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產品的生產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轉子組件生產模具。
背景技術:
:
轉子組件由于體積小,在模具中,單個轉子組件生產效率極低,需要一種可批量一次多個生產的模具,同時,轉子組件由合油軸承、振子和硬PCB板組件組成,放入模腔中,通過高溫融化塑料,流通至模腔,使三者融合在一起,不能像其他模具一樣,從上而下灌入。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提供一種轉子組件生產模具。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轉子組件生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設有模腔,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上設有的主槽,主槽連接副槽,副槽聯通模腔,所述的上模的中心設有孔,孔一端聯通上模的主槽,另一端開口在上模側面。
所述的副槽槽底深于主槽槽底,模腔槽底深于副槽槽底,整體呈階梯狀。
所述的上模和下膜內設有加熱模塊。
所述的上膜和下膜的模腔各設有16個,所述的主槽兩端各設有副槽,副槽呈樹枝分叉裝,一分二、二分四,至每個模腔內的有副槽聯通。
所述的副槽的樹枝裝,不斷分叉的同時,槽寬不斷收窄。
本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一方面,將單個組件灌膜提升為一次多個,且均勻,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直接灌到組件上,避免后期去除多余部分時,導致組件的損壞,簡單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下模周測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上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轉子組件生產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的下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設有模腔3,其中上模和下模上設有的主槽4,主槽連接副槽5,副槽聯通模腔,其中上模的中心設有孔6,孔一端聯通上模的主槽,另一端開口在上模側面。
其中副槽槽底深于主槽槽底,模腔槽底深于副槽槽底,整體呈階梯狀。
其中上模和下膜內設有加熱模塊7。
其中上膜和下膜的模腔各設有16個,其中主槽兩端各設有副槽,副槽呈樹枝分叉裝,一分二、二分四,至每個模腔內的有副槽聯通。
其中副槽的樹枝裝,不斷分叉的同時,槽寬不斷收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