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脫模用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脫模用膜,該脫模用膜在光半導體元件或半導體元件的樹脂模塑成型時、特別是LED (發光二級管)透鏡的樹脂模塑成型時使用。
背景技術:
例如,LED、光隔離器、光電晶體管、光電二極管、CXD、CMOS等光半導體元件、或晶體管、IC(集成電路)、LSI (大規模集成電路)、 超LSI等半導體元件以有機硅樹脂組合物或環氧樹脂組合物作為密封材料,并且通過樹脂模塑成型而被密封。上述的光半導體元件或半導體元件的密封中使用模塑成型裝置,將由有機硅樹脂組合物或環氧樹脂組合物構成的密封材料作為模塑樹脂而注入到模塑模具中,進行成型。作為使模塑模具與成型品脫模的方法,例如,使脫模用膜介于模塑模具和模塑樹脂之間的方法已被實用化(例如,參見專利文獻I)。脫模用膜以Roll to Roll(卷對卷)的方式供給于模塑成型裝置內,進入經調溫至成型加工溫度的模塑模具中,經真空抽吸而與模塑模具密合,其后填充模塑樹脂。經一定時間后模塑樹脂固化,此時打開模塑模具,則脫模用膜保持被抽吸于模塑模具的狀態,成型品自脫模用膜剝離。該脫模用膜使用例如由熱塑性氟樹脂的四氟乙烯-乙烯共聚樹脂(ETFE樹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樹脂(FEP樹脂)形成的單層膜(例如,參見專利文獻2)。但是,在將這樣的脫模用膜用于以有機硅樹脂組合物作為模塑樹脂的LED透鏡的成型時,例如對于底面為(p6mm左右、高度為4_左右的炮彈型透鏡形狀,即便對脫模用膜進行真空抽吸也可能不延伸,而且即使延伸也不與模塑模具密合,存在無法得到如設計尺寸那樣的LED透鏡的不良情況。另外,若通過使脫模用膜的厚度變薄來改善延伸,則在真空抽吸時存在脫模用膜在模塑模具的邊緣破裂的不良情況。另外,作為脫模用膜,已知有使用由含有結晶性芳香族聚酯的樹脂組合物形成的膜的方法,其中,該結晶性芳香族聚酯在結晶成分中含有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例如,參見專利文獻3)。但是,作為脫模用膜,如專利文獻3所示那樣,若將由含有結晶性芳香族聚酯的樹脂組合物形成的膜用于LED透鏡的成型,該結晶性芳香族聚酯包含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則在對脫模用膜進行真空抽吸時,雖然與模塑模具密合,但由于是超過屈服點而延伸,因此存在脫模用膜部分變薄、在所成型的LED透鏡表面產生凹凸或褶皺的不良情況。因此,實際情況是在LED透鏡的樹脂模塑成型中尚無能夠適宜地用作脫模用膜的膜。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8-142105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1-310336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7-22431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進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脫模用膜,其與模塑模具和成型品的剝離性優異,而且將模塑模具的形狀按照設計尺寸轉印至成型品的模具形狀轉印性優異,并且可以獲得成型品的表面平滑性,進而還具有在140°C左右的使用溫度下的耐熱性。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目的是通過下述⑴ (11)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I) 一種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該脫模用膜由JIS A硬度為70以上、維氏軟化溫度為100°C 180°C的聚氨酯系彈性體單獨構成或由以該聚氨酯系彈性體為主要成分的熱 塑性彈性體組合物構成。(2)如(I)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聚氨酯系彈性體為通過多異氰酸酯、多元醇和擴鏈劑這3種成分的反應而得到的熱塑性聚氨酯系彈性體。(3)如⑵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多元醇為選自屬于由聚酯多元醇、聚酯酰胺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和聚烯烴多元醇組成的組的數均分子量為500 10000的聞分子多兀醇中的I種或2種以上。(4)如(2)或(3)所述的脫模用膜,其中,擴鏈劑選自屬于低分子多元醇類、低分子多元胺類和低分子氨基醇類的數均分子量小于500的含活性氫的化合物。(5)如⑴ (4)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是相對于聚氨酯系彈性體100質量份含有O. 05質量份 5. O質量份的范圍的氟類表面活性劑的組合物。(6)如(5)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氟類表面活性劑是熔點為250°C以下且分解溫度為300°C以上的全氟烷基磺酸衍生物化合物。(7)如⑴ (6)的任一項所述的剝離膜,其特征在于,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還包含屬于潤滑劑、防粘連劑、抗氧化劑和磷系抗氧化劑的I種或2種以上的添加劑。(8)如⑴ (7)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拉伸彈性模量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在10N/mm2 500N/mm2的范圍。(9)如(I) ⑶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50%模量(50%Mo)的膜縱向(MD)與膜橫向(TD)之比(MD)/(TD)在O. 9 I. 2的范圍。(10)如⑴ (9)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50%模量(50%Mo)與100%模量(100% Mo)之比(100% Mo)/(50% Mo)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在I. O I. 6的范圍。(11)如⑴ (10)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拉伸伸長率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超過350%。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的脫模用膜,模塑模具和成型品的剝離性優異,而且將模塑模具的形狀按照設計尺寸轉印至成型品的模具形狀轉印性優異,并且可以獲得成型品的表面平滑性,進而還具有耐熱性。
圖I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炮彈型LED透鏡的側視圖。圖2(a)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炮彈型LED透鏡的模塑模具的俯視圖。圖2 (b)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炮彈型LED透鏡的模塑模具的圖2(a)的A-A箭頭方向截面圖。圖3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脫模用膜的膜制造裝置的示意構成的圖。圖4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圖2所示的膜制造裝置的投料斗的周邊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人進行了各種研究,結果發現,下述脫模用膜與模塑模具和成型品的剝離性優異,而且將模塑模具的形狀按照設計尺寸轉印至成型品的模具形狀 轉印性優異,并且可以獲得成型品的表面平滑性,進而還具有耐熱性,所述脫模用膜由聚氨酯系彈性體中Jis A硬度為70以上、相對密度為I. 05 I. 30且維氏軟化溫度為100°C 180°C的聚氨酯系彈性體單獨構成或由以該聚氨酯系彈性體為主要成分的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構成。經進一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使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為相對于聚氨酯系彈性體100質量份含有O. 05質量份 5. O質量份的范圍的氟類表面活性劑的組合物,效果更佳,由此完成了本發明。本發明中的聚氨酯系彈性體為通過多異氰酸酯、多元醇和擴鏈劑這3種成分的反應而得到的熱塑性聚氨酯系彈性體。作為上述多異氰酸酯,例如,可以舉出2,4_甲苯二異氰酸酯、2,6_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甲苯-1,4-二異氰酸酯、二甲苯-1,3-二異氰酸酯、4,4' -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 -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2' -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4,4' - 二苯基醚二異氰酸酯、2-硝基二苯基-4,4' _ 二異氰酸酯、2,2' - 二苯基丙燒-4,4' _ 二異氰酸酯、3,3' -二甲基二苯基甲烷-4,4' - 二異氰酸酯、4,4' -二苯基丙烷二異氰酸酯、間苯二異氰酸酯、對苯二異氰酸酯、1,4_ 二異氰酸萘、1,5_ 二異氰酸萘、3,3' - 二甲氧基二苯基-4,4' - 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二異氰酸酯類;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十二烷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賴氨酸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二異氰酸酯類;環己烷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二異氰酸酯、降莰烷二異氰酸甲酯等脂環族二異氰酸酯類;上述異氰酸酯的縮二脲體、二聚物體、三聚物體、二聚物-三聚物體、碳二亞胺體、脲酮亞胺體、由2官能以上的多元醇等與上述異氰酸酯的反應得到的加成體等。另外,還可以舉出利用甲醇、正丁醇、苯甲醇、乙酰乙酸乙酯、ε-己內酰胺、甲基乙基酮肟、苯酚、甲酚等分子內具有I個活性氫的封端劑使異氰酸酯基的一部分穩定化而成的多異氰酸酯。它們可以使用一種或將兩種以上混合使用。上述的多元醇是數均分子量為500 10000的高分子多元醇,它們中存在聚酯多元醇、聚酯酰胺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聚烯烴多元醇等。這些高分子多元醇可以使用一種或將兩種以上混合使用。作為聚酯多元醇、聚酯酰胺多元醇,可以舉出由多元羧酸和多元醇、根據情況合用二胺或氨基醇,通過縮合反應而得到的物質。作為該多元羧酸,例如有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二聚酸、氫化二聚酸、鄰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烷基酯類、偏苯三酸、馬來酸、富馬酸、衣康酸等。另外,還可以舉出通過丁內酯、戊內酯、己內酯等環狀酯類的開環聚合而得到的物質。作為該多元醇,例如可以舉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2-甲基-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3_甲基-I, 5_戍二醇、新戍二醇、1,8_羊二醇、1,9_壬二醇、2, 2_ 二乙基-I, 3_丙二醇、正丁基_2_乙基-1,3_丙_■醇、2, 2,4- 二甲基_1,3 -戍_■醇、2_乙基_1,3-己_■醇、
2-正十TK燒_1,2-乙_■醇、2_正_■十燒_1,2-乙_■醇、2_正_■十八焼~1,2~乙_■醇、_.乙_.醇、二丙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或者雙酚A的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加成物、氫化雙酚A、
3-羥基-2,2-二甲基丙基-3-羥基-2,2-二甲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等低分子多元醇類。作為二胺或氨基醇,例如可以舉出乙二胺、1,6-己二胺、苯二甲胺、異佛爾酮二胺等低分子多元胺類;單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低分子氨基醇類。另外,可以舉出以低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胺、低分子氨基醇作為引發劑,通過ε -己內酯、Y-戊內酯等環狀酯(內酯)單體的開環聚合而得到的內酯系聚酯多元醇。作為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舉出通過上述聚酯多元醇的合成中所用的低分子多元醇、與碳酸二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苯酯等的脫醇反應、脫酚反應等而得到的物質。作為聚醚多元醇,可以舉出以上述聚酯多元醇中所用的低分子多元醇、低分子多元胺、低分子氨基醇作為引發劑使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四氫呋喃等進行開環聚合而成的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亞甲基二醇醚等、以及將它們共聚而成的聚醚多元醇,還可以舉出以上述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作為引發劑的聚酯醚多元醇。作為聚醚酯多元醇,可以舉出除了在得到上述聚酯多元醇時的縮合反應中使用的多元醇的一部分或全部中使用聚醚以外,與聚酯多元醇同樣地獲得的物質。作為聚烯烴多元醇,可以舉出含羥基的聚丁二烯、經氫化的含羥基的聚丁二烯、含羥基的聚異戊二烯、經氫化的含羥基的聚異戊二烯、含羥基的氯化聚丙烯、含羥基的氯化聚乙烯等。上述擴鏈劑為數均分子量小于500的含活性氫的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上述低分子多元醇類、上述低分子多元胺類、上述低分子氨基醇類等。聚氨酯系彈性體的制造可以采用公知的制造方法,例如一步法、預聚物法、分批反應法、連續反應法、利用捏合機的方法、利用擠出機的方法等方法。關于本發明中使用的聚氨酯系彈性體的硬度,通過JIS K 7311的試驗法測定的JIS A硬度為70以上。進而,在JIS A硬度為100以上的情況下,優選適用D硬度,以D硬度的70以下為上限。該JIS A硬度優選為80以上,更優選為90以上。若JIS A硬度小于60,則橡膠性變強,因此在模塑成型裝置內的脫模用膜的傳送時,存在膜延伸而傳送不穩定的不良情況。另一方面,在D硬度超過70的情況下,擠出成型時存在下述不良情況產生來自作為原料的多異氰酸酯、多元醇和擴鏈劑這3種成分的凝膠。通過JIS K 7206的試驗法測定,本發明中使用的聚氨酯系彈性體的維氏軟化溫度在100°C 180°C的范圍。該維氏軟化溫度優選為110°C 180°C,更優選為120°C 180°C,進一步優選在130°C 180°C的范圍。若維氏軟化溫度小于100°C,則在使用時會出現熔融的不良情況。即,無法得到耐熱性。另一方面,維氏軟化溫度的上限為180°C,尚未獲得具有超過180°C的維氏軟化溫度的聚氨酯系彈性體。本發明中的氟類表面活性劑是指全氟烷基磺酸衍生物。作為全氟烷基磺酸衍生物的具體例,可以舉出三氟甲基磺酸鉀(CF3SO3K)、三氟甲基磺酸鈉(CF3SO3Na)、三氟甲基磺酸鋰(CF3SO3Li)、五氟乙基磺酸鉀(C2F5SO3K)、五氟乙基磺酸鈉(C2F5SO3Na)、五氟乙基磺酸鋰(C2F5SO3Li)、七氟丙基磺酸鉀(C3F7SO3K)、七氟丙基磺酸鈉(C3F7SO3Na)、七氟丙基磺酸鋰(C3F7SO3Li)、九氟丁基磺酸鉀(C4F9SO3K)、九氟丁基磺酸鈉(C4F9SO3Na)、九氟丁基磺酸鋰(C4F9SO3Li)等全氟烷基磺酸鹽。另外,可以舉出雙(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亞胺鉀鹽((CF3SO2)2NK)、雙(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亞胺鈉鹽((CF3S02)2NNa)、雙(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亞胺銨鹽((CF3SO2) 2NNH4)、雙(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亞胺鋰鹽((CF3S02)2NLi)、雙(五氟乙基磺酰基)酰亞胺鉀鹽((C2F5SO2)2NKh雙(五氟乙基磺酰基)酰亞胺鈉鹽((C2F5SO2)2NNah雙(五氟乙基磺酰基)酰亞胺銨鹽((C2F5S02)2NNH4)、雙(五氟乙基磺酰基)酰亞胺鋰鹽((C2F5SO2)2NLi), 雙(七氟丙基磺酰基)酰亞胺鉀鹽((C3F7SO2)2NKh雙(七氟丙基磺酰基)酰亞胺鈉鹽((C3F7SO2)2NNah雙(九氟丁基磺酰基)酰亞胺鉀鹽((C4F9SO2)2NK)、雙(九氟丁基磺酰基)酰亞胺鈉鹽((C4F9SO2)2NNah環-六氟丙烷-1,3-雙(磺酰基)酰亞胺鉀鹽(CF2 (CF2SO2) 2NK)、環-六氟丙烷-I,3-雙(磺酰基)酰亞胺鈉鹽(CF2(CF2SO2)2NNa)等全氟烷基磺酰亞胺鹽。此外,還可以舉出以全氟烷基磺酸作為陰離子種的離子液體、以雙(全氟烷基磺酰基)酰亞胺作為陰離子種的離子液體、以雙(氟磺酰基)酰亞胺作為陰離子種的離子液體、以環六氟丙烷-1,3-雙(磺酰基)酰亞胺作為陰離子種的離子液體等。在上述全氟烷基磺酸衍生物中,可以適宜使用熔點為250°C以下且分解溫度為300°C以上的化合物。作為它們的具體例,可以舉出三氟甲基磺酸鉀(CF3SO3K)或雙(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亞胺鉀鹽((CF3SO2) 2NK)。氟類表面活性劑是為了向脫模用膜賦予潤滑性而混合在聚氨酯系彈性體中的。通過氟類表面活性劑的混合,膜表面被賦予潤滑性,因此可獲得如下效果使模塑成型裝置內的脫模用膜的傳送變得平順的效果、在與模塑模具接觸時防止脫模用膜的褶皺的效果、提高與用作模塑樹脂的硅酮系樹脂組合物的剝離性的效果。關于其混合量,相對于聚氨酯系彈性體100質量份,將氟類表面活性劑設在O. 05質量份 5. O質量份的范圍。混合量小于
O.05質量份時,不會表現出混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即使混合超過5. O質量份,效果也不會增大,而且存在氟類表面活性劑在膜表面滲出或起霜、污染成型品的表面的不良情況。在不損害本發明的特性的范圍內,本發明的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中可以混合其他熱塑性彈性體。作為熱塑性彈性體,例如,可以舉出聚酯系彈性體、聚酰胺系彈性體、聚氯乙烯系彈性體、苯乙烯系彈性體和烯烴系彈性體等。也可以通過對這種其他熱塑性彈性體進行共擠出而制成粘接層積膜。在不損害本發明的特性的范圍內,本發明的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中可以混合例如酰胺系蠟等潤滑劑、二氧化硅等防粘連劑、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等。關于本發明中的脫模用膜,根據JIS Z 1702在溫度23°C、拉伸速度100mm/min下測定的膜的拉伸彈性模量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在10. ON/mm2 500N/mm2的范圍。該拉伸彈性模量優選在20. ON/mm2 400N/mm2的范圍,更優選在30. ON/mm2 300N/mm2的范圍。若拉伸彈性模量小于10. ON/mm2,則存在以下不良情況在模塑成型裝置內從卷繞體抽出脫模用膜時,膜的張力較弱而出現松弛。另一方面,拉伸彈性模量超過500N/mm2時,存在以下不良情況在模塑模具內對脫模用膜進行真空抽吸時,膜不延伸,不與模塑模具密
口 ο關于本發明中的脫模用膜,根據JIS Z 1702在溫度23°C、拉伸速度100mm/min下測定的膜的50%模量(50% Mo)的膜縱向(MD)與膜橫向(TD)之比(MD)/(TD)為O. 90 I. 20的范圍。該(MD)/(TD)優選在O. 95 I. 20的范圍。在通過擠出成型法而成型的膜的情況下,不存在(MD)/(TD)小于O. 90的情況。另一方面,(MD)/(TD)超過I. 20時,存在以下不良情況在模塑成型裝置內將脫模用膜向模塑模具供給時,膜產生褶皺。關于本發明中的脫模用膜,根據JIS Z 1702在溫度23°C、拉伸速度100mm/min下測定的膜的50%模量(50% Mo)與100%模量(100% Mo)之比(100% Mo)/(50% Mo)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上均在I. 00 I. 60的范圍。該(100% Mo)/(50% Mo)優選在
I.00 I. 50的范圍。(100% Mo)/(50% Mo)小于I. 00時,存在以下不良情況不會隨著膜的延伸的增加而產生應力的增加,因此無法獲得均勻的膜的延伸,在模塑模具內對脫模用膜進行真空抽吸時產生褶皺。另一方面,(100% Mo)/(50% Mo)超過1.60時,存在以下不良情況隨著膜的延伸的增加,應力的增加較大,膜不能完全延伸至使脫模用膜與模塑模具內表面密合。關于本發明中的脫模用膜,根據JIS Z 1702在溫度23°C、拉伸速度100mm/min下測定的膜的拉伸伸長率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為350%以上。該拉伸伸長率優選為400%以上。拉伸伸長率小于350%時,存在以下不良情況在模塑模具內對脫模用膜進行真空抽吸時,在模塑模具的邊緣破裂。上述由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形成的脫模用膜可以通過例如熔融擠出法或熔融澆鑄法等現有公知的方法來成型。以下的例中,舉出通過使用T-模頭的熔融擠出法來將未照射膜成型的方法。利用這樣的方法得到的脫模用膜通過如下方式得到使用單螺桿擠出機或者雙螺桿擠出機等擠出機,根據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的特性,在用氮氣將存在于擠出機內和成型材料間的間隙的空氣置換后的氣氛下,對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的成型材料進行熔融混煉,由配置于擠出機前端的T-模頭前端的模唇部熔融擠出脫模用膜,將該脫模用膜直接夾在牽引機內的壓接輥和冷卻輥之間進行冷卻,或者從壓接輥側和冷卻輥側的兩側或一側插入并夾住分隔件而進行冷卻,接下來用卷取機依次卷取于卷取管上,從而得到脫模用膜。圖3是表示利用上述的方法制造脫模用膜的膜制造裝置的示意性構成圖。并且,圖4為圖3所示的膜制造裝置的投料斗的周邊的截面圖。圖3中,膜制造裝置大致具備投 料斗2、擠出機1、T-模頭7、牽引機11、卷取機15而構成。投料斗2用于投入成型材料,如圖4所示,在投料斗2與擠出機I相連的中途,氮氣供給用管3經由間隔件3a而插入。并且,氮氣供給用管3沿著材料投入口 Ic的大致中心軸彎曲,其前端延伸設置到擠出機I內的擠出螺桿Ia的外周附近。當用擠出機I的擠出螺桿Ia混合、攪拌成型材料時,用由氮氣供給用管3供給的氮氣置換由投料斗2投入的成型材料中或者擠出機I內所含有的氧。
擠出機I利用擠出螺桿Ia混合攪拌成型材料的同時,沿箭頭B方向傳送成型材料,通過組裝入擠出機I的機筒Ib內的電熱裝置將成型材料加熱、熔融。如此,被熔融并被傳送的成型材料通過圖3所示的連接管4被送至過濾單元5。接著,利用過濾單元5,將未熔融的成型材料分離,將熔融后的成型材料送至齒輪泵6。齒輪泵6提高熔融后的成型材料的壓力,同時向T-模頭7擠出熔融成型材料。T-模頭7以預定壓力擠出熔融成型材料,由T-模頭7的模唇部7a成型出預定厚度、預定寬度的膜8。這樣成型的膜8 一邊被牽引至牽引機11的冷卻輥10的外周面上,一邊用壓接輥9調整至預定厚度,進而冷卻、固化,用傳送對輥12、13傳送至卷取機15。卷取機15中,膜8由引導輥15a、15b、15c所引導,并被卷取管16所卷取。需要說明的是,在傳送對輥12、13和引導輥15a之間配設有厚度測定器14,基于利用厚度測定器14測定的厚度,對冷卻輥10的圓周速度度進行調整、控制,以達到所期望的厚度。如此形成上述脫模用膜。
脫模用膜與成型品所需的表面形狀對應地形成表面形狀即可。例如,在LED等其表面為鏡面的情況下,使用將膜的表面制成鏡面的脫模用膜。并且,IC或LSI等在其表面形成有微細凹凸,因此使用在脫模用膜的表面形成了微細凹凸的脫模用膜。作為形成脫模用膜的表面形狀的方法,將表面制成鏡面的情況下,有如下方法預先將上述金屬制的冷卻輥的表面制成鏡面,利用壓接輥將處于熔融狀態的脫模用膜壓接于該冷卻輥,將脫模用膜的表面修整為鏡面。另外,使用分隔件的情況下,有如下方法使用鏡面精加工的PET膜或OPP膜作為分隔件,將其表面轉印。圖3中,在膜8的壓接輥9 一側,從送出輥17a將分隔件18a向箭頭的方向供給,在膜8的冷卻輥10 —側,從送出輥17b將分隔件18b向箭頭的方向供給,由此可以由分隔件轉印膜8的表面形狀。將雙面層積有分隔件18a、18b的膜8暫時卷取后,剝離分隔件18a、18b而卷取膜8,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預定表面形狀的脫模膜。在脫模用膜的表面形成微細凹凸的情況下,有下述方法預先在上述金屬制的冷卻輥的外周面形成微細凹凸,在利用壓接輥將處于熔融狀態的脫模用膜壓接于該冷卻輥時,使形成于冷卻輥外周面的微細凹凸轉印至脫模用膜表面。另外,使用分隔件的情況下,有如下方法使用對表面進行了消光加工的PET膜或OPP膜作為分隔件,將其表面轉印。將脫模用膜的表面制成鏡面的情況下,只要按照下述方式適當形成表面即可關于其表面粗糙度,根據JIS B0601-2001以速度O. 6毫米/秒、截斷值O. 8mm、評價長度8. Omm所測定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O. 10以下,輪廓最大高度Rz為I. 00以下。若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O. 10以下及輪廓最大高度Rz為I. 00以下,則轉印有脫模用膜的表面的成型品的表面變得平滑。在脫模用膜的表面形成微細凹凸的情況下,只要按照下述方式適當形成表面即可關于其表面粗糙度,與上述同樣測定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O. 5以上,輪廓最大高度Rz為5. 00以上。對于本發明的脫模用膜而言,厚度在5 μ m 500 μ m的范圍、優選在10 μ m 400 μ m的范圍,根據所使用的模塑模具的形狀適宜選擇即可。當脫模用膜的厚度小于5 μ m的情況下,存在以下不良情況在使用時追隨于模塑模具時,脫模用膜延伸變薄而破裂,或者因模塑樹脂的壓力而破損,因此不優選。另外,當超過500 μ m的情況下,存在以下不良情況脫模用膜的厚度成為障礙,無法追隨于具有微細結構的模塑模具;或者無法將模塑模具的復雜的形狀轉印至成型品,因此不優選。實施例以下,使用表I、表2,對本發明的脫模用膜的實施例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脫模用膜不受實施例I 8的任何限定。此處,表I、表2中所示的氨基甲酸酯系彈性體I、氟類表面活性劑I和氟類表面活性劑2使用如下所示的材料。(氨基甲酸酯系彈性體I)Miractran E598PNAT :商品名、日本聚氨酯工業社制造、JIS A硬度98、維氏軟化溫度 141。。(氟類表面活性劑I)Eftop EF-Nl 12 :商品名、三菱綜合材料社制造、雙(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亞胺鉀鹽((CF3SO2)2NK)、熔點 2000C(氟類表面活性劑2)Eftop EF-12 :商品名、三菱綜合材料社制造、三氟甲基磺酸鉀(CF3SO3K)、熔點233 0C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該脫模用膜由Jis A硬度為70以上、維氏軟化溫度為100°C 180°c的聚氨酯系彈性體單獨構成或由以該聚氨酯系彈性體為主要成分的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構成。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酯系彈性體為通過多異氰酸酯、多元醇和擴鏈劑這3種成分的反應而得到的熱塑性聚氨酯系彈性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元醇為選自屬于由聚酯多元醇、聚酯酰胺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和聚烯烴多元醇組成的組的數均分子量為500 10000的高分子多元醇中的I種或2種以上。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脫模用膜,其中,上述擴鏈劑選自屬于低分子多元醇類、低分子多元胺類和低分子氨基醇類的數均分子量小于500的含活性氫的化合物。
5.如權利要求I 4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是相對于上述聚氨酯系彈性體100質量份含有O. 05質量份 5. O質量份的范圍的氟類表面活性劑的組合物。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氟類表面活性劑是熔點為250°C以下且分解溫度為300°C以上的全氟烷基磺酸衍生物化合物。
7.如權利要求I 6的任一項所述的剝離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還包含屬于潤滑劑、防粘連劑、抗氧化劑和磷系抗氧化劑的I種或2種以上的添加劑。
8.如權利要求I 7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拉伸彈性模量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在10N/mm2 500N/mm2的范圍。
9.如權利要求I 8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50%模量50%Mo的膜縱向MD與膜橫向TD之比(MD)/(TD)在O. 9 I. 2的范圍。
10.如權利要求I 9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50%模量50%Mo與100%模量100% Mo之比(100% Mo) / (50 % Mo)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在I. O I.6的范圍。
11.如權利要求I 10的任一項所述的脫模用膜,其特征在于,膜的拉伸伸長率在膜縱向MD和膜橫向TD均超過350 %。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脫模用膜,其與模塑模具和成型品的剝離性優異,而且將模塑模具的形狀按照設計尺寸轉印至成型品的模具形狀轉印性優異,并且可以獲得成型品的表面平滑性,進而還具有在140℃左右的使用溫度下的耐熱性。該脫模用膜由JIS A硬度為70以上、維氏軟化溫度為100℃~180℃的聚氨酯系彈性體單獨構成或由以該聚氨酯系彈性體為主要成分的熱塑性彈性體組合物構成。
文檔編號B29C33/68GK102729369SQ20121008445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大手道正 申請人:信越聚合物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