少一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一緩沖件。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裝組件,包括包裝盒及設于所述包裝盒內的至少兩上述的包裝緩沖襯墊,所述包裝緩沖襯墊用于固定產品并起到緩沖的作用,所述產品設于兩所述包裝緩沖襯墊的所述固定槽內,所述兩包裝緩沖襯墊設于所述包裝盒內。
上述包裝緩沖襯墊,隨著裝載的產品的質量增加,無需增加包裝緩沖襯墊的厚度,只需在原有的包裝緩沖襯墊的最大受力面設置一個凹槽,并在所述凹槽內設置一個緩沖件,使相同體積的包裝緩沖襯墊能夠承載質量更大的產品,達到節約成本且占用更小空間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的包裝組件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包裝緩沖襯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襯墊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緩沖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緩沖件的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的緩沖件的主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包裝緩沖充電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襯墊本體 10 儲物槽 14 第二抵靠部 23
固定槽 11 緩沖件 20 第二折疊部 24
凹槽 12 第一抵靠部 21 支撐部 25,25a
卡槽 13 第一折疊部 22 卡合片 26
包裝緩沖襯墊 100 包裝盒 200 產品 300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個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設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閱圖1至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包裝組件,包括包裝盒及200設于所述包裝盒內的兩所述的包裝緩沖襯墊100。
所述包裝緩沖襯墊包括襯墊本體10,所述襯墊本體10上有固定槽11,所述襯墊本體10還包括由底板15、設于所述底板15兩側的左側板16、右側板17及連接所述底板15、左右側板16、17的連接板18,所述底板15、左右側板16、17中間形成所述固定槽11,所述底板15、第一側板16、第二側板17及連接板18的至少一個設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內設有一緩沖件20。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板15的一面設有所述凹槽12。
具體的,兩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用于固定產品300并起到緩沖的作用,所述產品300設于兩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的所述固定槽11內,所述兩包裝緩沖襯墊100設于所述包裝盒內200。
上述包裝緩沖襯墊100,隨著裝載的產品300的質量增加,無需相應的增加包裝緩沖襯墊100的厚度,只需在原有的包裝緩沖襯墊100的最大受力面設置一個凹槽12,并在所述凹槽12內設置一個緩沖件20,使相同體積的包裝緩沖襯墊能夠承載質量更大的產品,達到節約成本且占用更小空間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包裝組件內設有兩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包裝組件內還可以設置多個包裝緩沖襯墊100,例如,分別在產品300的四個角分別安裝一個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設置在產品300的兩個角,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可以設置在產品300的四個邊,或根據產品100的形狀特點,在相應的位置設置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例如運輸大型不規則機器時,可相應的在機器的底面側面設置包裝緩沖襯墊100。
容易想得到的,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的形狀也不局限于本實施例給出的形狀,應根據相應的產品300的外形,做出與產品300外形相匹配的包裝緩沖襯墊,以達到最好的緩沖效果。
容易想得到的,所述凹槽12在單個面上也不局限于設置一個,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凹槽12在一個面中可以設置兩個或多個,可以理解的,所述凹槽12的形狀也不局限于單一的形狀,可以根據所述包裝緩沖襯墊100的具體形狀,做出相應的變化,以達到使用要求。
一般的,所述襯墊本體的材料為可發性聚乙烯或聚苯乙烯泡沫,這兩種材料的價格比較貴,單純的靠增加所述包裝緩沖襯墊的厚度來提高緩沖能力,增加了許多成本,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緩沖件20來增加緩沖效果,不用增加所述包裝緩沖襯墊的體積,相應的減少了包裝盒的體積,進一步的減少了生產成本。
現有技術中,瓦楞紙板的檢測標準非常完善,便于根據相應的數據來制作合適的緩沖件20。
可以理解的,在所述襯墊本體10的底面和側面都可以設置凹槽12,用來安裝緩沖件,以增加緩沖效果。
請參閱圖4和圖5,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為瓦楞紙板,所述瓦楞紙板預設有折痕,根據預設的順序,所述瓦楞紙板可折疊成所述緩沖件20,具體的,再本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包括第一抵靠部21、依次對稱設于所述抵靠部21兩端的第一折疊部22、第二抵靠部23、第二折疊部24和支撐部25,所述第一抵靠部21、第一折疊部22、第二抵靠部23、第二折疊部24、支撐部25組合成與所述凹槽12匹配的所述緩沖件20。
可以理解的,瓦楞紙板具有硬度大,成本低,易加工等優點,所述緩沖件20通過預設的折痕折成緩沖件20,非常簡單,且易于存放與運輸。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12為一方形槽,所述第一抵靠部21為一與所述凹槽12的截面面積相同的瓦楞紙板,所述第一折疊部22在所述第一抵靠部21的兩端呈90度折疊,所述第二抵靠部23與所述第一折疊部呈90度折疊,所述第二折疊部24與所述第二抵靠部23呈90度折疊,形成一與所述凹槽12匹配的方框,所述方框內設有所述支撐部2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部25為兩瓦楞紙板,裝配時,所述兩瓦楞紙板呈銳角折疊,且所述銳角部分抵靠于所述第二抵靠部23,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瓦楞紙板可為多個,多個所述瓦楞紙板可以呈波浪形折疊,且所述多個瓦楞紙板折疊后最少有一個波峰抵靠于所述第二抵靠部23。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還設有至少一固定部26,用于將所述緩沖件20固定在所述凹槽12內,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部26包括四耳朵狀的卡合片,所述四卡合片設于所述緩沖件20兩側面的兩端,所述襯墊本體10上設有四插槽13,所述四卡合片對應設于所述四插槽13中。
容易想得到的,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凹槽12內,例如:通過膠粘的方式使所述緩沖件20粘帖在所述凹槽12內,用于存放產品的附帶工具或說明書等物品。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與所述凹槽12的配合方式為間隙配合,可以有效避免所述緩沖件20因硬度反彈造成張開的問題。
請參閱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包裝緩沖襯墊中的緩沖件,所述第二實施例與所述第一實施例大抵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包括第一抵靠部21,依次設于所述第一抵靠部21一端的第一折疊部22、第二抵靠部23、第二折疊部24和支撐部25a,所述第一抵靠部21、第一折疊部22、第二抵靠部23、第二折疊部24、支撐部25a組合成與所述凹槽12匹配的所述緩沖件20。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部25為八塊瓦楞紙板折疊而成,且具有較多銳角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抵靠部23。
請參閱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包裝緩沖襯墊10,所述第三實施例與所述第一實施例大抵相同,其區別在于,所述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設置在底板15與左側板16上,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20還可以設置在連接板18和右側板17上,所述凹槽12可以設置在所述襯墊本體10的表面,如底板15的設置方式,也可以設置在襯墊本體10的板體內,如所述左側板16的設置方式。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